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超;曹淑娟;张小会
目的 分析温州市孕前及孕早期妇女风疹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孕前及孕早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12月-2014年12月,累计对9 346例孕前检查和孕早期建卡的女性开展风疹病毒lgG和IgM,巨病毒IgG和IgM抗体检测.分析孕前和孕早期女性巨细胞病毒与风疹病毒感染率.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的巨细胞病毒的总体易感率为4.23%,不同年龄段间易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7,P>0.05).不同年龄段对象风疹的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4,P<0.01),年龄在35岁~39岁易感率高,为22.53%.结论 温州市育龄期妇女巨细胞病毒易感率较低,风疹病毒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明显,应加强对高危年龄段孕妇的筛查.对于筛查结果为IgM阳性的孕妇应采取羊水、脐血或绒毛组织进行胎儿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
作者:胡晓秋;叶绿;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玉米等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用乙腈提取,50℃氮吹干,乙腈定容后进样色谱分析.色谱条件:分离柱为Hy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70:30,V/V);检测波长为236 nm.结果 本法在0μg/ml~ 10 μg/ml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ZEN的回归方程为y =81.25x+ 1.64,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kg.对玉米、小麦、稻谷3类样品分别作了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84.0%~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 ~7.1%.结论 本法样品处理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可作为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测定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婷;向仲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利用原核系统对风疹病毒E2-C(糖蛋白2-核蛋白)融合蛋白优势抗原表位肽段进行表达和纯化,开发用于临床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抗原.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E2-C优势抗原表位,根据原核系统表达特点进行序列优化,全基因合成获得风疹病毒E2-C优势片段核酸序列,构建pET-DsbC(二硫键异构酶)-E2-C融合表达载体,在原核系统内进行诱导表达并纯化,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DsbC-E2-C经酶标记建立IgM捕获ELISA方法,检测80份临床阳性血清和60份健康人血清.其中以酶标记DsbC-E2-C蛋白建立的捕获ELISA法阳性检出率达75%(60/80),阴性检出率为100%,初步验证DsbC-E2-C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 获得融合蛋白DsbC-E2-C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高纯度重组蛋白抗原性和特异性比较强,利用其建立的IgM捕获ELISA方法,可开发试剂盒用于检测风疹病毒的早期感染.
作者:孙卫国;杨栗坤;刘艳华;熊志红;张灵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门诊和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阳性率,了解其感染的流行趋势.方法 对2011年-2015年179 994例门诊和住院病人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三代方法检测,分析HIV在调查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来源中的阳性率.结果 2011年-2015年HIV感染检测例数逐年增加,HIV感染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年调查人群HIV感染总阳性率为12.3/万;不同性别组男性感染率为19.4/万,女性感染率为5.5/万,不同性别的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分组中,随着年龄的增长,HIV感染阳性率逐步降低,其中,以≤30岁组阳性率高,为27.5/万,≥60岁组阳性率低,为4.2/万,HIV感染阳性率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波地区HIV阳性率在性别和年龄组间有差异,男性高于女性,青年是HIV感染的高发期,应迸一步加强性病门诊的常规艾滋检测,控制和减少交叉感染.
作者:穆银玉;卢娜清;章琳;谢服役;忻其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茶叶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分别以20 g/L磷酸二氢铵、0.2 g/L氯化钯、0.2 g/L氯化钯-20 g/L磷酸二氢铵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800℃灰化,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氘灯扣除背景,标准曲线定量.结果 以0.2 g/L氯化钯溶液为基体改进剂,能明显改善峰形和提高检测灵敏度.方法的标准曲线溶液浓度在0.0 ng/ml ~ 5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0.009 6x+0.048 3,相关系数(r)为0.999 5,低检出限为0.02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07% ~4.07%,低、中、高3种镍浓度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5%、98.4%、98.9%.结论 本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可满足茶叶中的镍检测.
作者:陈国征;吴佳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胃内容物(或呕吐物)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0.1 mol/L盐酸提取,8 000 r/min离心20 min,残渣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解析液45℃氮吹至干,已腈-0.1%乙酸(1:1,V/V)复溶,过0.22 μm滤膜进样,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 μm)液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6 ~0.999 5,检出限分别为0.075 mg/kg、0.10 mg/kg、0.05 mg/kg,定量限分别为0.23 mg/kg、0.30 mg/kg、0.15 mg/kg;空白基质中加标实验显示加标回收率为86.3% ~1 10.9%,加标回收率的精密度为3.50% ~ 9.7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精密度高,能对胃内容物(或呕吐物)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作者:赵舰;程莉;唐晓琴;何健;周春艳;甘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碘伏、凝胶和季铵盐3种手消毒剂对手表面自然菌的消毒效果.方法 从普通病房和门诊医务人员中共抽取30名,要求其进行临床操作后,随机分为3组,使用手消毒液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WS/T 313-2009)执行手卫生消毒,实验前,让受试者双手相互充分搓擦采样后培养,作为阳性对照组样本.对右手进行消毒,作用时间1 min.消毒后用中和剂代替稀释液,与阳性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受试者右手上残留的自然菌采样1次,作为试验组样本.分别将未用过的同批中和剂、稀释液各1.0 ml、棉拭1份~2份作为阴性对照组样本.结果 碘伏原液、凝胶原液、季铵盐原液用于手表面涂擦消毒作用l min,对手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1.90(1.30 ~2.42)、2.07(1.12~3.51)、1.73(1.44~2.45).结论 3种消毒剂对手表面自然菌均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作者:项秀芹;米光丽;马玉风;詹莉;李秀峰;余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2015年周口市食品污染物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周口市七县一市一区的各类超市、农贸市场、饮食店等采集6类食品,共213份样品,经消化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汞、砷的含量.结果 本市6类食品中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均未超标.其中主要受铅污染较重的食品是发酵型蒸制面制品,检出率为100.0%.受镉污染的食品主要为调味品、蔬菜及其制品和水产品及其制品.受汞污染较重的食品有调味品、蔬菜及其制品.砷的检出率较高,主要集中在调味品、水果及其制品、方便胡辣汤和发酵型蒸制面制品.结论 周口市售食品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是引起食品中重金属检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孙明;李弘;鹿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玉米、大米、小麦等谷物食品中潜在的致癌物——杂色曲霉素的方法.方法 通过优化液相色谱与质谱的采集参数,得到适用于杂色曲霉素的佳仪器检测条件.谷物样品经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技术进行提取净化.通过优化提取溶液和净化吸附剂,终确定前处理步骤为谷物样品加水浸泡后再用乙腈提取,经C18吸附剂净化,有效降低了样品基质带来的背景干扰,终在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 RM)下进行内标法定量.结果 杂色曲霉素在0.1 ng/ml~ 1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9 μg/kg ~0.16 μg/kg和0.30 μg/kg~0.53 μg/kg;在低、中、高3种浓度(1.0 μg/kg、5.0 μg/kg、10.0 μ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0.3%~ 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1% ~15.04%.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稳定,适用于谷物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
作者:刘少颖;黄希汇;樊继彩;金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食品中铝含量水平,为完善食品中铝限量标准和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在杭州地区商店、农贸市场、小型餐饮店随机抽取9类共373份食品样本,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铝含量测定.按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第8号和2015年第1号公告统计超标情况.结果 373份样本中只有10份未检出铝,铝的平均含量为154.7 mg/kg,中位数为.7.7 mg/kg,高含量达到3 868.6 mg/kg.不同食品中铝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8.3,P <0.000 1).在170份有残留限量规定的样本中,总体超标率为18.2% (31/170).结论 2015年杭州市市售食品中铝污染水平总体不高,但部分食品中铝污染情况相对较突出,建议加大监管力度,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作者:薛鸣;龚立科;王姝婷;金铨;任韧;吴昊澄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市售冬枣中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掺假情况.方法 从市场上抽查了32份冬枣样品,分别测定糖精钠和甜蜜素含量,并用高、中、低浓度的糖精钠和甜蜜素混合溶液在室温、50℃、60℃和80℃浸泡冬枣,观测感官变化,分别检测各组样品在用水淋洗后和不淋洗的糖精钠和甜蜜素含量.结果 室温和50 cc浸泡过的样品在感观上改变不明显;60℃和80℃浸泡过的样品感官有明显改变,颜色渐渐由青、绿转黄,直至棕红色,但与正常冬枣的颜色有明显差别;80℃浸泡过的样品有强烈的酸败味,容易腐败.低浓度浸泡的冬枣未检出糖精钠和甜蜜素,中等浓度浸泡的多数检出,高浓度浸泡的全部检出.结论 抽检冬枣样品中未检出糖精钠和甜蜜素;市售冬枣存在用糖精钠或甜蜜素浸泡的可能性小,但不排除有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顾建华;何鹏妍;陈倩倩;张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昌平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其存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南口地区28个自然村60周岁以上的常驻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无年龄增长趋势;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与BMI无关;具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危险因素项次年龄组和性别差异不大;老年人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老年人的年龄、BMI、总胆固醇、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9项特征中除BMI和肥胖率外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 老年人慢性病管理重点为男性,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加强以社区服务站和社区医生为主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做好慢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赵志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UTI)患者与无糖尿病的尿路感染(UTI)患者临床特点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078例T2DMUTI患者作为观察组,UTI患者1 15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与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观察组中女性患者(89.15%)高于男性(10.85%),无症状菌尿发生率、>2次UTI比率、肾盂肾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感染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观察组真菌及混合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治应早期对T2DMUTI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陈玲;崔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霍乱疫情暴发的原因,为霍乱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处置疫情,减少霍乱疫情的暴发,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6版)标准检验,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霍乱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此次疫情从聚餐的同批次甲鱼、牛蛙活体样本中检出7份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标本,阳性率为4.14%(7/169),1份餐具涂抹样本为阳性,阳性率为4.35%(1/23).暴露人口653人,发病6人,罹患率为0.92%,带菌者28人,感染率为4.29%,未出现死亡病人.结论 这次疫情为食源性霍乱疫情暴发,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和检测.
作者:章志建;潘虹;廖秀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一起天那水使用不当引起的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寻找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今后应对该类突发事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开展现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作业场所空气毒物监测,查阅接诊医院病例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该起中毒事故原因.结果 根据现场情况包括企业情况、事故发生经过、现场调查、气象条件、发病情况以及救治情况,结合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怀疑主要是由天那水中甲苯引起的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结论 此次事件暴露出企业在管理、职工在职业病防护方面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对生产中接触化学毒物引起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冯洪杰;甘亚弟;吕玉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运用曲线拟合对2004年-2014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预测研究,以便采取措施保障血液安全.方法 收集2004年-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反应性结果,计算年度阳性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预测2015年梅毒阳性率.结果 2004年-2014年本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阳性率为2.421‰,比较决定系数r2,三次多项式拟合效果好,方程为y=2.361-0.869x+0.207x2-0.011x3,r2=0.803,P<0.05.预测2015年梅毒阳性率为2.399‰.结论 本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三次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好,该模型可以作为预测梅毒感染率的预测预警模型,为采取措施降低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静;王素玲;王艳彬;何路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为了解长葛市麻疹、风疹IgG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情况,为制定免疫规划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 600名儿童检测麻疹、风疹IgG抗体.结果 在采集的12 600份血样中,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8.17%和94.93%.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葛市8个月至14岁儿童麻疹IgG抗体和风疹IgG抗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了很好的免疫屏障.麻疹、风疹抗体保护率有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提示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中学生及大年龄组人群麻疹、风疹强化免疫接种率,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郭伟超;曹淑娟;张小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构建GRP78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W28-GRP78,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并纯化获得GRP78蛋白质,检测其ATP酶活性.方法 通过NCBI数据库得到GRP78基因序列,PCR扩增获得GRP78基因片段,并插入到带有His标签的载体pW28中,构建重组质粒pW28-GRP78,然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对GRP78进行ATP酶活性检测,并检测GRP78蛋白浓度、反应温度对GRP78蛋白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GRP78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大量上清表达,并成功纯化了目的蛋白;ATP酶活性检测实验发现GRP78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其酶活性与GRP78蛋白浓度、反应温度有关.结论 GRP78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并且与蛋白浓度、反应温度有关.
作者:杨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一套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儿童头发中的钙、铜、铁、镁、锰和锌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集某幼儿园儿童发根处头发,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以上各元素.结果 各测定元素在20.0 ng/ml ~3 00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钙、铜、铁、镁、锰、锌的检出限分别为1.94 ng/ml、8.53 ng/ml、0.51 ng/ml、0.65 ng/ml、0.43 ng/ml、0.45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2%、1.80%、0.15%、0.63%、0.32%、0.28%.通过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各元素检测结果均在证书示值范围内.参与检测的儿童中各元素的缺乏率相对较高,可能是金属元素在儿童体内积累时间不足造成的.结论 该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稳定可靠,适用于对大批量儿童头发中上述各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
作者:丁宇;曹云;周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免疫印迹试验(WB)“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特征及跟踪监测结果,为尽早明确个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市2012年-2015年共16例HIV抗体不确定者,分析人群分布特点、ELISA吸光度与临界值(S/CO)的比值分布特点、不确定结果带型分布特点、受检者随访复检情况及终抗体转归情况.结果 本市16例样本主要来源于医院就诊患者,占56.25%,其次为男男性行为者(25.00%)及无偿献血者(18.75%).带型分布以gp160/p24为主,占75.00%.经随访,1例判定为阴性,11例抗体阳转,共4例失访.结论 在WB不确定结果中如同时出现gp160/p24,且经流行病学调查存在HIV感染高危因素,应高度怀疑HIV感染,需加强随访,并尽快开展辅助诊断.
作者:沈俐;刘晓霞;傅更锋;薛渊;王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