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张爱贞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糖皮质激素, 舒喘灵, 酮替酚
摘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缺乏早期适当治疗往往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哮喘状态[1].我院自1994年起对CVA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舒喘灵、酮替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狭窄的腔内治疗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6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应用内窥镜进行腔内硬性扩张和气囊扩张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22例成功,治愈率84.6%,4例无效.结论:腔内治疗输尿管狭窄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少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肠癌中c-met的表达和血管生成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c-met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对判断大肠癌的预后价值及c-met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大肠癌组织、16例腺瘤组织和1 6例大肠正常组织c-met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大肠癌中c met、微血管密度的表达远高于腺瘤和正常组织(P<0.05).大肠癌中c-met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met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显著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c-met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可用于大肠癌预后的判断.

    作者:刘文静;刘国永;郭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EGF和EGFR在结肠癌研究中的新进展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传统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加放化疗,该方法由于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目前,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给结肠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主要治疗方法包括:(1)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技术;(2)抗EGF相关肽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技术;(3)抗EGFR单克隆抗体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治疗技术;(4)1α25(OH)2维生素D3及维生素D3(VDR)系统抗EGFR治疗技术;(5)抗EGFR单克隆抗体与放疗联合治疗技术,等.现就以上治疗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立华;银平章;鲍玉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87例金属烤瓷牙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寻找能使牙齿既坚固又美容的更好方法,金属烤瓷牙齿因其美观、耐磨和生物相容等特性深受患者欢迎,8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近年来我科门诊与笔者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修期间,应用该技术进行牙体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马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填塞缝合术救治肝创伤

    外伤引起的肝脏损伤在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现将我院1982-2002年收治的82例外伤引起的严重肝创伤病人应用肝填塞缝合术救治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淳;李纪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T对胃癌的应用诊断评价

    随着CT机在基层医院广泛的应用,对2000-2003年拟行手术切除术的胃癌病人行术前CT检查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陈旗;陈顺强;仓顺东;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9例病理分析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卵巢恶性肿瘤的少见病理类型,占卵巢肿瘤总数的2%左右,占卵巢恶性肿瘤的6.4%[1].因临床病理特点有一定独特性,现通过组织学对其进行病理观察.

    作者:尹自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拔T管后胆外瘘26例临床分析

    胆汁或者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称为胆瘘,分为胆内瘘和胆外瘘.胆汁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包括各种胆道向肠腔、胸腔或其他脏器的异常通道流入肠道、支气管、胃、结肠则为胆内瘘.流向游离腹腔或者是腹腔外者称为胆外瘘.随着胆道手术数量增加及手术范围的扩大,胆外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院自1993年5月以来,共收治胆外瘘2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云辉;高学奎;王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86例临床分析

    随着高分辨率阴道B超使用,高敏度β-HCG测定,以及腹腔镜技术使用的日益成熟,大部分的异位妊娠能够早期诊断,因而药物保守治疗也日益广泛.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10月药物治疗异位妊娠86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英;王银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鼠药或农药中毒性脑病继发癫癎发作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在基层的一些郊区或山区,由于家长对鼠药或农药的管理不善,造成儿童误食鼠药或农药的中毒性脑病不少,现将我院1996年3月-2002年9月,小儿科收治的55例临床确诊的鼠药或农药中毒性脑病,且既往无症状性癫癎史的患儿进行临床及脑电图随访观察,以探讨儿童中毒性脑病继发癫癎与脑电图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银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多项目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按照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108例,其中30例为初诊未接受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治疗3周,血糖控制不佳;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1例;服用二种常规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57例,疗程12周,均在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1次/d.结果:108例共有6例退出.治疗前后平均血糖下降35%,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HOMA-IR值降低50%,β细胞功能恢复53%.结论: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汪艳芳;马书平;赵志刚;苏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8年1月-2002年3月应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勇;王燕晓;段会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50例临床分析

    持续性枕后位(POPP)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骨不能转向前方,于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后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持续性枕后位是常见的异常头位分娩,占头位难产中的首位.降低POPP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我院选择进入活跃期后产程阻滞的POPP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及经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联合手法纠正枕后位,成功率达80%,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自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老年肝癌患者因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下降,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共收治老年肝癌患者5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介入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枝;郭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部术中置放空肠鼻饲管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体会

    现代外科的发展在不断要求营养支持的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TPN不能满足病人的代谢要求,而肠内营养却以经济、易实现、营养完全而受到广泛的重视.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在腹部术中放置空肠鼻饲管方式,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缺乏早期适当治疗往往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哮喘状态[1].我院自1994年起对CVA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舒喘灵、酮替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修复双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牙弓修复牙齿双端游离缺失以改善传统义齿.方法:采用弹性树脂做基托和唇(颊)侧固位体,缺失区和支托采用铸造支架,制作修复体47件,修复牙双端游离缺失患者39人.患者戴用1年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的美观舒适感、食物嵌塞、基牙情况等较传统活动义齿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修复双端游离缺失较传统活动义齿具有较多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盛薇;邹萍;张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波离散度及其临床意义

    P波离散度(P Wave Dispwersion,Pd)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中测得的P波大(长)时限(Pmax)与P波短时限(Pmin)的差值.现将其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作者:陈安兰;庄作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2例急性肺栓塞临床分析

    肺栓塞是指由于内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具有高发病、高误诊、高死亡的特点.加强对肺栓塞的防治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我院5年中确诊的3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焕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4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治疗体会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手术,因缺乏肠道准备,一期切除吻合,易发生吻合口瘘,分期手术势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自1995年8月-2002年10月共对24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者Ⅰ期癌肿切除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宋向东;李秀萍;赵北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