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热砭石作用于大椎区域对脑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研究

黄涛;Gerhard Litscher;王璐;张维波

关键词:电热砭石, 大椎, 大脑中动脉, 基底动脉
摘要:目的:使用多向超声多普勒血流测定仪,对1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电热砭石(9cm×10cm)作用于大椎穴后对脑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观察.方法:观察了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血流速度.结果:电热砭石对大脑中动脉影响不大,而对离大椎较近的基底动脉具有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说明电热砭石对改善局部动脉血流、加强脑组织的供血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芪苈强心胶囊对舒张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舒张性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10mg、1/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2/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3/d口服.分别于治疗1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在1个月、6个月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7%与87.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68%,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口唇紫绀、咳吐稀白痰除外)、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有效改善DHF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彦霞;袁国强;贾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傅青主女科》不孕症证治规律探析

    从《傅青主女科》的渊源创见、辩证施活、制方用药规律详加论述,体现了傅氏理论以脏腑辨证为主、重在肾并与多脏腑有关.运用五行生克理论,子病治母.治法灵活多变,血虚不纯于补血而重补肾精,子病治母,上下同治,上分下消,多经并治.重在辨明病因,寒热虚实自当清楚,用药准确,方能奏效.

    作者:刘元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丁樱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经验

    介绍丁樱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依据本病病机演变的序贯规律,提出本病的序贯疗法;根据本病病在络脉的病位,善用藤类药物以通经活络;注重调理脾胃,时时顾护胃气;离经之血即是瘀血,瘀血贯穿本病全过程,强调活血化瘀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作者:都修波;闫永彬;丁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幼幼集成》学术思想研究

    《幼幼集成》为中医儿科专著,是清代著名儿科医家陈复正所撰,全书六卷,刊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陈氏医道兼修,擅治儿科,对儿科理论及临证颇多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经总结多年儿科心得,并广征博引,撰成此书.后世对该书评价很高,尤以儿科指纹学说和惊风证治为突出.该书与《幼科铁镜》、《幼科释谜》并称为清代中医儿科学代表著作,又以《幼幼集成》成就高.该书集清代以前中医儿科之大成,具有内容丰富、义理严谨、用方简切、注重实用等特点,是研究清以前儿科学的好范本,也是儿科常用、实用的临床指导医籍,在中医儿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

    作者:刘寨华;于峥;杨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农本草经》病因特点研究

    系统研究《本经》病因构成与现代中医病因构成比较的特点,以从一个角度反映《本经》作为中医病因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意义.在病因提取、病因名称统一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现代中医病因为比较对象,从病因名称角度,总结了《本经》病因的特点.研究发现,与现代中医病因比较,《本经》病因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本经》迷信性质的病因多.②《本经》的病因较粗略.③《本经》“虫”类病因较为强调.《本经》病因的上述特点,应是主要源于《本经》病因学说的发展具有初步性.《本经》“虫”类病因较为强调,应是源于《本经》成书年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本经》病因的上述特点,还应考虑《本经》是药物学专著这一特点的影响.

    作者:高占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对骨及软骨细胞作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是一种补肾壮骨中药,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等,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与生成、促进软骨细胞生成等作用.故对近年来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对骨及软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钱力;翁文杰;李成荫;蒋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瞿麦果实提取物对小鼠抗早孕的实验研究

    在抗早孕实验中可以看出,瞿主果实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瞿麦果实8.5、17、34g/kg组均可使早孕期小鼠流产率增加,剂量越大,作用越强,瞿麦果实8.5g/kg组有显著差异(P<0.05),瞿麦果实17、34g/kg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可使早孕期小鼠胎仔数减少,活胎数减少,死胎率增加,部分胚胎出现坏死、吸收,胚胎体积明显变小,妊娠子宫重量明显减轻,卵巢重量减轻.并可使早孕期小鼠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且剂量越大,作用越强,各剂量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

    作者:李兴广;王佳彦;刘亚;林燕;曾淑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陆广莘先生的《中医学之道》出版以后,我认真读过,深受启发,激励着我悟道治学.“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是我的座右铭.孔德是大德,容自然社会之规律,要依据“道”来为人处事.就现实而言,遵循德与道来治健康医学、来克服疾病医学之弊端.

    作者:王永炎;于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益气收敛疗肺胀

    从中医角度分析肺胀发生的病因病机,总结其有效治疗方法,并探讨益气酸收敛肺之皱肺丸的作用机制及疗效.

    作者:丛振日;王隆;徐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郭军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临证经验

    对郭军老师以疏肝补肾开窍法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分析及总结.郭老师认为功能性不射精症的发生于肝、肾二脏密切相关,治疗时应肝肾同调,以疏肝补肾为治疗大法,同时在治疗中注重开窍法及心理疗法的应用.

    作者:李基錫;耿强;张强;王福;郭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菩人丹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大鼠FFAs及血脂4项的影响

    目的:探讨菩人丹(PRD)超微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灌胃脂防乳结合尾静脉快速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菩人丹低、中、高剂量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以及模型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4周末杀检动物,检测血清FFAs、TC、TG、LDL-c、HDL-c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血清FFAs、TC、TG、LDL-c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HDL-c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RD低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均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TG、TG、LDL-c含量(P<0.05),PRD中、高剂量均能极显著降低大鼠TC、TG、LDL-c含量(P<0.01);PRD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清FFAs(P<0.05),PRD中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均能极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清FFAs(P<0.0 1).结论:PRD具有改善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异常的脂质代谢作用.

    作者:王朝晖;庞宗然;刘祖涵;苏晓慧;鲁碧楠;白永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脾胃论治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思路

    消化道不良反应严重影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脾胃的重要作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基础、免疫功能低下首当重治脾、以及从脾胃论治的临床依据和法则来阐述从脾胃论治的思路.

    作者:王丹妮;张晓伟;姜枫;杜磊;郭会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呼吸系统疾患及相关问题对肾脏的影响

    重点探讨肺、肾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呼吸系统病理情况以及治疗手段对肾脏的影响,扎根基础、着眼临床,对这两大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做一方面的归纳,希望对临床相关问题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

    作者:李大治;阮诗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乐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乐胃饮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作用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2%水扬酸钠灌胃、自由饮用MNNG溶液结合饥饱失常等综合因素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萎缩,排列紊乱,上皮破溃并出现糜烂,乐胃饮各剂量组胃黏膜细胞萎缩程度较轻,细胞表面粗糙,可见黏液分泌,仅少量细胞破溃.结论:乐胃饮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能保护黏膜上皮细胞,促进组织修复.

    作者:朱飞叶;吴晋兰;徐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灵龟八法”针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80例临床观察

    目的:“灵龟八法”针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灵龟八法针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同日进行,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扶他林片剂配合颈椎牵引治疗,连续治疗22d为1个疗程,随访3周.观察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第1、2、3周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颈痛头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电八法”针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肯定.

    作者:郑斌;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型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41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各证型与前列腺癌临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痰瘀互结、肾虚气滞血瘀、肾虚湿热蕴结.肾虚痰瘀互结型与指诊前列腺质地、表面是否光滑、经直肠B超检查低回声结节密切相关;肾虚气滞血瘀型辨证与临床理化指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的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痰瘀互结、肾虚气滞血瘀、肾虚湿热蕴结,可将前列腺质地、表面是否光滑、经直肠前列腺B超低回声结节作为客观指标纳入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之中.

    作者:王伊光;王代韦;孟建;王成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脾胃为枢看理中汤的临床运用

    从脾胃为枢的理论出发,重温经典,认为理中汤之制本燮理中焦之意.总结目前理中汤在临床运用的文献资料,指出理中汤通过温复中阳、燮理中焦、复其升降,从而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和营卫运行的作用,以期推广理中汤的临床运用.

    作者:祁琪;朱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成人哮喘复诊医案建立中医疗效判断模型

    建立成人哮喘中医复诊医案疗效判断模型,识别和控制某些因素对结局的作用.方法:从现代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复诊医案,对其信息进行提取、规范和量化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将医案中出现的症状作为一个变量,得出就诊人患有目标病证的概率,然后再通过诊断前后患病概率的比较来评定疗效.结果:医案包含211个变量.通过秩和检验时变量进行筛选,共有38项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可用于建立logistic模型.后进入模型的变量对应的症状和权重系数分别为:数脉-0.546、喘0.575、胸痛-0.561、厚苔-1.478、白苔0.709、绛舌-1.786、弦脉0.937、喉中痰鸣1.364对应的变量.结论:模型的效率和数据完整度、症状的选择等密切相关,模型投入应用前还需要考虑到药物与病证的对应关系.

    作者:王俊文;崔蒙;赵英凯;毛天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宋金元伤寒学发表攻里治法形成、扩大与消解的历史考察

    考察发表攻里活法形成、发展的历史,认为该治法起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形成于北宋伤寒学,与在表腠理郁遏、化热入里成实的病机相对应,是表里诊治体系中“无条件”成立的治法;金代由刘完素、张从正等医家扩大应用到杂病,同时引发关于疾病虚实、攻补的学术争议,终到元·王履提出伤寒传经、直中等学说,其争议得到协调解决,发表攻里也不再是“无条件”成立的治法.

    作者:李成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82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CEAP分级的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根据282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EAP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劳倦伤气证中C2和C3多见,与其他分级差异显著,2个分级间无差异.气滞血瘀证中以C4居多,与其他分级差异显著.湿热下注证以C3、C4为多,无统计差异.脾虚湿盛和气虚血瘀证只见于C6.结论:CEAP分级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劳倦伤气证多见于C2-C3,气滞血瘀证多见于C4,C5的患者均为气滞血瘀证,而脾虚湿盛和气虚血瘀证只见于C6.

    作者:林欣潮;杨博华;杨巧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