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淑香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来分析超声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显示,所有患者中一共有145例急性阑尾炎,38例其它疾病;在超声诊断中,诊断出117例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是80.7%,诊断出28例其它疾病,诊断符合率为65.8%.结论:由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有效提高患者急性阑尾炎诊断率,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黄进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8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实验组.对照组24例神经内科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24例神经内科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与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均明显更高(P>0.05).而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物质生活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於静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切入点,总结如何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我院2014年01月~ 2015年02月收取的138例肱骨近端骨折病患,予以分组,A组=B组=69例.其中,A组选择锁定钢板方案,B组选择非手术方案,在观察所有入选病患治疗情况的基础上,对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入选病患愈合时长(6.21±2.16)星期,B组是(7.68±3.12)星期;A组优良率91.30%,B组是68.12%;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并发症17.39% (12/69),表明A组在上述指标中均表现出极大优势(P<0.05).结论:就肱骨近端骨折病患而言,选择锁定钢板方案可取得显著成效,还能改善病患临床指征,可推广.
作者:吴俊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总结出影响睡眠的因素,并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问卷了我院96个住院病人中入睡困难50例,早醒31例,不能熟睡11例,睡眠时间缩短4例,失眠与精神症状、环境、心里社会因素、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可稳定患者情绪,促进疾病康复,可见睡眠对精神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蓝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观察利凡诺、利多卡因联合局部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不同程度红臀新生儿,并且将这些红臀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依据护理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临床中,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护理,给予研究组患儿,给予利凡诺、利多卡因联合局部吹氧治疗护理,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分析临床利凡诺、利多卡因联合局部吹氧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对红臀新生儿,研究组经药物联合局部吹氧治疗护理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红臀新生儿中,对其应用利凡诺、利多卡因联合局部吹氧治疗护理方案,改善患儿临床治病效果,提高患儿舒适度,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形成,具有实际的应用份值.
作者:李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围生期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多胎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多胎妊娠产妇在围生期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5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多胎妊娠围生期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路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秀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增加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分值变化情况经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上的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P<0.05,具备统计上的意义.结论:对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佘咏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75例.其中一组采用肺心病治疗方案,另一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ST-T段改变、电轴左偏、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发生率均高于单一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70例(93.3%),高于对照组的59例(7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具有特殊性,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敏;李海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通过分析本科护士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影响因素,探讨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方法,达到加快临床本科护士的成长,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目的.文章对临床本科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提高医院对护士职业发展的重视,帮助护士落实职业发展的有关计划,正确引导护士的职业发展.
作者:田燕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情况,探讨继发性导管移位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肿瘤患者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位置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生理盐水重力冲管、滴注、爬楼梯、过深的导管拔出到正常范围等处理.结果:12例导管继发性移位经处理后9例导管继续使用,3例导管拔除.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预防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以提高PICC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冯丽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MSCT在外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应用MSCT诊断的156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MSCT诊断与临床诊治相符139例,准确率达89.1%.结论:应用MSCT诊断外科急腹症快速、便捷、准确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的常见流行性疾病,主要为肠道病毒所引发,其感染暴发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均不容忽视,由于手足口病毒不断发生变化,其发病率与治疗预后效果均需给予严密的重视程度.笔者通过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 趋势,并探讨临床有效改善措施,旨在为临床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作者:王建霞;许晓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坤泰胶囊治疗妇女更年期的综合征治疗效果、卵巢功能状态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评价研究.方法:以两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为背景,研究3个月,发现共入组147例,完成123例.按照停经时间分为过渡期与绝经后两个亚组,用药三个月,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以及乳胀和引导出血等.通过随访评分来评估更年期症状.结果:通过三个月时间的实验组绝经期亚组E2水平与阴道上皮的成熟细胞明显增加(P< 0.01,P<0.05),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坤泰胶囊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具备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绝经时期,对卵巢功效明显,服用的完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口腔颌面外科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接收的颌骨骨折患者3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颌间固定,实验组给予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治疗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咬合关系紊乱、口臭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创伤性低,操作简单,值得普及.
作者:宋勇;李想;蔡嫚;王耀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针对2009 ~ 2012年完成疗程的肺结核患者,在结束疗程后进行两年随访,以观察结核病的复发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对完成疗程的结核病患者,每半年通过结核病门诊医生预约、电话通知、社区医生督促相结合的方式随访一次.结果:随访观察的955例病人,随访两年复发率为5.34%.结论结核病患者结束疗程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有必要对该类人群定期随访监测.
作者:姜伟;陈水平;黄莉芳;秦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32例,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应用外固定、骨牵引、手法复位等方法方法来开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2例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都很顺利,其中有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尺神经损伤,在为患者实施相关处理之后都已经恢复,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1年左右的随访,为患者实施功能评定,其优良率为96.9%.结论:在为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外固定、骨牵引、手法复位等方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向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为开展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 2015年1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中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率13.63%(74/543),将发生感染患儿纳入感染组,余者纳入对照组,调取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相关资料.结果:研究显示,感染与对照组早产比重、极低体重比重、剖宫产比重、5minAgpar≤3分比重、置管部位、置管时间≥7d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与早产、极低体重、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置管部位与时间密切相关,需做好风险等级管理,科学选择置管部位,积极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理集束化管理.
作者:吉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从而获得治愈的自信心,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方法:分析手术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根据手术患者不同的心理需要,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在对手术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有一定的提高,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护士护理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方可大大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杨翠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肝硬化腹水患者腹腔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共6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引流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引流术进行引流,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引流效果,并时引流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做出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肝硬化腹水腹腔置管引流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Ang-1和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 的68例大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Ang-1和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2与大肠癌发生相关,Ang-1与大肠癌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作者:李雁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