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药物对支架再狭窄的治疗进展

于洁;高传玉

关键词:支架, 再狭窄, 他汀, 平滑肌细胞
摘要:在过去的十年中,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已经成为标准的血管成形术操作.伴随着支架置入术数量的稳定增长以及罪犯血管损伤的复杂性,支架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数量的稳步增长[1],发生率近似于10%~30%.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认,而且受益的还包括那些胆固醇水平并不高的患者,即所谓他汀类药物的多向性效应.他汀类药物作用于支架再狭窄发生的许多环节,如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移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抑制氧化应激等.本文就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作用环节作系统综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1年3月~2003年10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别采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和口服舒喘灵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及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代谢异常.以往的研究集中在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对蛋白质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匮乏.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血浓度的变化有所不同.

    作者:马书平;汪艳芳;苏永;赵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的临床意义及其并发症.方法: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完成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数字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65.10±18.32 mmHg降至术后的10.76±9.2 mmHg.室间隔厚度由术前(25.66±3.17)mm降至术后(14.36±3.08)mm.心肌酶峰值时间为11.2±3.5h,3例出现短阵加速性室速,后转为短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无异常Q波发生.结论: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致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多为一过性,只要病例选择恰当,靶血管选择正确,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魏运亮;李春生;王明空;柴青芬;王筠;许红岩;卢才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早期的临床症状各例不一,约占50%以上的病例以肝脏的症状开始,约20%以神经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余约30%以肝脏病和神经系统的混合表现开始,此外有一部分疾病以溶血型贫血为首发表现,少数以骨关节症状、血尿和精神障碍等起病.患儿早期就诊时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使患儿治疗过晚,引起并发症,后果严重.现将我科近3年来误诊的8例病例报道如下,希望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得以早期治疗.

    作者:薛东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创伤致脾破裂49例救治体会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特点是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本文总结了对49例脾破裂患者的处理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双平;雷云根;汤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乳腺癌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检测癌基因的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对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预后、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3例乳腺癌进行C-erbB-2蛋白检测,旨在探讨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刘祖宏;谢丽霞;许文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眼底及电生理的改变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4h尿白蛋定量≥30 mg 1型糖尿病患者36例,BUN和肌酐正常,根据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分为糖尿病肾病Ⅲ期和Ⅳ期两组,检查眼底荧光造影(FFA)、视网膜电图(ERG)及振荡电位(OPs).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HbA1C、U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FA异常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OPs总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无明显差异(P>0.05).在糖尿病肾病的Ⅳ期FFA和OPs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期肾病,在Ⅲ期糖尿病肾病OPs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FFA,但是在Ⅳ期糖尿病肾病二者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呈现高度的一致性,OPs比FFA能更早的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李全忠;冯素萍;文世林;傅晓英;张菱;鲁平;周焰;夏威;阚全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严重疾病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存活者常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本文分析114例足月新生儿HIE的CT表现,探讨CT表现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助于对HIE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王恩伟;孟平英;赵梁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氟桂利嗪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氟桂利嗪(Flunarizine)化学名为(E)-l-[双4-氟苯基)甲基]4(2丙烯基-3-苯基)哌嗪,是桂利嗪的氟化物,为一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具有扩张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功能不全的防治[1~4].下面仅就氟桂利嗪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一文献综述.

    作者:谢敏;田鑫;乔海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肠梗阻101例临床分析

    肠梗阻临床较常见病因复杂,绞窄性肠梗阻率较高,手术指征的掌握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尽管有许多方法来帮助判断肠梗阻是否绞窄,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不能实时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给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1995-2003年收治肠梗阻101例,疗效满意,对治疗、诊断以及手术指征的掌握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本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防治若干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就糖尿病在防治研究领域的若干成就进行讨论.1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1.1 1型糖尿病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DM1)的病因是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B细胞的损伤和破坏,终使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通过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部分家族成员具有高危险性基因标志,如:HLA DR3、DQA1-0531、DQB1-0201、HLA DR4-DQA1-0301、DQB1-0302带有高危险性基因标志的成员5年后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硝普钠在心脏外科应用中的观察和护理

    硝普钠(SNP)能较好地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可使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我院心脏外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SNP的患者490例,治疗期间针对药物性能给予严密观察和科学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化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填塞缝合术救治肝创伤

    外伤引起的肝脏损伤在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现将我院1982-2002年收治的82例外伤引起的严重肝创伤病人应用肝填塞缝合术救治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淳;李纪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会阴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实验组共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22~67岁,平均52.3岁;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病检确诊;病程1~6年;肿瘤下缘距肛缘7~8 cm18例,5~6 cm30例;其中肿块型18例,溃疡型21例,浸润型9例;属DuKes A期13例,属DuKes B期23期,属DuKesC期12例;术后病理结果:腺癌37例,乳头状腺癌5例,黏液腺癌5例,低分化癌1例;有淋巴结转移1 5例,切除标本两端切线均未见癌细胞,术前合并肠梗阻并术中发生直肠破损1例;术中切除阴道后壁并修补1例;术中发生骶前大出血1例.对照组37例,为随机抽取,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

    作者:张晨阳;张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检测分析

    众所周知,脑出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血糖增高是脑出血病情严重时出现的应激反应,脑损伤后应激性血糖增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对预后的不利影响已被多家文献所证实[1~2].我们对2000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的无糖尿病史的108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进行前瞻性检测观察,其中无血糖增高者70例,并发血糖增高者38例,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增高发生率为35%.两组血糖进行比较,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外周血糖的变化规律.

    作者:韩书香;梁红霞;周红坚;刘敬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控气体呼吸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分娩过程中绝大部分孕妇感到剧烈的腹痛,主动要求镇痛的越来越多.我院自2000年起将自控气体呼吸(BPCA)用于分娩镇痛.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杨长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高征急性左心衰13例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急性左心衰为产科急症,是妊高征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母儿生命.我院1999年2月-2003年7月共收住院产妇6151例,妊高征151例,并发急性左心衰13例.

    作者:高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液回收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前,医疗用血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异体输血可能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和并发症.利用血液回收机将手术野出血收集、抗凝、滤过、清洗和浓缩等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可达到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及其并发症的目的.骨科手术中髋、膝关节置换术、椎体骨折内固定等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且术中不易止血.我院近两年来对75例骨科手术进行手术野出血回收与回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函;王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3与临床特征、糖皮质激素疗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特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ELIAS分别检测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其中14例激素敏感型和10例激素抵抗型口服强的松治疗1周)、18例缓解期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13浓度.结果:52例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IL-13质量浓度(65.65±3.38 vs 25.83±3.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作期(34例)和缓解期(18例)哮喘患者血浆IL-13质量浓度(72.03±3.72 vs 48.67±4.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中,轻、中、重度者其血浆IL-13质量浓度(52.35±2.98 vs 65.12±2.56 vs 76.57±2.36)相互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敏感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3.03±3.72 vs 55.67±4.22),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抵抗或依赖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前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比较(70.35±2.98 vs 68.57±2.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IL-13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判断哮喘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IL-13参与调节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作者:陈衡华;周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在初诊青、老年糖尿病人中差异及分析

    目的:通过青年及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人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现状的调查,探讨青年2型糖尿病人早发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方法:499例初诊2型糖尿病人按年龄分为≤39岁组及≥60岁组.调查内容:职业、糖尿病家族史、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结果:≤39岁组病程及早体重指数持续时间短,男性、糖尿病家族阳性史、饮食油腻、办公室职员、管理人员、商人构成比高于老年组(P<0.001).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血浆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C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青年2型糖尿病人比老年糖尿病人有更强遗传倾向,存在糖尿病患病相关环境因素更显著.因为如此,可能是他们较老年人早发糖尿病的原因.

    作者:张菱;文世林;傅晓英;李全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