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谢薇;王志红

关键词:体质, 中医体质学说, 研究进展
摘要:体质现象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与人体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作者对近10年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成果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流调学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畅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

    目的:探讨畅胃颗粒对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09例动力障碍性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给予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胃排空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畅胃颗粒可缓解动力障碍性FD患者症状, 促进患者胃肠排空.

    作者:夏立营;王朝阳;刘维佳;葛文津;周佩云;李明喜;崔坤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OSAH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亦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1、2].

    作者:付桂玲;闫雪;刘颖;刘艳骄;韩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药合用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90例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及少腹逐瘀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囊口服,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45例,痊愈32例,总有效率91.11%;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针灸加药物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药合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障碍.结论:针药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不仅临床疗效可靠,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作者:贺金;李仲平;熊爱莲;史满金;王莹;郅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消胚清宫饮对药物流产绒毛NOS活性及绒毛、蜕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通过中药消胚清宫饮对药物流产绒毛NOS活性的影响及对绒毛、蜕膜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与米非司酮同期加服消胚清宫饮可明显提高早孕药物流产妇女绒毛NOS活性,增强对绒毛的细胞毒性,促进绒毛的坏变.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完全证实了加服消胚清宫饮可使绒毛及蜕膜细胞凋亡到几乎完全消化崩解的程度,与单纯药物流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孝莹;孟秀芝;张强;梁珊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础方剂学研究进展

    收集2000~2008初的中文期刊文献,发现方剂学研究的常用形式可归纳为整方研究、拆方研究、药物配伍研究和量效关系研究,本文从基础方剂学研究的思路探讨、古代著名医家典籍的方剂配伍研究、传统配伍理论研究和现代配伍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汤小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金莲花片对上呼吸道感染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金莲花片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金莲花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0例,对照组以西瓜霜含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0例,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例(71%)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0例(33.33%),两组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经x2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莲花片对上呼吸道感染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颖;王和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张仲景方临证举隅

    张仲景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所载方剂,为张仲景所创.其特点是药味简少,配伍精当,只要辨证准确,常收桴鼓之效.

    作者:刘春龙;胡连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510例脾胃病与情志关系调研

    目的:研制能够测量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症状、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方法: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情志与脾胃病关系调查表,收集510例脾胃病患者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统计方法,研究脾胃病与量表各因子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10例脾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脾胃病的病程及严重程度与情志因素呈显著性相关,各证型的脾胃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分布权重基本一致.结论:情志与脾胃病有密切关系,治疗当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

    作者:陈正;王庆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IV/AIDS患者依从性现状与分析

    探讨依从性在HIV/ADIS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对其现状进行阐述;并通过中药治疗36例HIV/AIDS患者依从性分析,探索提高依从性的方法.

    作者:刘颖;李燕燕;王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从心论治探讨

    以中医基础理论来解读老年痴呆症,希望能对本病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到老年期若心主神明的功能减退、神明受损,首先导致记忆减退和智能障碍.随着病情进展,神明日渐衰退甚至衰竭,则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定向障碍、二便失禁、思维缺如、生活不能自理并呈进行性加重,直至精神情感活动完全丧失,脏气耗散而死亡.综合此证候群及其演变,是为神明衰竭综合症,即西医之老年性痴呆症.

    作者:林德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附片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肾补脾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白附片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肾补脾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温肾阳和脾阳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附子补火助阳的功效,选择肾阳虚模型、阳虚便秘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结果:白附片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小鼠一般状态,显著延长低温游泳衰竭时间和爬杆时间;显著缩短阳虚便秘小鼠排便潜伏期,增加排便颗粒数,能明显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推进率.白附片发挥温肾阳作用的佳煎煮时间为6h,佳给药剂量为12g/kg;温阳通便药物的佳煎煮时间为6h,佳给药剂量为12g/kg.结论:白附片具有显著的温补脾肾阳气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温肾补脾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为6h12g/kg.

    作者:张宏;余成浩;彭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体质现象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与人体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作者对近10年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成果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流调学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作者:谢薇;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阳虚质成因论析

    从先天禀赋及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对阳虚质的成因进行论析.在先天禀赋方面,亲代肾精不足、天癸不足和命火不足可致子代肾阳亏虚,继而形成阳虚质;孕母饮食不当或用药过于寒凉亦可导致子代阳虚质.在后天因素方面,社会环境影响、生活习惯不当(饮食所伤、嗜酒所伤、情志所伤、情欲房劳)、疾病影响及医过(误清、误汗、误下、误补)是损伤阳气的主要因素.对阳虚质成因的了解,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阳虚质的偏颇.

    作者:姚实林;王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谈儒道知识背景对滑寿医学成就的影响

    滑寿,字伯仁,晚号撄宁生.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学家,其时与朱丹溪齐名,时江浙间无有不知滑氏之名者.滑氏由儒而及医,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等书,在经典文献<内经>、<难经>的整理方面、经络穴位的考订方面及脉诊方面颇有研究,滑寿的医学成就与他的儒道知识背景分不开的,现聊述如下.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于失眠症的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编写体会

    作者是<基于失眠症的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主要牵头人之一,通过编写指南对失眠症的概念及相关临床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于失眠症的临床流行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失眠症是中医有效治疗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失眠症有其特色.本指南的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和办法是采用计算机和手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索,编写过程及操作程序严谨,对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适时的解决对策,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刘艳骄;汪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将定性研究引入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尝试

    1 定性研究的内涵(qualitative research)定性研究的定义常以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的定义作为参考对比,它所使用的方法也常被看作是与定量研究方法或统计学方法的对立.定性研究被用来挖掘人们对事物现象的主观理解,定性研究的方法不是用来寻求量化与数理化,更不是用来精确测量.定性研究常常是对话语和文字而非数字来进行研究.

    作者:廖星;谢雁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艾复康胶囊治疗20例HIV/AIDS患者3个月临床观察总结

    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称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作者:陆平;王志;郭刚;李飞;朱新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一般化脓菌引起的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病原体多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厌氧菌以及性传播的病原体如淋菌、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等.主要传染途径有:经血循环传播、经淋巴系统蔓延、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及邻近脏器感染后的直接蔓延等.慢性盆腔炎因病程较久,反复发作,直接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使病人在精神和经济上都付出巨大的代价.采用中草药与西药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改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龟鹿益髓胶囊对实验性脑脊髓炎和脊髓血管内皮中黏附因子、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龟鹿益髓胶囊对实验性脑脊髓炎血管内皮黏附因子VCAM-1、脾T淋巴细胞增殖、血中IL-2、IL-4、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抗原-佐剂乳化液诱导大鼠EAE动物模型,应用龟鹿益髓胶囊作为治疗药物,以强的松作为对照药物,观察脑脊髓炎血管内皮黏附因子VCAM-1、T淋巴细胞增殖及血清中IL-2、IL-4、IL-6、TNF-α的水平.结果:龟鹿益髓胶囊能明显抑制EAE发病,减轻脑和脊髓血管内黏附因子的表达,同时对MBP诱导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血清IL-2、IL-6、TNF-α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onA诱导T淋巴增殖、IL-4具有增强作用,对脑和脊髓血管中黏附因子VCAM-1阳性表达具有减轻作用.结论:龟鹿益髓胶囊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增强作用;大剂量龟鹿益髓胶囊能抑制IL-2、IL-6,增强IL-4的活性,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抑制EAE发病,提示中药龟鹿益髓胶囊通过截断T淋巴细胞活化的途径及调节体内紊乱的免疫功能对多发性硬化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张志慧;陈金亮;王殿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气象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

    通过分析气温、气压、湿度等各个气象因素及气象综合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初步认为低气温、高气压和高湿度时对患者关节疼痛的影响较明显.

    作者:杨华艳;杨卫彬;王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