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老年肝癌患者因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下降,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共收治老年肝癌患者5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介入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枝;郭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呼吸频数、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脓毒血症、重症肺炎、严重创伤等,预后差.两年来,我科共收治及协助诊治ARDS 14例,在针对病因治疗,给予激素、抗生素、畅通气道及支持疗法同时,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技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宗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间间隔.方法:对52例双眼人工晶体植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双眼手术时间间隔为3 d.术后双眼矫正视力0.3以上者45例,占86.5%.双眼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示3d内双眼分别行人工晶体植入不影响视力预后.
作者:费贵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肠梗阻临床较常见病因复杂,绞窄性肠梗阻率较高,手术指征的掌握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尽管有许多方法来帮助判断肠梗阻是否绞窄,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不能实时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给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1995-2003年收治肠梗阻101例,疗效满意,对治疗、诊断以及手术指征的掌握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本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由于农村矿产开采、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等原因,腹部闭合性损伤比较常见,闭合性损伤不如开放性损伤容易引起重视和诊断,若损伤导致腹内脏器破裂往往危及生命,早期诊治特别重要.本文收集近年来住院的腹部闭合性损伤61例,现就其早期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叶忠;殷月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特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ELIAS分别检测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其中14例激素敏感型和10例激素抵抗型口服强的松治疗1周)、18例缓解期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13浓度.结果:52例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IL-13质量浓度(65.65±3.38 vs 25.83±3.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作期(34例)和缓解期(18例)哮喘患者血浆IL-13质量浓度(72.03±3.72 vs 48.67±4.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中,轻、中、重度者其血浆IL-13质量浓度(52.35±2.98 vs 65.12±2.56 vs 76.57±2.36)相互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敏感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3.03±3.72 vs 55.67±4.22),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抵抗或依赖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前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比较(70.35±2.98 vs 68.57±2.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IL-13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判断哮喘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IL-13参与调节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作者:陈衡华;周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氟桂利嗪(Flunarizine)化学名为(E)-l-[双4-氟苯基)甲基]4(2丙烯基-3-苯基)哌嗪,是桂利嗪的氟化物,为一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具有扩张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功能不全的防治[1~4].下面仅就氟桂利嗪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一文献综述.
作者:谢敏;田鑫;乔海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高分辨率阴道B超使用,高敏度β-HCG测定,以及腹腔镜技术使用的日益成熟,大部分的异位妊娠能够早期诊断,因而药物保守治疗也日益广泛.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10月药物治疗异位妊娠86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英;王银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检测癌基因的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对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预后、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3例乳腺癌进行C-erbB-2蛋白检测,旨在探讨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刘祖宏;谢丽霞;许文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胶质瘤发生与多瘤病毒SV40、JCV和BKV的PCR扩增情况,并对扩增产物做了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94例胶质瘤和18例正常脑组织中SV40、JCV和BKV的基因片段,并对基因片段做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SV40和JCV序列与GenBank序列完全同源,三条BKV序列有两条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有部分硷基不同,但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则相同.结论:引起人胶质瘤的多瘤病毒存在有病毒亚型.
作者:王莉;鲍玉洲;赵国强;张立华;步星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硝普钠(SNP)能较好地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可使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我院心脏外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SNP的患者490例,治疗期间针对药物性能给予严密观察和科学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化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方法并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方法:根据细胞的黏附性不同,建立了一整套简便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方法,并利用HE染色和FACS研究了其生物学特征.结果:体外培养3d后,可见增殖性细胞集落,体外培养第7d,收集悬浮细胞即为DC.倒置显微镜下见:细胞呈树突状、伪足状突起,HE染色核偏位,嗜碱性.流式细胞鉴定为髓系DC(CD11c+),高表达MHCⅡ类分子(Ia)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结论:此实验制备的树突状细胞具有髓系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任颖;银平章;孔令非;唐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从2001年3月~2003年10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别采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和口服舒喘灵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寿胎丸系近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方.我们在临床上适当加味,更名加味寿胎丸,治疗习惯性流产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乃枝;刘华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按照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108例,其中30例为初诊未接受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治疗3周,血糖控制不佳;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1例;服用二种常规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57例,疗程12周,均在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1次/d.结果:108例共有6例退出.治疗前后平均血糖下降35%,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HOMA-IR值降低50%,β细胞功能恢复53%.结论: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汪艳芳;马书平;赵志刚;苏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和麻醉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同时,术中发现合并子宫肌瘤的几率增加.在剖宫产术时,对合并的子宫肌瘤是否同时给予剔除,文献报道很少,意见不一.我院2000年1月-2003年9月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兴爽;张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院采用经皮腔内冠状状动脉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病变18处,植入支架18枚,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魏毅;王灿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长期应用磺脲类(SU)药物治疗糖尿病而引起继发失效性糖尿病(DM)临床比较常见,我们对35例SU类药物用至大治疗量且同时加服二甲双胍片等,疗程在3个月以上,但效果不佳的患者改用诺和灵50R和吡格列酮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云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特点是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本文总结了对49例脾破裂患者的处理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双平;雷云根;汤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缺乏早期适当治疗往往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哮喘状态[1].我院自1994年起对CVA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舒喘灵、酮替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