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芳;马书平;赵志刚;苏永
长期应用磺脲类(SU)药物治疗糖尿病而引起继发失效性糖尿病(DM)临床比较常见,我们对35例SU类药物用至大治疗量且同时加服二甲双胍片等,疗程在3个月以上,但效果不佳的患者改用诺和灵50R和吡格列酮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云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高分辨率阴道B超使用,高敏度β-HCG测定,以及腹腔镜技术使用的日益成熟,大部分的异位妊娠能够早期诊断,因而药物保守治疗也日益广泛.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10月药物治疗异位妊娠86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英;王银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寻找能使牙齿既坚固又美容的更好方法,金属烤瓷牙齿因其美观、耐磨和生物相容等特性深受患者欢迎,8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近年来我科门诊与笔者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修期间,应用该技术进行牙体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马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早期的临床症状各例不一,约占50%以上的病例以肝脏的症状开始,约20%以神经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余约30%以肝脏病和神经系统的混合表现开始,此外有一部分疾病以溶血型贫血为首发表现,少数以骨关节症状、血尿和精神障碍等起病.患儿早期就诊时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使患儿治疗过晚,引起并发症,后果严重.现将我科近3年来误诊的8例病例报道如下,希望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得以早期治疗.
作者:薛东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胫骨骨折,尤其中下段骨折因位于皮下,肌肉覆盖少,血供差,易引起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是难以治疗的骨折之一.我院1992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胫骨骨折178例,分别采用AO钢板、带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加压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现将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刘国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从1998年1月-2002年3月应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勇;王燕晓;段会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营养条件改善,老年人比例增加等因素,急性脑血管病及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逐渐增加,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贺善田;黄本谦;鲁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原因尚未真正明确,多认为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膜迷路水肿所引起.2000年1月-2003年2月,我们采用20%甘露醇与苯海拉明联合治疗该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祝丽萍;李上康;张仕棠;邹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吡柔比星并用对膀胱肿瘤复发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干扰素α2b(安达芬)并吡柔比星(THP)联合应用膀胱内灌注治疗并预防膀胱肿瘤复发21例,并与同期灌注丝裂霉素C19例,对照组15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联合用药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比较组和对照组(4.76%,15.79%,33.3%)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平均值联合用药组分别为52.3%和71.7%,P<0.05,丝裂霉素治疗前后分别为53.1%和55.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干扰素α2b和吡柔比星联合应用治疗及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既能达到杀伤癌细胞,又能激活免疫细胞的功能,近期疗效好.
作者:高光霞;王文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关资料显示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6%[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多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并发肺气肿发展而来,冬春为多,闷喘是其主要症状,呼吸道感染常诱发或加重心、肺功能衰竭.治疗上比较棘手.近年来,我院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用治疗肺心病45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超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现代外科的发展在不断要求营养支持的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TPN不能满足病人的代谢要求,而肠内营养却以经济、易实现、营养完全而受到广泛的重视.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在腹部术中放置空肠鼻饲管方式,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特点是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本文总结了对49例脾破裂患者的处理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双平;雷云根;汤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46~79岁,平均64.2岁,病情进展的平均时间为1 9.1 h.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44~78岁,平均62.3岁,病情进展的平均时间为18.4 h.两组间的发病时间、年龄、病程及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陈勇;贺维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特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ELIAS分别检测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其中14例激素敏感型和10例激素抵抗型口服强的松治疗1周)、18例缓解期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13浓度.结果:52例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IL-13质量浓度(65.65±3.38 vs 25.83±3.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作期(34例)和缓解期(18例)哮喘患者血浆IL-13质量浓度(72.03±3.72 vs 48.67±4.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中,轻、中、重度者其血浆IL-13质量浓度(52.35±2.98 vs 65.12±2.56 vs 76.57±2.36)相互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敏感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3.03±3.72 vs 55.67±4.22),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抵抗或依赖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前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比较(70.35±2.98 vs 68.57±2.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IL-13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判断哮喘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IL-13参与调节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作者:陈衡华;周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手术,因缺乏肠道准备,一期切除吻合,易发生吻合口瘘,分期手术势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自1995年8月-2002年10月共对24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者Ⅰ期癌肿切除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宋向东;李秀萍;赵北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睾丸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睾丸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开放性睾丸损伤行睾丸裂伤清创修补术,14例闭合性睾丸损伤有12例经B超、CT确诊,2例有较大的阴囊血肿,无法分辨,手术探查后证实.10例行手术探查,1例睾丸破裂严重行睾丸切除术.术后1例出现睾酮低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4例保守治疗者2例外伤侧睾丸出现萎缩,1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结论:B超、CT检查在伤后尽早进行,对早期诊断睾丸损伤非常重要.睾丸损伤应早期手术以修补睾丸、清除血肿.
作者:王固新;姜海洋;夏昕晖;谭明波;张东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由于农村矿产开采、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等原因,腹部闭合性损伤比较常见,闭合性损伤不如开放性损伤容易引起重视和诊断,若损伤导致腹内脏器破裂往往危及生命,早期诊治特别重要.本文收集近年来住院的腹部闭合性损伤61例,现就其早期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叶忠;殷月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按照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108例,其中30例为初诊未接受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治疗3周,血糖控制不佳;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1例;服用二种常规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57例,疗程12周,均在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1次/d.结果:108例共有6例退出.治疗前后平均血糖下降35%,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HOMA-IR值降低50%,β细胞功能恢复53%.结论: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汪艳芳;马书平;赵志刚;苏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老年肝癌患者因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下降,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共收治老年肝癌患者5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介入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枝;郭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急性左心衰为产科急症,是妊高征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母儿生命.我院1999年2月-2003年7月共收住院产妇6151例,妊高征151例,并发急性左心衰13例.
作者:高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