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拴成
目的:观察壮骨关节丸对正常大鼠、骨性关节炎及肾虚型骨性关节炎大鼠脏器系数及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含量的影响,评估其对于骨性关节炎不同证型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法制作肾虚证模型,肾虚模型建立4周后,采用切断右侧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和内侧部分半月板的方法制做骨性关节炎模型.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后第2天灌胃不同剂量药物,4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和脏器温重,计算脏器(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系数并测定血清中TBIL含量.结果:各组动物均无死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高倍量组大鼠胸腺、肝及肾上腺变化明显;肾虚型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胸腺指数显著上升,肝及肾指数显著降低,而肾虚型骨性关节炎高倍量脏器系数却无异常改变.正常高倍量组及骨性关节炎高倍量组TBIL含量相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壮骨关节丸口服对不同证型骨性关节炎大鼠主要脏器影响程度不同,尤其对于正常大鼠影响较大,推测壮骨关节丸毒性反应与疾病的证候类型相关.
作者:荆生龙;徐彭;赵宏艳;何晓鹃;李静;孙舒玉;罗丹;王敏智;肖诚;吕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从正气论和平衡观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医免疫观,并从理论、临床的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上论述中医免疫观与现代免疫的相通性,提出从中医免疫观调整HIV/AIDS患者免疫平衡表现为扶正和祛邪同时兼顾的免疫调节,后总结出中医免疫观指导下调节HIV/AIDS患者免疫平衡的治则、用药和养生.
作者:王丹妮;郭会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法对内痔脱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40人给予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外洗加口服补中益气丸和槐角丸.对照组给予马应龙痔疮膏外用.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疼痛、便血、黏膜改变及直肠脱垂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法对痔疮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顾建华;王金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方对D-gal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及给药组皮下注射D-gal,正常组皮下注射NaCl;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后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小鼠的脑、脾脏及胸腺指数、血清中SOD和MDA水平.结果:五子衍宗方能延长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穿过平台次数,降低跳台错误次数;降低脑及胸腺重量指数,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五子衍宗方能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王光勇;狄国杰;曾晓;刘苗苗;何毓敏;袁丁;张长城;王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范冠杰教授继承前人经验,总结多年临床实践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运用心得,在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辨证体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本文从临床角度阐述动-定序贯含义,探索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以及分析临床运用切入点.并梳理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消渴常见的8个证候,及针对性的8个治疗法则.以期进一步深入理解“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作者:张鹏;张锦明;宋薇;曾慧妍;赵玲;范冠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调脂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用调脂方治疗,对照组60例用血脂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ESR、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齐;田昕;杨傲然;朱晓奕;周亚平;王志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从“络病”立论,阐述了肺间质纤维化的成因和病机,认为内外之邪、久居不去,导致痰、热、瘀、毒结聚肺络,形成肺络癥瘕,因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从而提出“三期分治”、补肺消癥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新思路.
作者:晏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的认识.方法:通过文献学习进行整理和综合.结论: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妇科多发病、难治病,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认识和探索,近年来取得快速的发展且已基本成型,目前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多为痰瘀互结.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对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症状和提高妊娠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梅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降脂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葵花护肝片口服,6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超声影像学、肝功、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腹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以及超声影像学表现都有明显改善,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近场与远场的AV值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ALT、AST、γ-GT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肝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脂在治疗后改善明显,表现为TG、TC、LDL-C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疗效优于葵花护肝片.
作者:那坤;谢晶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肾孟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三金片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64.91%),对照组显效26例(47.27%),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湿活血法对慢性肾盂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景晓玲;李录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术后汤对腹部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胃癌90例、结肠癌90例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胃管注入术后汤,每天2次,每次20ml;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肛门排气时间、尿潴留、肠麻痹、胃排空障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肠麻痹、胃排空障碍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汤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能够有效预防腹部胃肠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引发的胃肠道副反应.
作者:徐冰理;谢秀忠;洪宇明;张凯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提出内伤杂痛“脾易虚,胃易滞,肝易郁”的脾胃学术思想,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该学术思想诊治艾滋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晓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利用安徽省60年乙脑发病资料,对其进行运气学分析,以探究乙脑的发病特征,为乙脑预测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表明乙脑发病与干支理论、运气学说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高春廷;柯资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奇正骨碎补钙片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奇正骨碎补钙片高、低剂量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作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灌胃给药3个月后,将大鼠处死取胫骨制作不脱钙骨切片,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形态计量.结果:切除卵巢3个月后,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而TRS%以及TFS%、MAR、OSW和mAR皆显著增高,表明卵巢切除所造成的是一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除OSW和mAR外,奇正骨碎补钙片高剂量能使上述其他指标发生一定程度的逆转.结论:奇正骨碎补钙片对卵巢切除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彦峰;李晓强;李智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早的兵学理论典籍,《黄帝内经》则是我国现存早的医学理论典籍.二者虽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在基础理论上却有着诸多的相互引用、借鉴和交融,具体表现为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法运用上的诸多一致性,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京丽;刘江温;周超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运用针刺结合蜜煎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通过对比观察针刺、蜜煎、临床常用西药酚酞片后近远期临床疗效,为临床优化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方案.方法:将8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针刺治疗(足三里、天枢、支沟);B组:蜜煎治疗;C组:前两者结合治疗;D组:给予酚酞片治疗.对比观察4种方法治疗便秘的近期(即刻效果)、远期(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1)即可效果B、C、D组明显优于A组;(2)治疗3个疗程后A、C组效果强于B、D组;(3)随访1个月后A、C组效果强于B、D组.结论:单用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远期疗效好,但即刻效果不佳.针刺蜜煎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近、远期效果明显且无不良效果.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余听鸿为清末孟河医派内外科名医,其代表性著作《诊余集》一书,反映了余氏的基本医学思想和治学观点.本文通过对《诊余集》中所记载医案的详细分析,探讨余氏的治疗经验和医学思想,以期有助于临床.
作者:张拴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眩晕汤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CCCI诊断明确,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分别给予自拟眩晕汤与西药氟桂利嗪,观察其有效率及对CCCI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2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眩晕汤治疗CCCI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虽然针灸与中药是作用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但二者可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功效.临床报道中,利用针药作用的一致性治疗疾病的案例较多,但主动运用针灸和中药的同效相须关系,使二者效应相辅相成的案例较少.本文所举出的4个病案,从针药并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用量及缩短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韩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文旨在探讨清热解毒法与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即清热解毒方药可能是通过对抗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为今后近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尚文斌;钱筱雨;刘佳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