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反馈本在临床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赵丽红

关键词:护理质量, 日反馈本, 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探讨让全员主动参与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用性的一级质控方案。方法:在原有质控基础上建立护理质量日反馈本,将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及时反馈整改,每周对问题多的护士重点培训,月底考核护士对反馈问题的知晓与标准的掌握,季度汇总统计反馈问题发布情况及重复发生率。结果:对2014年1~12月反馈问题记录情况统计比较,7~12月护士主动参与质控的积极性,对反馈问题的知晓率与标准掌握率较1~6月均有显著提高(P<0.01),7~12月反馈问题的重复发生率较1-6月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质量日反馈本应用到临床可达到护理治疗持续改进的目的。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别探究在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的过程中使用甲巯咪唑(即MMI)和丙硫氧嘧啶(即PTU)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患有甲亢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80例。参照组行以MMI,实验组行以PTU,对比分析用药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肝损伤概率实验组(22.5%)高于参照组(8.75%),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但是相对的,参照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21.67±9.57)天,实验组(42.54±25.87)天,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甲亢的过程中,使用丙硫氧嘧啶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要大于甲巯咪唑,但是甲巯咪唑造成肝损伤的时间要比丙硫氧嘧啶早。

    作者:戴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PEEP水平下换血速度的护理观察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PEEP水平下的换血速度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得出结论:在使用高水平PEEP下为患者实施换血治疗,需要减慢换血速度,避免或减少换血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换血过程的安全。

    作者:黄秀荣;吴燕;俞宁;黄爱丽;周彦;周小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运用现代微生物检验进行疾病感染控制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现代微生物检验在疾病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监测地区于2012年9月—2015年5月上报的400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资料,依据是否进行微生物检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后接受了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医生的经验性评估后接着服用药物,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运用现代微生物检验手段,该组患者的感染程度显著低于未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对照组。结论:现代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感染,还能有效监测易感人群。

    作者:刘德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医护理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设计对照试验,对中医护理方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我院急诊室2013年2月—2014年8月接收治疗的急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接受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治疗;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急诊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案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效果,P<0.05,该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急诊急救应用中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讨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检测工作。记录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对不同批次紫菀止咳滴丸均给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可知,各批次总黄酮含量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为准确实施药物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创新型鲁尔接头在胸腹腔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创新型鲁尔接头与原有的橡胶接头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引流胸、腹水,行腔内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方法:2015年1月—2015年4月对50例行胸腹腔引流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鲁尔接头,对照组采用常规橡胶接头,观察比较二种方法的引流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通畅率为100%,与对照组(96.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折叠率和引流管脱位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舒适满意度、管道安全固定满意率以及隐私保护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创新型鲁尔接头优于常规橡胶接头。结论:创新型式鲁尔接头简单、实用、安全、经济,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作者:罗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2例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方式,特点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9.3±14.6)min,出血量平均(38.4±5.8)ml,住院时间平均(9.1±0.6)d。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25.0%),1例为轻度麻木症状,2例为声音嘶哑,其中1例为暂时性声音嘶哑,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症状均消失。结论:普外科手术是甲状腺肿瘤治疗中有效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中需规范操作,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宋俊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82例艾滋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2),常规组予以传染科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人性照护理论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心理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陈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肢体麻木不仁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或华佗再造丸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痊愈9例(45.0%),基本治愈5例(25.0%),总有效率高达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麻木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唐言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香丹注射液对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实验治疗方法,完成可评估病例共108例,其中试验组52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用药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 ivgtt qd 10d为一疗程。基础治疗如保肝,降酶,降黄等治疗,用药剂量均相同。结果: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记分改变,用药后有关症状消失率和平均消失天数均无显著差异,而血清纤维化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4.87%,对照组有效率92.68%,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2.3%,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安全,有效。

    作者:陈朝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可穿戴设备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可穿戴设备在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辖区内四个社区的49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分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偏瘫综合干预指导,治疗组此外还给予下肢功能性电刺激步行训练,治疗周期为6周,随访6个月,评定治疗前、后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相比步行能力改善和生理功耗指数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相比治疗前,治疗组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讨论: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可穿戴设备对社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作用明显,适合社区患者家庭使用。

    作者:姜琇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泌尿结石患者74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泌尿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率、复发率。结果: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5.8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状,对照组患者复发3例,观察组患者无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泌尿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并发症较少,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其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冷凝集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

    目的:分析冷凝集现象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方法。方法:用37℃生理盐水洗涤患者红细胞6次,镜下观察无凝集后,再进行正反定型。对于某些高冷凝集素效价的患者,必须用37℃甚至45℃的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使自身的冷凝集素消失,再进行血型鉴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发生冷凝集现象或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克服干扰,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周欢欢;孙晓敏;朱良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年轻恒牙外伤冠折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年轻恒牙外伤冠折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年轻恒牙由于牙根及颌骨尚未发育完全,不适宜做永久性修复。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研究发展,各种暂时性的修复也能达到十分良好的修复效果。本文就各种牙外伤冠折的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吴巧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两种方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ELISA法及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环胍氨酸肽抗体(Anti-CCP)的结果。方法:检测366例血清标本的抗C C P抗体,150例健康体检者标本作为对照组,2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标本,评价两种方法检测抗C C P抗体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灵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检测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但对于抗CCP抗体低值和特高值阳性结果出现的假阴性难以识别,易导致漏诊。

    作者:杨梅;晏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沙滩椅体位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沙滩椅体位”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均采用“沙滩椅体位”,术中护士医生密切配合,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使手术达到理想效果。结果:15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通过合理的体位摆放和精心护理,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回访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结论:肩关节镜手术应用沙滩椅体位有利于手术操作,暴露术野、术中活动患肢及方便麻醉术中的观察,患者感觉舒适,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是肩关节镜手术理想的手术体位。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探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胆囊结石需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快速康复外科组20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组2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前者术后离床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后者(P<0.05),且减少住院日期降低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胆囊切除术康复理念运用在手术中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阚文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优缺点和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感染率等方面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在创伤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减少等方面的优点,并且患者在术后康复情况更为优秀。

    作者:鲁朝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药质量管理质量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多年来,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中药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此文总结了中药质量管理质量现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中药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提高中药的质量,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作者:袁金高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部门管理方式对影像设备保障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部门管理方式在医院医疗影像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次影像维修设备为研究对象,分为自主组和联合组,比较设备维修成功率、设备维修效果、设备维修费用。结果:联合组设备维修成功率、恢复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维修时间、更换主要部件、维修成本费用、维修成本费用占影像设备总资产费用比率明显低于自主组。结论:科室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作者:赵辰星;林丹君;胡珈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