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UTI)患者与无糖尿病的尿路感染(UTI)患者临床特点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078例T2DMUTI患者作为观察组,UTI患者1 15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与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观察组中女性患者(89.15%)高于男性(10.85%),无症状菌尿发生率、>2次UTI比率、肾盂肾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感染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观察组真菌及混合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治应早期对T2DMUTI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陈玲;崔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门诊和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阳性率,了解其感染的流行趋势.方法 对2011年-2015年179 994例门诊和住院病人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三代方法检测,分析HIV在调查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来源中的阳性率.结果 2011年-2015年HIV感染检测例数逐年增加,HIV感染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年调查人群HIV感染总阳性率为12.3/万;不同性别组男性感染率为19.4/万,女性感染率为5.5/万,不同性别的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分组中,随着年龄的增长,HIV感染阳性率逐步降低,其中,以≤30岁组阳性率高,为27.5/万,≥60岁组阳性率低,为4.2/万,HIV感染阳性率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波地区HIV阳性率在性别和年龄组间有差异,男性高于女性,青年是HIV感染的高发期,应迸一步加强性病门诊的常规艾滋检测,控制和减少交叉感染.
作者:穆银玉;卢娜清;章琳;谢服役;忻其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市售冬枣中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掺假情况.方法 从市场上抽查了32份冬枣样品,分别测定糖精钠和甜蜜素含量,并用高、中、低浓度的糖精钠和甜蜜素混合溶液在室温、50℃、60℃和80℃浸泡冬枣,观测感官变化,分别检测各组样品在用水淋洗后和不淋洗的糖精钠和甜蜜素含量.结果 室温和50 cc浸泡过的样品在感观上改变不明显;60℃和80℃浸泡过的样品感官有明显改变,颜色渐渐由青、绿转黄,直至棕红色,但与正常冬枣的颜色有明显差别;80℃浸泡过的样品有强烈的酸败味,容易腐败.低浓度浸泡的冬枣未检出糖精钠和甜蜜素,中等浓度浸泡的多数检出,高浓度浸泡的全部检出.结论 抽检冬枣样品中未检出糖精钠和甜蜜素;市售冬枣存在用糖精钠或甜蜜素浸泡的可能性小,但不排除有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顾建华;何鹏妍;陈倩倩;张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运用曲线拟合对2004年-2014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预测研究,以便采取措施保障血液安全.方法 收集2004年-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反应性结果,计算年度阳性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预测2015年梅毒阳性率.结果 2004年-2014年本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阳性率为2.421‰,比较决定系数r2,三次多项式拟合效果好,方程为y=2.361-0.869x+0.207x2-0.011x3,r2=0.803,P<0.05.预测2015年梅毒阳性率为2.399‰.结论 本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三次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好,该模型可以作为预测梅毒感染率的预测预警模型,为采取措施降低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静;王素玲;王艳彬;何路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昌平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其存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南口地区28个自然村60周岁以上的常驻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无年龄增长趋势;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与BMI无关;具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危险因素项次年龄组和性别差异不大;老年人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老年人的年龄、BMI、总胆固醇、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9项特征中除BMI和肥胖率外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 老年人慢性病管理重点为男性,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加强以社区服务站和社区医生为主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做好慢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赵志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霍乱疫情暴发的原因,为霍乱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处置疫情,减少霍乱疫情的暴发,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6版)标准检验,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霍乱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此次疫情从聚餐的同批次甲鱼、牛蛙活体样本中检出7份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标本,阳性率为4.14%(7/169),1份餐具涂抹样本为阳性,阳性率为4.35%(1/23).暴露人口653人,发病6人,罹患率为0.92%,带菌者28人,感染率为4.29%,未出现死亡病人.结论 这次疫情为食源性霍乱疫情暴发,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和检测.
作者:章志建;潘虹;廖秀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出现后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 对本院2013年-2015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共分离出1 716株大肠埃希菌,在尿液标本(45.6%)中检出多,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18.1%)、普外科(15.3%)和急诊科(12.3%)为主;其中ESBLs阳性率为47.0%,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7%,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产ESBLs菌株高.结论 碳青霉烯类仍是有效的药物,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出现后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未出现明显增高,部分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作者:胡志军;唐吉斌;吴希静;潘晓龙;朱娟娟;潘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免疫印迹试验(WB)“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特征及跟踪监测结果,为尽早明确个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市2012年-2015年共16例HIV抗体不确定者,分析人群分布特点、ELISA吸光度与临界值(S/CO)的比值分布特点、不确定结果带型分布特点、受检者随访复检情况及终抗体转归情况.结果 本市16例样本主要来源于医院就诊患者,占56.25%,其次为男男性行为者(25.00%)及无偿献血者(18.75%).带型分布以gp160/p24为主,占75.00%.经随访,1例判定为阴性,11例抗体阳转,共4例失访.结论 在WB不确定结果中如同时出现gp160/p24,且经流行病学调查存在HIV感染高危因素,应高度怀疑HIV感染,需加强随访,并尽快开展辅助诊断.
作者:沈俐;刘晓霞;傅更锋;薛渊;王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系统地了解尧都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的方式选取128个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或)末梢水各1份,共采集428份水样.结果 尧都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以深井为主,供水未经处理;仅微生物指标检测显示枯水期水质好于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优于末梢水;25个防病改水工程监测点的水氟含量全部达标;氟化物指标合格率呈线性下降趋势(r =0.858 7);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优于单村供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30,P<0.01);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两两变量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r>0.815,P<0.001).结论 微生物污染为尧都区农改水污染的主要类型,实施饮用水消毒工作和兴建适度规模的跨村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是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春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1 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概况独立实验室在国外出现的较早,大约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首先建立了医学独立实验室,随后欧洲等西方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医学独立实验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不断的兼并收购,这些独立医学实验室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并且也具有相当的规模.一些大型的检查诊断机构还不断跨区域、跨国界的发展.跨国界发展中有名的是Quest诊断公司,在该行业已成为世界上大的多国公司.目前,在国外,不仅诊断检测业务由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其市场份额还是不断增长的趋势.
作者:陈志杭;梁欣如;应丽君;李宏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细菌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细菌感染性肺炎儿童为细菌感染组,选取70例非细菌感染性肺炎儿童为非细菌感染组,另取70例健康儿童为非感染组.收集各组患儿痰液进行培养,于治疗前测定3组儿童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等炎性指标.结果 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PCT和CRP含量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肺炎组和非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性肺炎组患儿CRP及PCT含量在痰培养阳性组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痰培养阴性组(P<0.05),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治愈组入院时CRP及PCT含量明显低于未治愈组(P<0.05).结论 CRP及PCT能在一定程度上早期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肺炎并预测痰培养结果及治疗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以及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肺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PCT、CRP、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局部细菌感染和全身细菌感染的差异、肺部感染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和真菌时的差异以及在不同菌属感染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PCT、CRP、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部首次单纯感染真菌的患者PCT和CRP均高于感染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患者.在菌属的鉴别中,仅鲍曼不动杆菌患者PCT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PCT、CRP、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对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树林;顾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验证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加工液(MWF)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37 mm和40 m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分别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矿物油类、水溶性、合成、半合成等4种类型的金属加工液,滤膜进行第1次称量,然后经过溶剂洗脱、干燥后进行第2次称量,根据滤膜2次称量的减重计算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金属加工液浓度.结果 本方法可以测定矿物油类、水溶性、合成、半合成等4种类型的金属加工液浓度.该方法的低检出浓度为0.06 mg/m3(以采集960 L空气样品计),精密度RSD为3.1% ~5.5%,样品的回收率为95.2%~99.4%,检出限为0.06 mg~ 0.08 mg,采样效率为96.2% ~ 98.9%,洗脱效率为95.2%~99.2%.结论 该方法的各项验证指标均符合GBZ/T 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可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加工液浓度的检测.
作者:许兵;祁成;吴家兵;张耕;杨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气体辅助液/液微萃取(AALLME)-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测定水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 采用气体辅助液/液微萃取技术(AALLME)富集,离心分离,使用EI源,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下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 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为100.0 ng/L~l 000 n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4 9 ~0.999 9,方法的检出限为10.9 ng/L ~ 37.4 ng/L,定量限为38.9 ng/L~ 100.0 ng/L,加标回收率为75.9% ~ 124.6%,相对标准偏差为7.6% ~ 16.5%.方法的富集倍数为759倍~1 246倍.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免去了分散剂的使用,提高了富集倍数,减少了复杂基质的干扰,提高了目标化合物的灵敏度,可以用于生活饮用水中的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作者:代澎;张晓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测定丽水市一起学校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诺如病毒的RNA聚合酶区(RdRp)和衣壳蛋白区(VP1)基因序列,从分子水平对病原进行分型鉴定.方法 收集疫情现场现症患者肛拭子、呕吐物、各类饮用水、可疑食物留样标本总计98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将阳性标本通过测序引物RT-PCR扩增RdRp和VP1基因序列并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分型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共检出诺如病毒阳性4份,阳性检出率为4.08%(4/98),均为GⅡ基因型;RdRp和VP1序列BLAST和种系发生分型结果均显示为诺如病毒GⅡ.4亚型.结论 诺如病毒优势流行株GⅡ.4亚型是本次学校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体.
作者:雷永良;王晓光;叶碧峰;钱卫明;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为了解长葛市麻疹、风疹IgG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情况,为制定免疫规划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 600名儿童检测麻疹、风疹IgG抗体.结果 在采集的12 600份血样中,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8.17%和94.93%.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葛市8个月至14岁儿童麻疹IgG抗体和风疹IgG抗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了很好的免疫屏障.麻疹、风疹抗体保护率有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提示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中学生及大年龄组人群麻疹、风疹强化免疫接种率,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郭伟超;曹淑娟;张小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希望通过化妆品的使用而得到白皙、透亮的皮肤,或减轻老年斑、黄褐斑等色素沉积.因此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市场日趋活跃,产品销售与日俱增,已成为护肤类化妆品的主流品种之一.
作者:吴景;张凤兰;邢书霞;王钢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市售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IgM胶体金试剂在临床手足口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手足病发病7d内的患儿血清标本658份,对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感染日期和病程,利用市售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IgM胶体金试剂检测IgM.结果 共采集标本658份,肠道病毒阳性78份,阳性率为11.85%,其中男性患儿41例,女性患儿37例,男、女之比为1.11∶1.56份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1型均出现阳性反应,交叉阳性结果达到71.79% (56/78).4月、6月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6.35%、15.85%.各年龄段中,1岁~组患儿发病率高,为37.18%.发病3d后IgM抗体检出率高,为28.21%.结论本试剂敏感性偏低,特异性较差,不适合临床早期诊断手足口病病原.
作者:曹敏娟;张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售调味品中铅(Pb)、铬(Cr)、汞(Hg)、砷(As)、镉(Cd)和镍(Ni)6种有毒元素的污染状况,并对通过调味品摄入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随机采集杭州市售调味品,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用人均每周摄入调味品量和平均体重估算6种有毒元素每周摄入量.结果 92份调味品中均检出镉和镍,浓度分别为0.002 0 mg/kg ~0.21 mg/kg和0.084 mg/kg ~ 5.8 mg/kg.37份香辛料及香辛料加工品除总汞的检出率为81.1%外,其他5种有毒元素的检出率均为100.0%.调味品膳食铅、镉、砷、铬、汞和镍的每周平均暴露量分别为3.1 μg/kg BW、0.26 μg/kg Bw、0.58 μg/kg Bw、3.7μg/kg BW、0.045 μg/kg BW和12.1 μg/kg BW,均未超过PTWI值.结论 杭州市售调味品中普遍检出铅、铬、汞、砷、镉和镍,但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目前居民通过调味品摄入的这6种有毒元素对健康造成的风险处于低水平.
作者:樊继彩;龚立科;王姝婷;任韧;金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病(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58例具有IA高危因素患者血清标本进行GM试验,同时进行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腹水标本的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分析评价GM试验对IA的诊断价值.结果 GM试验阳性162例,阳性率为24.62%.IA患者主要见于ICU和呼吸内科,分别占39.77%和35.22%;IA病种分布,以呼吸道感染者居多,共122例,占69.32%,其中肺部感染占45.46%,慢性阻塞性肺病占23.86%.真菌培养结果显示,烟曲霉菌占首位,为89.13%.GM试验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2种方法,而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则低于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2种方法.结论 GM试验对诊断IA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甄拴平;王华;雷利强;党丽君;赵雪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