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江鸿英

关键词:心理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 护理
摘要: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患者在围手术期由医务人员对其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启动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各种生活照顾,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访问及定期复查,对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让患者认识到医务人员、家属对其重视程度。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给予了心理干预,患者情感需要得到满足,焦虑抑郁水平降低,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10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NHP评分、LSIA评分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NHP评分、LSI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依从性、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作者:吴维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立体定向多靶点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

    目的:寻找一种针对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46例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中78例患者按15~30ml左右的血肿量,将血肿近似平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中心设计一个靶点,行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与单靶点治疗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时间分别为(2.8±1.4)d,(5.8±3.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单靶点组(P<0.05)。结论: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手术创伤小,血肿溶解,排出进度加快,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汪海关;叶磊;许群峰;卢心廷;汤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探讨重度盆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向

    目的:研究重度盆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70例盆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骨折创伤类型(Tile分型),将B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率。结果:①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59%,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7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Tile分型,可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与C型骨折病例相比,B型骨折病例预后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鑫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防治与护理

    目的:切磋社区采取防治与照顾护士对糖尿病足患者实行干涉干与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社区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察看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察看组接管预防性照顾护士,对照组患者接管通例的临床照顾护士。结果:察看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9例,两组的差别看起来明显(P<0.05);察看组中,患者满足程度到达95%,而对照组中,只有45%的患者满足,两组的差别明显(P<0.05)。因而可知,察看组的照顾护士干涉优于对照组的临照顾护士。结论:通过比较,察看组的干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效果好,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并发症,并且患者的满足程度也很高,所以更加适合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定荣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锁定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骨折病患69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病患相关情况,分别对其进行锁定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病患满意程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带锁髓内钉方式相比,锁定钢板技术有着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患者满意率高的特征,因此,该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免疫系统中发现“木马”病毒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细胞能够利用病毒作为“特洛伊木马”:这些病毒可运送一种信使,它能刺激免疫系统抵抗那些携带这种信使的同种病毒。该发现可能会被用于新疫苗的研发。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骨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究骨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骨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危险因素的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3例患者为Ⅰ期压疮,经过临床护理后,已全部愈合;1例患者出现难免压疮,其余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压疮。结论:对压疮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每天喝咖啡降低结肠癌复发风险

    咖啡是一种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与可乐、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而一直以来咖啡是否影响健康是很多人都极为关心的话题,多年以来科学家之间争论不休。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82例艾滋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2),常规组予以传染科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人性照护理论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心理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陈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本文结合与干扰素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对其信号转导、抗病毒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综述,仅供参考。

    作者:郭婷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例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其临床特征是皮肤受压或摩擦后即可引起大疱[1]。皮损易发生在受外力影响的部位。该病多发生在关节伸侧,手指、足趾、踝部、腕部、耳朵等易受外力碰撞摩擦处,皮损散后可不留瘢痕而痊愈,或有栗粒疹形成,或产生不能痊愈的肉芽组织。由于本病缺乏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极大地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是减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死亡的关键[2]。我科于2015年4月收治1例大疱表皮松解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巧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预防措施

    目的:通过不同措施的培训,来分析讨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预防意识及成果。方法:对200个随机样本随机分配,分别采用常规和职业暴露专业两种培训方式,培训后通过观察测试、数据整理来检验两种不同方式的效果。结果:200名样本测试观察后数据显示,对照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54.5±8.8;观察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92.2±4.4。观察组对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护士的培训方向应更多的增加职业暴露防护等培训,大程度的降低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

    作者:李超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大脑差异或由PTBP1蛋白质决定

    一种名为PTBP1蛋白质中的一个分子事件,能刺激生成大脑神经元,这可能是帮助哺乳动物的大脑演化成脊椎动物中大复杂大脑的关键所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加萘普生静滴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加萘普生静滴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进行比较,观察组人流术前注射1%利多卡因5ml,0.9%NS250ml加萘普生0.275克静脉滴注,对照组则不用药。结果:观察组的扩宫情况好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及人流综合征人数也少于对照组。结论: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加萘普生静滴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显著,是可以广泛应用的方法。

    作者:聂玲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化疗方案。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和预防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娟;谈文霞;卜朋子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MSCT在急性腰腹痛患者梗阻性尿外渗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在急性腰腹痛患者梗阻性尿外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因急性腰腹痛就诊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给予MS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附加容积再现(VR)等技术处理图像,分析MSCT图像表现。结果:36例患者MSCT平扫均见患侧肾脏体积增大,密度降低,肾盂输尿管轻中度扩张积水,26例输尿管周围见液性渗出样密度影。MPR及CPR清晰显示输尿管全程梗阻,伴尿外渗征象。增强扫描可见患侧肾脏强化程度较对侧低,动脉期患侧皮髓质强化延迟,肾周与盆腔内低密度影未见强化。结论:MSCT在急性腰腹痛患者梗阻性尿外渗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清晰显示病变范围与梗阻原因,不良损害少,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向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用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甘肃省会宁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80例PCOS患者,分别给予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达因-35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T、LH/FSH指标均显著下降,另外研究组WHR、BMI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WHR、BMI指标却出现上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在PCOS疾病治疗中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了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可作为临床治疗PCOS疾病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产科在2015年1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采取经阴道顺产分娩的初产妇126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采取经阴道顺产分娩的初产妇129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会阴侧切情况进行评估,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中88例(69.84%)产妇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中74例(57.36%)产妇行会阴侧切术。比较后,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院产科的会阴侧切率,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提高了产房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桂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结直肠息肉886例病理形态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总结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形态特征。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各具有各自的病理形态特征。结论:详细分析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形态特征有助于结直肠息肉的病理诊断与分类,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陈永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优缺点和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感染率等方面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在创伤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减少等方面的优点,并且患者在术后康复情况更为优秀。

    作者:鲁朝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