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urvivin和Mcm5在食管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红燕;李珊珊;任秀花;闫爱华

关键词:食管癌, survivin, MCM5, 癌前病变, 活检组织
摘要: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因子Mcm5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例食管正常黏膜、19例不典型增生、7例原位癌及139例浸润癌活检标本中survivin和Mcm5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食管活检组织中,survivin和Mcm5蛋白在由正常向癌转变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二者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P<0.05);②survivin蛋白表达与Mcm5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激活及增殖因子Mcm5功能的增强,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组(B组),每组50例,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2,4,6,8,10 min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结果:各时点异丙酚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明显低于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组,其余各项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较单独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于循环呼吸影响轻微,患者安全无痛苦.

    作者:吕清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过敏性紫癜16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6例过敏性紫癜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临床诊断1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在支原体感染流行高峰期间,如遇过敏性紫癜患儿,应查支原体抗体,达到早期诊断、治疗目的.

    作者:吉征喜;于红文;党秋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电重构对肺静脉内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重构对肺静脉内电位的影响.方法:窦性心律下,标测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的电位.在人工电刺激条件下,使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发生电重构,再次标测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的电位.结果:窦性心律下,左心房未测到尖峰电位,部分肺静脉内记录到尖峰电位,但不能驱动房颤的发生;电重构后,人工刺激,肺静脉内尖峰电位即提前且能驱动房颤的发生.结论:左上肺静脉更易于发生电重构;电重构后,左上肺静脉内尖峰电位即可提前且能驱动房颤的发生.

    作者:王顺保;高恩民;刘继烈;王山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赖诺普利与黄芪当归合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观察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与黄芪当归合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所选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给予强的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赖诺普利,每日5 mg口服,同时加用黄芪当归合剂水煎服,每日一剂.疗程均为四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浆白蛋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24 h尿蛋白、血胆固醇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结论:赖诺普利与黄芪当归合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良好.

    作者:别发瀛;路必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在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有微血管病变者4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34例)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其表达亦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微血管病变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水平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雪锋;孙明谨;胡清;王芳;朱大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肾盂输尿管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几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3月-2005年7月4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应用5-0号或6-0号无创伤缝合线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均一次性手术成功,随防0.5~5年,无肾盂积水.15例未用无创伤缝合线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4例分别于术后1~3年出现肾盂积水.7例行松解纤维束带、迷走血管压迫、置内支架管术,3例术后0.5~3年出现肾盂积水.结论:应用无创伤缝合线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效果较好,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广喜;高付顺;程丽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颈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头颈部鳞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组67例患者,全部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头颈部鳞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颈外动脉的肿瘤供应支,经导管分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67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1%.其中多次治疗疗效(79.4%)优于单次治疗(66.7%),多血管型肿瘤的疗效(76.7%)优于少血管型肿瘤(66.7%).结论:中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采用颈外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显著,全身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中晚期头颈部癌瘤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治疗中要注意肿瘤的血供类型及强调肿瘤的治疗次数.

    作者:陈峻岭;单晋杰;付宜静;袁宏伟;宋太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从血液流变动力学角度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做观察与分析,以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北京普力生公司生产的黏度仪.用肝素钠抗凝作全血黏度检测,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比容,达隆公司生产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0例正常妊娠血液流变全血黏度与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比较其相关性.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全血黏度增高,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务必提醒临床注意,动态观察,可以更早发现病情,了解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玉叶;林智;程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疗法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给丁咯地尔150 mg,对照组45例给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均静脉滴注,1次/d,共12 d,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和64.44%(P<0.05).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血管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宏;房永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结合血栓取出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结合血栓取出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38例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结合血栓取出术治疗,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平均住院时间4 d,平均手术时间17.4 min.术后76.3%痔核完全回缩,水肿消退.术后当日23.7%肛门疼痛需止痛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下腹部酸胀不适(71.1%)、尿潴留(15.8%)发生多见.平均随访21.3周,无1例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便血3例(7.9%),均为便后少量出血,术前便秘13例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结合血栓取出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鲁兵;傅传刚;张钧;周坤;王赭;陈勇;刘玉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对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脑血流阻力指标的探测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对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标进行检测,判断孕周与脑血流阻力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脐带绕颈组(其中28~36周30例,37~42周30例)和60例正常对照组,测量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值.结果:28~36周内脐带绕颈组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值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37~42周内脐带绕颈组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晚孕晚期脐带绕颈对胎儿子宫内缺氧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韩巍;鲁树坤;袁红;陈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儿结节性硬化症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确诊的10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该病以皮肤改变、癫疒间、智能低下为特征.结论:注重小儿皮肤特征性改变,及早CT检查,能早期诊断.

    作者:应少华;侯新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性肺栓塞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5月住院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4例,对其临床表现、检查、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有危险因素,高危病例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晕厥、休克,右心负荷加重体征,结合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论:溶栓及抗凝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和平;苏国桢;郭耀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48例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肺结核误诊的各种原因.方法:对248例误诊病例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病种及特点逐一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对肺结核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临床思维的了解、认识尚不够全面、深入,加之有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或伴发其他合并症造成误诊.结论: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手段,避免单向思维.

    作者:孙元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CD40L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20例)为20 mg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 mg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sCD40L及血脂水平.结果: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0.05),B、C组治疗2周后血清sCD40L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C组作用更明显.结论: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增高,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作者:李锦祥;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尿液TGF-β1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TGF-β1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膀胱癌患者血清、尿液中TGF-β1浓度.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随病理分期、分级提高和肿瘤进展,膀胱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呈下降趋势.患者尿液TGF-β1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不同病理分期、分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TGF-β1水平增高可能是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的原因;尿液TGF-β1浓度降低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加速,成为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羊继平;姚立欣;童强;陈玉石;刘军;邱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HBsAg阳性甲胎蛋白mRNA在肝癌组织中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mRNA在HBsAg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8例HBsAg阳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结果:32例(84.2%)患者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呈阳性表达,其外周血甲胎蛋白 mRNA亦为阳性;而阴性表达的6例(15.8%)其外周血甲胎蛋白 mRHA和血清甲胎蛋白亦为阴性.HBsAg阳性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阳性率在合并肝硬化组为100%,合并血清甲胎蛋白>25 ug/L组为100%、无合并肝硬化组为57.1%,<25 ug/L组为57.1%,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甲胎蛋白 mRNA阳性率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于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癌组织甲胎蛋白 RNA阳性表达与合并肝硬化呈正相关,而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结论:大多数HBsAg阳性肝细胞癌的甲胎蛋白基因处于活化状态,其外周血甲胎蛋白 mRNA阳性表达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与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宁建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阴茎尖锐湿疣的治疗

    目的:评价阴茎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门诊90例阴茎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干扰素300万u用利多卡因稀释后疣体基底部注射,再用高频电刀电灼病变部位.术后5 d用1/5000高锰酸钾液,浸泡局部并外涂肽丁胺软膏6 d;对照组单纯用电刀电灼病变部位.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6.78%,复发率13.33%,对照组治愈率55.56%,复发率44.4%,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30,P<0.05).结论:局部注射干扰素后电灼疣体外用药物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作者:石红林;丁春霞;李启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2002年9月-2004年10月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的输尿管结石65例(72侧),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丽;张秋玲;师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难治性胃溃疡患者血浆Endothelin-1浓度检测的意义

    目的:检测难治性胃溃疡患者血浆Endothelin-1水平,探讨其在难治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64例胃溃疡病患者给予正规抗溃疡病治疗,其中34例12周后经胃镜证实溃疡未愈合(难治性溃疡组);30例痊愈(溃疡愈合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ET-1水平,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难治性溃疡组的平均血浆浓度(62.71±12.38)μg/L,显著低于溃疡愈合组(96.39±15.25)μg/L及健康对照组(86.29±11.23)μg/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T-1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难治性溃疡患者的ET-1水平偏低,可能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不足使得溃疡久治不愈.

    作者:徐连根;滕小军;郭洁;沈志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