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费贵书

关键词: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双眼
摘要:目的:探讨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间间隔.方法:对52例双眼人工晶体植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双眼手术时间间隔为3 d.术后双眼矫正视力0.3以上者45例,占86.5%.双眼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示3d内双眼分别行人工晶体植入不影响视力预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187例金属烤瓷牙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寻找能使牙齿既坚固又美容的更好方法,金属烤瓷牙齿因其美观、耐磨和生物相容等特性深受患者欢迎,8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近年来我科门诊与笔者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修期间,应用该技术进行牙体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马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胸廓出口综合征中的应用

    胸廓出口综合征(b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是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处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受压的常见部位是肋锁三角,Wright's试验可改变此间隙的大小诱发血管受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直接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使无创伤性诊断TOS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探讨CDFI对TOS的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赵梅星;王亮卿;秦石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乳腺癌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检测癌基因的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对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预后、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3例乳腺癌进行C-erbB-2蛋白检测,旨在探讨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刘祖宏;谢丽霞;许文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1年3月~2003年10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别采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和口服舒喘灵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CT随访分析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随时间变化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中的1 9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不同时期的CT改变.长随访为6年.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CT表现具有特征性的双侧苍白球对称性低密度.急性中毒早期脑CT表现为脑水肿,进而出现苍白球低密度,遂及时治疗,苍白球病灶逐渐缩小、清楚或消失.结论:CT检查能很好地反映病情和随访观察.

    作者:张廷;陈新晖;党国际;崔玉章;万碧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老年肝癌患者因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下降,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共收治老年肝癌患者5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介入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枝;郭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部术中置放空肠鼻饲管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体会

    现代外科的发展在不断要求营养支持的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TPN不能满足病人的代谢要求,而肠内营养却以经济、易实现、营养完全而受到广泛的重视.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在腹部术中放置空肠鼻饲管方式,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8年1月-2002年3月应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勇;王燕晓;段会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无创面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呼吸频数、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脓毒血症、重症肺炎、严重创伤等,预后差.两年来,我科共收治及协助诊治ARDS 14例,在针对病因治疗,给予激素、抗生素、畅通气道及支持疗法同时,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技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宗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营养条件改善,老年人比例增加等因素,急性脑血管病及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逐渐增加,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贺善田;黄本谦;鲁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硝普钠在心脏外科应用中的观察和护理

    硝普钠(SNP)能较好地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可使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我院心脏外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SNP的患者490例,治疗期间针对药物性能给予严密观察和科学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化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Ⅱ型和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内窥镜手术开展以前,疗效欠佳,手术难度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且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随鼻内镜手术的日益普及,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有明显的改观.我科1998 2003年收治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98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并随访6~18个月,对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华;盛才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控气体呼吸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分娩过程中绝大部分孕妇感到剧烈的腹痛,主动要求镇痛的越来越多.我院自2000年起将自控气体呼吸(BPCA)用于分娩镇痛.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杨长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的临床意义及其并发症.方法: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完成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数字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65.10±18.32 mmHg降至术后的10.76±9.2 mmHg.室间隔厚度由术前(25.66±3.17)mm降至术后(14.36±3.08)mm.心肌酶峰值时间为11.2±3.5h,3例出现短阵加速性室速,后转为短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无异常Q波发生.结论: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致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多为一过性,只要病例选择恰当,靶血管选择正确,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魏运亮;李春生;王明空;柴青芬;王筠;许红岩;卢才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临床分析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和麻醉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同时,术中发现合并子宫肌瘤的几率增加.在剖宫产术时,对合并的子宫肌瘤是否同时给予剔除,文献报道很少,意见不一.我院2000年1月-2003年9月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兴爽;张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50例临床分析

    持续性枕后位(POPP)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骨不能转向前方,于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后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持续性枕后位是常见的异常头位分娩,占头位难产中的首位.降低POPP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我院选择进入活跃期后产程阻滞的POPP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及经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联合手法纠正枕后位,成功率达80%,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自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眼底及电生理的改变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4h尿白蛋定量≥30 mg 1型糖尿病患者36例,BUN和肌酐正常,根据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分为糖尿病肾病Ⅲ期和Ⅳ期两组,检查眼底荧光造影(FFA)、视网膜电图(ERG)及振荡电位(OPs).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HbA1C、U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FA异常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OPs总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无明显差异(P>0.05).在糖尿病肾病的Ⅳ期FFA和OPs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期肾病,在Ⅲ期糖尿病肾病OPs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FFA,但是在Ⅳ期糖尿病肾病二者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呈现高度的一致性,OPs比FFA能更早的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李全忠;冯素萍;文世林;傅晓英;张菱;鲁平;周焰;夏威;阚全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EGF和EGFR在结肠癌研究中的新进展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传统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加放化疗,该方法由于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目前,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给结肠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主要治疗方法包括:(1)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技术;(2)抗EGF相关肽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技术;(3)抗EGFR单克隆抗体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治疗技术;(4)1α25(OH)2维生素D3及维生素D3(VDR)系统抗EGFR治疗技术;(5)抗EGFR单克隆抗体与放疗联合治疗技术,等.现就以上治疗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立华;银平章;鲍玉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物对支架再狭窄的治疗进展

    在过去的十年中,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已经成为标准的血管成形术操作.伴随着支架置入术数量的稳定增长以及罪犯血管损伤的复杂性,支架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数量的稳步增长[1],发生率近似于10%~30%.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认,而且受益的还包括那些胆固醇水平并不高的患者,即所谓他汀类药物的多向性效应.他汀类药物作用于支架再狭窄发生的许多环节,如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移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抑制氧化应激等.本文就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作用环节作系统综述.

    作者:于洁;高传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修复双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牙弓修复牙齿双端游离缺失以改善传统义齿.方法:采用弹性树脂做基托和唇(颊)侧固位体,缺失区和支托采用铸造支架,制作修复体47件,修复牙双端游离缺失患者39人.患者戴用1年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的美观舒适感、食物嵌塞、基牙情况等较传统活动义齿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修复双端游离缺失较传统活动义齿具有较多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盛薇;邹萍;张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