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舌象量级诊断方法对521例舌象特征的临床观察

许家佗;张志枫;方肇勤;王志国;裘磊;张潮

关键词:舌象, 量级诊断, 辨证分型
摘要:实验应用<舌象量级识别记录表>,对521例慢性胃炎病、心血管病、肿瘤病、中风病等不同疾病进行临床舌象的观察,并对其中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合证型进行舌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病、心血管病、肿瘤病、中风病等不同疾病的舌象特征不同,慢性胃炎病不同辨证分型的舌象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实验建立的舌象资料数据库,为舌象计算机诊断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宿疾罹患老年风温肺热病后传变特点探讨

    风温肺热病,是感受风热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咯痰、舌红苔白或黄、脉数为主症的急性外感热病.四时皆有,而以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包括西医的急性肺炎、支气管周围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肺部感染疾患.

    作者:李国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寤寐组方治疗失眠60例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120例,均为2006年3月~2007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

    作者:张根明;张章;宋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古代汤剂的文献学研究

    汤剂在古代又被称为汤液,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该研究从历史文献入手,系统探讨了古人关于汤液发明的认识,对煎药人员的要求,关于煎药用水、用火、煎药时间和次数、某些煎药时的先煎、后煎、包煎及其他特殊煎法等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规范等等,为今天的汤剂操作技术制定标准化管理提供借鉴和依据.

    作者:张瑞贤;杨华;张卫;易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解聚复肾宁对糖尿病鼠血清TGF-β1的影响及肾保护作用研究

    本试验主要探讨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临床疗效较好的经验方解聚复肾宁(Jiejufushenning,JJFSN)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理.

    作者:陈安凤;曹文富;焦颖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细胞凋亡基因Bcl-2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1]是育龄女性的常见多发病, 常引起盆腔和腹部疼痛、痛经、性交痛、月经失调、不孕等, 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鉴冰;吕丽华;陈梅;蔡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集8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口学资料、中医证候、SF-36量表、FSS量表、实验室指标等信息,利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无证型、单纯证型、复合证型等不同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复合证型组SF-36量表8个维度得分均低,FSS量表9个项目得分均高(P<0.05),无证型组相反,单纯证型组居中.单纯证型组中的肝郁脾虚型SF-36、FSS量表中的多数项目得分与无证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蒋健;朱蕾蕾;孟虹;高月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床学习脉诊心得

    临床学习脉诊,首先是要熟悉28部脉的体状、鉴别,熟悉其所主病机、病症,一般可从教科书,现时多参考李时珍的<濒湖脉诀>.

    作者:杨乔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的文献研究

    证候要素即证候的小分类单元,包括病位要素(心、大肠等)和病性要素(气滞、血瘀等).通过四诊信息获得的证候,都是由证候要素组合而成的,因此,为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很有必要进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的研究.

    作者:吴秀艳;王天芳;赵燕;于春光;李志更;王庆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二黄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细胞因子TGF-β1和PDGF-B表达的影响

    我们在临床应用二黄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探讨二黄糖肾康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开展了此项研究并报告如下.

    作者:常风云;张金虎;赵玉庸;成秀梅;梁文杰;蔡冀民;李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活血化瘀药对脑挫裂伤血瘀证的疗效机制研究

    脑挫裂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其治疗是防止脑损伤后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加重脑损害,提供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使部分受损脑细胞恢复机能.

    作者:陈永斌;阮玉山;黄李平;陈业强;李山;谭源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肘后备急方》急症辨治经验总结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跨越晋宋,总结了建国以来的急症救治经验,对当今中医临床尤其是中医急症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丽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病机研究

    本文拟从肾虚、脾虚、感受外邪的病因病机角度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syndrome,简称OP)进行了系统分证,并对肝失疏泄、气血亏虚及瘀滞导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病机、证候进行系统阐述,针对其不同证候确定治则治法和方药,从而为临床辨证治疗OP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红霞;于智敏;鞠大宏;汪文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87例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

    作者:王庆利;陈金亮;李彦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舌象量级诊断方法对521例舌象特征的临床观察

    实验应用<舌象量级识别记录表>,对521例慢性胃炎病、心血管病、肿瘤病、中风病等不同疾病进行临床舌象的观察,并对其中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合证型进行舌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病、心血管病、肿瘤病、中风病等不同疾病的舌象特征不同,慢性胃炎病不同辨证分型的舌象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实验建立的舌象资料数据库,为舌象计算机诊断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许家佗;张志枫;方肇勤;王志国;裘磊;张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明清时期中风病外治方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运用统计学方法频率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明清时期中医外治中风病的方药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明清时期中风病外治方药运用规律和特点,并从整体上对本病的外治方药运用规律和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梁润英;黄金娜;赵文峰;李具双;张方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穴特点

    数据挖掘是近年来随着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信息技术,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的过程.

    作者:赵凌;任玉兰;余毓如;彭静;梁繁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用灰色系统理论验证运气学说中痢疾发生的气象因素

    中医运气学说从整体观念和天人相应观念出发,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与天地之间的一切变化,特别是与季节、气象的变化息息相关.

    作者:邹纯朴;周国琪;王建;金如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苦参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研究

    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苦参素在体外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苦参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为苦参素应用于食管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朱艳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荣林从心论治失眠经验

    高荣林教授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失眠,其中心脏功能失调在失眠的发生中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宗莲;康凌;高祖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肺气虚大鼠毛发中微量元素的变化

    本实验采用熏烟及气管内加滴脂多糖方法复制肺气虚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鼠毛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揭示肺与皮毛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张伟;赵润杨;林丽;王立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