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勇;狄国杰;曾晓;刘苗苗;何毓敏;袁丁;张长城;王婷
目的:观察无比山药丸对去卵巢大鼠腰椎BMD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7只雌性大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雷洛昔芬组和无比山药丸高、低剂量组.在灌胃给药三个月后,取大鼠股骨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大载荷,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取脊柱进行BMD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腰椎BMD和股骨生物力学特性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而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地明显上升.结论:无比山药丸可提高去卵巢大鼠腰椎BMD,能够改善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亚楠;刘红;刘梅洁;周晟芳;王少君;李艳;潘静华;于峥;王莹;付小卫;宋长恒;鞠大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壮骨关节丸对正常大鼠、骨性关节炎及肾虚型骨性关节炎大鼠脏器系数及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含量的影响,评估其对于骨性关节炎不同证型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法制作肾虚证模型,肾虚模型建立4周后,采用切断右侧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和内侧部分半月板的方法制做骨性关节炎模型.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后第2天灌胃不同剂量药物,4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和脏器温重,计算脏器(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系数并测定血清中TBIL含量.结果:各组动物均无死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高倍量组大鼠胸腺、肝及肾上腺变化明显;肾虚型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胸腺指数显著上升,肝及肾指数显著降低,而肾虚型骨性关节炎高倍量脏器系数却无异常改变.正常高倍量组及骨性关节炎高倍量组TBIL含量相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壮骨关节丸口服对不同证型骨性关节炎大鼠主要脏器影响程度不同,尤其对于正常大鼠影响较大,推测壮骨关节丸毒性反应与疾病的证候类型相关.
作者:荆生龙;徐彭;赵宏艳;何晓鹃;李静;孙舒玉;罗丹;王敏智;肖诚;吕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从“络病”立论,阐述了肺间质纤维化的成因和病机,认为内外之邪、久居不去,导致痰、热、瘀、毒结聚肺络,形成肺络癥瘕,因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从而提出“三期分治”、补肺消癥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新思路.
作者:晏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元参组方对急性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X射线照射小鼠全身引起辐射损伤,观察元参组方对辐射小鼠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粒系造血祖细胞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元参组方对正常小鼠和受照小鼠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和粒系造血祖细胞有明显的升高作用,疗效高于“养血饮”.结论:元参组方能促使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急性放射性损伤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曾婷;郝丽;金星;路松毅;谢逸欣;马丽;刘保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这是一本荟萃当代中医药学家们阐述中药学领域重要学术问题见解的论文集.以48篇论文和12编专题报道为附录.全书展示了作者们对中药价值观、理论蕴要、发展取向、现实问题及解决等方面的建议和品评.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乐胶囊结合西药治疗IgA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IgA肾病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肾乐胶囊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30例患者单纯采用医药的治疗方法,每6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后比较2组患者的尿常规红细胞、GAL、NAG、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指标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43.3%.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尿常规红细胞、GAL、NAG、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IgA肾病的患者来说,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方法是不够的,需要结合肾乐胶囊共同治疗,通过这种配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严氏济生方》中拟归脾汤以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之症,《世医得效方》又增补了治疗脾不统血之吐血下血.基于中医辨证论治这一宗旨,笔者尝试凡见后天之本不足者,即用“培补后天之本”之法,选用归脾汤治疗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水波;吴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眩晕汤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CCCI诊断明确,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分别给予自拟眩晕汤与西药氟桂利嗪,观察其有效率及对CCCI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2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眩晕汤治疗CCCI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骨复活汤和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国际分期法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骨复活汤和介入治疗Ⅰ期26例,与仙灵骨葆和介入治疗Ⅰ期24例作对比.结果:治疗组36例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35例髋,总有效率77.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分期及对照组分期分别与疗效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05).结论:骨复活汤和介入治疗优于仙灵骨葆和介入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徐国华;田伟明;柴仪;温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明确中药牙周康泰方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牙周康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康泰治疗组连续口服用药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牙周检查,记录PLI、BI、AL、PD等临床检测指标,比较2组间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PD、AL和PLI、BI均有明显下降,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后2组间PD、AL、PLI的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异.但牙周康泰治疗组1个月后B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牙周康泰方在牙周基础治疗上可进一步减轻牙周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牛兵;王国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确诊为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拟疏肝健脾化瘀法为复方,对照组以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变化情况.结果: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之间通过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计分比较,也以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中景;宋霆;罗玮敏;顾义海;孙晓慧;史昌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咳嗽分外感与内伤,肺为华盖,主皮毛,司呼吸,与大气相通,外邪常先犯肺而为咳嗽,初起为外感咳嗽之实证;五脏六腑损伤之病气,亦上熏于肺而为咳嗽,此多为内伤咳嗽之虚证.外感六淫,疫疠之分又有兼挟不同,有挟火、挟痰、挟食、挟气之异.伤风咳嗽宜疏风解表,伤寒咳嗽宜散寒解表,挟内火则清宣解表,挟内饮则化饮解表,挟食则消食解表,挟气则顺气解表.薛伯寿教授强调治咳要则:风寒治以温散,风热治以辛凉,外邪伤肺,初起若过用苦寒,冰伏其邪,邪气不能透达外解,则导致变证百出.
作者:薛燕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文对建国以来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乙脑多属于中医“暑温”、“暑风”、“伏暑”范畴,病因为署邪疫毒致病,病机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循卫气营血传变,化火、生痰、动风所致.
作者:彭鑫;杜松;李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巴戟天对卵巢切除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巴戟天组,每组12只.摘除大鼠双侧卵巢1个月后,灌胃给予巴戟天水煎剂,给药3个月.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大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B和MSC OPG、RANKL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巴戟天组大鼠胫骨TBV%显著增高,TRS%以及TFS%、MAR明显降低,同时OB、MSC RANKL蛋白表达皆显著降低.结论:巴戟天对卵巢切除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抑制OB和MSC RANKL的蛋白表达,是其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莹;王少君;潘静华;刘红;李艳;付小卫;汪文来;周晟芳;李亚楠;赵红霞;于峥;赵宏艳;张治国;刘梅洁;Gary Guishan Xiao;鞠大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虽然针灸与中药是作用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但二者可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功效.临床报道中,利用针药作用的一致性治疗疾病的案例较多,但主动运用针灸和中药的同效相须关系,使二者效应相辅相成的案例较少.本文所举出的4个病案,从针药并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用量及缩短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韩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成药胶囊装参苓白术散剂,通过HPLC联合UV检测,定量测定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结果:用HPLC方法检测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方法较为成熟.结论:参苓白术散方剂中成分可以通过对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来检测.
作者:丁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文旨在探讨清热解毒法与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即清热解毒方药可能是通过对抗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为今后近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尚文斌;钱筱雨;刘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提出内伤杂痛“脾易虚,胃易滞,肝易郁”的脾胃学术思想,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该学术思想诊治艾滋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晓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方对D-gal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及给药组皮下注射D-gal,正常组皮下注射NaCl;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后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小鼠的脑、脾脏及胸腺指数、血清中SOD和MDA水平.结果:五子衍宗方能延长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穿过平台次数,降低跳台错误次数;降低脑及胸腺重量指数,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五子衍宗方能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王光勇;狄国杰;曾晓;刘苗苗;何毓敏;袁丁;张长城;王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的分析,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类型前4位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胃湿热,病位证素主要集中于肝、脾、胃,病机病性证素前4位为气郁、气滞、气虚、内湿.结论: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类型分布分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比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有利于临床经验的推广.
作者:王相东;杨帆;郭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