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华;王振涛;索红亮;董晓瑞
通过对肺癌转移前的病位与血行转移、淋巴转移以及五脏转移中医病位病势的分析探讨,提出导邪外出法治疗肺癌的思路:导邪从肺系出、导邪从表里脏腑出、导痰外出法、导邪从血脉出、导邪从少阳三焦出以及导邪从脏腑出等方法.
作者:辛海;梁平;王笑民;饶燮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采用佛及止痛汤加味治疗胃脘痛18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红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步序贯法对激素干预后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G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三步序贯组和普米克令舒组.制备激素干预后哮喘大鼠模型,于第3周起开始撤减激素用量,按照每周地塞米松0.1mg/kg速度递减,直至第7周完全撤除.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G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撤减激素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三步序贯组具有上调GR mRNA表达的作用,于第9周末,GR mRNA表达达到高峰.与第2周末比较,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激素干预组第9周末比较,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哮喘模型组和普米克令舒组比较,二者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步序贯法通过上调肺组织GR mRNA表达水平,提高GR的亲和力,增强糖皮质激素的生物效应,从而达到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依赖的作用.
作者:崔红生;杨硕;任传云;武维屏;何丰华;王硕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内外风之争一直是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学不同学说争论的焦点.唐宋之前重外风而轻内因;金元时期内风论始发其渐;迨至明清虽有内外风同辨之声,但内风论已全面深化;清末民国之后,内风说遂为医林主流,外风说则几近销匿.近年来,内风观占据医林主流,而外风论亦得到重新反思.本文旨在探求中风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脉络,理清其发展规律,以便指导实践的改进并促进理论的突破.
作者:刘敏;王庆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简称虫草]作为扶正固本的免疫增强剂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百令胶囊为国家一类新药发酵虫草菌粉胶囊制剂,具有与天然虫草基本一致的药理作用[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以病人血中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主要是TPOAb抗体-为特征,其本质是以甲状腺自身相关抗原暴露激活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目前针对AITD治疗,甲亢者予抗甲状腺药物(ATDs),甲减者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除纠正失常的甲状腺功能外,这两种疗法虽都有一定的降低抗体滴度的作用,但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对自身免疫性反应本身不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更多患者在甲状腺功能纠正后长时间抗体滴度不能恢复正常,自身免疫反应未得到有效和持续的控制.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迁延不降,后果就是高频的复发率[6].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如雷公藤,环磷酰胺等并不具有特异性调节甲状腺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作用,而且其多种毒副性作用与其收效相比,是否值得在临床上用于对AITD的治疗尚有较大争论.因此,具有明确免疫调节功效,而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抑癌抗炎中已有确定疗效的纯中药制剂百令胶囊,是否可用于AITD的治疗?针对这一设想,我们在门诊随机选取64位确诊AITD的病人,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临床试验,以观察百令胶囊对AITD的疗效.
作者:罗敏;顾燕云;李果;王琴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水杉总黄酮(TFM)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DNA和RNA合成以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IGF1诱发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肥大,采用DNA、RNA定量检测及3H-脯氨酸掺入量的检测,对成纤维细胞在分子水平进行实验观察.结果:IGF1可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DNA和RNA含量及胶原合成率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FM可使IGF1诱导的上述指标的变化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水杉总黄酮可抑制IGF1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质合成.
作者:田伟;赵永青;彭海平;王志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选取近年来临床辨治久咳中常易误诊的有代表性的6例病例,分述每例从开始无效的错误辨治到之后显效的正确辨治,并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论述.
作者:张晓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金匮要略>内容丰富,主要的内容就是论述以内因为主的杂病,而且无论在体例和体系上都有别于伤寒.<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是张仲景所著,而且初又合称<伤寒杂病论>,所以不少人认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同一体例和体系,<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高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应统于<伤寒论>,从而以解释<伤寒论>的方法去解释<金匮要略>.其实<金匮要略>是论述内因病为主,<伤寒论>是论述外因病为主,其体系各有不同;<伤寒论>是以六经分证并列出每证的主脉主方,<金匮要略>是以着重于提示、举例、鉴别,其体例亦各有别.由此,笔者认为<金匮要略>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和有别于<伤寒论>的独特性.
作者:余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方药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和癌变的作用及其对信号蛋白ERK的影响.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长期灌胃诱发大鼠肝癌,以苦参素做对照,进行癌前病变及癌变期HE染色、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组化染色,ERK免疫组化.结果:清肝化瘀方药和苦参素癌前病变及癌变期病理改变较病理组明显减轻.癌前病变期病理组肝组织GGT酶组化染色单位切面病灶数、单位面积内病灶面积、病灶平均面积3项指标显著高于各药物预防组(P<0.05或P<0.01).单位切面病灶数、单位面积内病灶面积清肝化瘀方药组低于苦参素组(P<0.05).癌前病变期和癌变期清肝化瘀方药组ERK在肝细胞胞浆和胞核着色较病理组明显减轻,毛细胆管轻微着色,苦参素组ERK在肝细胞异型增生灶、癌巢周围及毛细胆管均着色,但较病理组轻.结论:清肝化瘀方药能阻断二乙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癌前病变和癌变的发生,效果优于苦参素.清肝化瘀方药能降低MAPKs通路中通路的活性,抑制细胞过度增殖.
作者:殷飞;姚树坤;吴新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由于中西医的研究对象、认识方法有所差异,故二者形成了鲜明的相反相成互补关系.如果能够正确地取长补短,就会促进其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共同提高.这无疑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特色与优势,使中西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作者:张明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黄帝内经>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从而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基本稳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式,本质上是反映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工具三者关系的一种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结构.由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尚未完全成熟以及人们划分思维方式的标准不一,所以思维方式的分类及命名不尽一致.
作者:徐月英;王喜涛;赵明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双侧卵巢切除术(去势法)对雌性大鼠肥胖的影响.方法:用去势法造成去势雌鼠模型,喂养6周后处死.观察去势雌鼠体重等肥胖指标及血清E2变化.结果:去势雌鼠血清E2下降,体重等肥胖指标及腹脂含量均上升.结论:去势后雌鼠E2水平下降,脂肪组织在体内堆积,体重上升达到肥胖标准,从而构建绝经后肥胖模型,致肥率达50%.
作者:陈勤;秦达;罗小光;吕明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典记载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甘、苦、平,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和倦怠气喘[1].目前常用的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有: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A.Bor)或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 H Ohba).全世界共有90多种红景天属植物,我国有73种,主产区西藏有32种.主要有效成分有红景天甙、酪醇,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微量元素.
作者:滕静如;熊佳鹏;肖诚;王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复制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后,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c-junmRNA;c-fosmRNA的表达.结果:桂枝茯苓丸干预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桂枝茯苓丸阻断ERK信号通路,可抑制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
作者:周向锋;王良兴;林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针对Delphi法传统的权重确定法未考虑指标特异度的缺陷,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特点,提出了确定权重系数的双百分法,同时考虑了专家意见的一致率和指标的特异度.
作者:吴崇胜;陈家旭;胡立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指出耗散结构理论中的非线性反常涨落与太极图中由曲线显示的阴阳消长的内在联系,认为这一理论可用于月经病的治疗.
作者:章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大鼠CAG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用长期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的方法复制大鼠CAG模型,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其血象、血液和胃黏膜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该方可显著改善CAG大鼠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从脾虚理论入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CAG,疗效显著.
作者:蒋时红;刘旺根;王雪萍;王玎玎;吴景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戊四唑(PTZ)致痫大鼠脑电图的变化及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其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PTZ致痫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脑电变化情况.结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大鼠脑电图痫波潜伏期较PTZ致痫组延长(P<0.05);痫波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明显抑制PTZ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作者:徐国龙;杨帆;王频;昂文平;沈德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试用自组化浊清热通络止痛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丁京生;高宇;曹建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益气活血方对实验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中VEGF-B蛋白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学机制.
作者:韩丽华;王振涛;索红亮;董晓瑞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