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平;汪艳芳;苏永;赵志刚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手术,因缺乏肠道准备,一期切除吻合,易发生吻合口瘘,分期手术势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自1995年8月-2002年10月共对24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者Ⅰ期癌肿切除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宋向东;李秀萍;赵北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近五年来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支气管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蔡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硝普钠(SNP)能较好地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可使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我院心脏外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SNP的患者490例,治疗期间针对药物性能给予严密观察和科学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化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老年肝癌患者因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下降,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共收治老年肝癌患者5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介入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枝;郭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院采用经皮腔内冠状状动脉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病变18处,植入支架18枚,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魏毅;王灿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由于农村矿产开采、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等原因,腹部闭合性损伤比较常见,闭合性损伤不如开放性损伤容易引起重视和诊断,若损伤导致腹内脏器破裂往往危及生命,早期诊治特别重要.本文收集近年来住院的腹部闭合性损伤61例,现就其早期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叶忠;殷月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胶质瘤发生与多瘤病毒SV40、JCV和BKV的PCR扩增情况,并对扩增产物做了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94例胶质瘤和18例正常脑组织中SV40、JCV和BKV的基因片段,并对基因片段做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SV40和JCV序列与GenBank序列完全同源,三条BKV序列有两条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有部分硷基不同,但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则相同.结论:引起人胶质瘤的多瘤病毒存在有病毒亚型.
作者:王莉;鲍玉洲;赵国强;张立华;步星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的临床意义及其并发症.方法: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完成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数字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65.10±18.32 mmHg降至术后的10.76±9.2 mmHg.室间隔厚度由术前(25.66±3.17)mm降至术后(14.36±3.08)mm.心肌酶峰值时间为11.2±3.5h,3例出现短阵加速性室速,后转为短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无异常Q波发生.结论: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致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多为一过性,只要病例选择恰当,靶血管选择正确,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魏运亮;李春生;王明空;柴青芬;王筠;许红岩;卢才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持续性枕后位(POPP)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骨不能转向前方,于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后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持续性枕后位是常见的异常头位分娩,占头位难产中的首位.降低POPP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我院选择进入活跃期后产程阻滞的POPP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及经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联合手法纠正枕后位,成功率达80%,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自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众所周知,脑出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血糖增高是脑出血病情严重时出现的应激反应,脑损伤后应激性血糖增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对预后的不利影响已被多家文献所证实[1~2].我们对2000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的无糖尿病史的108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进行前瞻性检测观察,其中无血糖增高者70例,并发血糖增高者38例,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增高发生率为35%.两组血糖进行比较,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外周血糖的变化规律.
作者:韩书香;梁红霞;周红坚;刘敬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原因尚未真正明确,多认为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膜迷路水肿所引起.2000年1月-2003年2月,我们采用20%甘露醇与苯海拉明联合治疗该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祝丽萍;李上康;张仕棠;邹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内窥镜手术开展以前,疗效欠佳,手术难度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且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随鼻内镜手术的日益普及,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有明显的改观.我科1998 2003年收治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98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并随访6~18个月,对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华;盛才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脾是腹部内脏中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其发病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50%,且临床所见脾破裂约85%为真性破裂[1].因脾组织质地较脆,破裂后止血、修补均有一定难度.对较重的脾破裂特别是实质性脾破裂,传统治疗以脾切除术为主.随着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保脾技术被重新定位.采用脾保留性手术治疗脾外伤,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我们从1997年6月始,采用铆钉式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共实施37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文贤;王杰书;任鹏;史振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胆汁或者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称为胆瘘,分为胆内瘘和胆外瘘.胆汁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包括各种胆道向肠腔、胸腔或其他脏器的异常通道流入肠道、支气管、胃、结肠则为胆内瘘.流向游离腹腔或者是腹腔外者称为胆外瘘.随着胆道手术数量增加及手术范围的扩大,胆外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院自1993年5月以来,共收治胆外瘘2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云辉;高学奎;王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met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对判断大肠癌的预后价值及c-met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大肠癌组织、16例腺瘤组织和1 6例大肠正常组织c-met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大肠癌中c met、微血管密度的表达远高于腺瘤和正常组织(P<0.05).大肠癌中c-met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met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显著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c-met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可用于大肠癌预后的判断.
作者:刘文静;刘国永;郭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早期的临床症状各例不一,约占50%以上的病例以肝脏的症状开始,约20%以神经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余约30%以肝脏病和神经系统的混合表现开始,此外有一部分疾病以溶血型贫血为首发表现,少数以骨关节症状、血尿和精神障碍等起病.患儿早期就诊时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使患儿治疗过晚,引起并发症,后果严重.现将我科近3年来误诊的8例病例报道如下,希望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得以早期治疗.
作者:薛东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青年及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人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现状的调查,探讨青年2型糖尿病人早发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方法:499例初诊2型糖尿病人按年龄分为≤39岁组及≥60岁组.调查内容:职业、糖尿病家族史、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结果:≤39岁组病程及早体重指数持续时间短,男性、糖尿病家族阳性史、饮食油腻、办公室职员、管理人员、商人构成比高于老年组(P<0.001).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血浆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C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青年2型糖尿病人比老年糖尿病人有更强遗传倾向,存在糖尿病患病相关环境因素更显著.因为如此,可能是他们较老年人早发糖尿病的原因.
作者:张菱;文世林;傅晓英;李全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寿胎丸系近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方.我们在临床上适当加味,更名加味寿胎丸,治疗习惯性流产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乃枝;刘华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1999年6月2001年9月,应用博尔泰力联合西维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设干扰素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任义强;张海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吡柔比星并用对膀胱肿瘤复发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干扰素α2b(安达芬)并吡柔比星(THP)联合应用膀胱内灌注治疗并预防膀胱肿瘤复发21例,并与同期灌注丝裂霉素C19例,对照组15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联合用药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比较组和对照组(4.76%,15.79%,33.3%)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平均值联合用药组分别为52.3%和71.7%,P<0.05,丝裂霉素治疗前后分别为53.1%和55.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干扰素α2b和吡柔比星联合应用治疗及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既能达到杀伤癌细胞,又能激活免疫细胞的功能,近期疗效好.
作者:高光霞;王文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