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浩;刘海鹏;刘德义;李宝春
从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医临床个体诊疗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平;刘保延;王映辉;高颖;徐浩;倪青;文天才;周雪忠;郭玉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睡眠障碍的基本手段,运用得当,收效功倍.对于睡眠障碍来说,正确掌握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断技巧,对于判断疾病的进程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艳骄;李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回顾分析了近11年来在国内医学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静;朱琦;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复胰糖瘀消胶囊主要由丹参、川芎、黄芪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作用,主要用于经络气虚血瘀证的治疗.为进一步研究该中成药活血化瘀作用,本文实验了复胰糖瘀消胶囊对急性应激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对正常小鼠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胰糖瘀消胶囊给药组大鼠全血比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给药组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血管管径明显增加,血液流速亦显著加快,表现出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这为该药物的广泛临床应用及其他活血复方中成药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赵燕燕;李挥;张秋燕;甄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参柏霜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00例,外用参柏霜治疗:对照组96例,外用痤疮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100例患者疗效,其中,痊愈31例占31%,显效56例占56%,有效6例占6.0%,无效7例占7.0%,总有效率93.0%.对照组:96例患者疗效,其中痊愈23例占23.9%,显效48例占49.9%,有效6例占6.3%,无效19例占19.7%,总有效率80.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参柏霜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明显优于痤疮王治疗.
作者:刘喜福;付爱华;李有田;陈世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灵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将55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5组:降脂灵大剂量组(2700mg/kg·d)、降脂灵中剂量组(1350mg/kg·d)、降脂灵小剂量组(675mg/kg·d)、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组(15mg/kg·d)及空白对照组.给药第8周后全部处死,主动脉根部切片、HE染色,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测定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化学法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结果:给药8周后,主动脉HE染色可见降脂灵大、中、小3个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面积/管腔面积比值均小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0148±0.0178,0.0287±0.0301,0.0366±0.0280,P<0.001).此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降脂灵大、中剂量组ApoE-/-小、鼠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TC:501.88mg/dl±42.2mg/dl,293.60mg/d±163.30mg/dl,328.73mg/dl±138.82mg/dl,P<0.01;TG:197.00mg/dl±39.65mg/dl,152.05mg/dl±45.06mg/dl,127.86mg/dl±35.13mg/dl,P<0.01);降脂灵大、中、小3个剂量组均可升高血清中NO含量(分别为:11.34umol/L±4.57umol/L,42.40umol/L±11.94umol/L,51.82umol/L±17.68umol/L,48.57uml/L±12.52umol/L,P<0.001),并降低MDA含量(25.3nmol/L±4.82nmol/L,5.28nmol/L±3.25nmol/L,5.26nmol/L±2.78nmol/L,5.71nmol/L±1.18nmol/L,P<0.001).结论:降脂灵具有较好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及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晋生;李长虹;王伟;王绿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研究中医伤骨科内治法形成、发展的过程,探讨伤科内治理论的渊源,明确了伤科的药物治疗经历了经验积累、归纳总结、理论探索及由博返约的发展过程.根据药物治疗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4个发展阶段:先秦汉唐时期的经验积累阶段,宋金元时期内科理论的引入阶段,明代伤骨伤科药物治疗学的初步形成阶段,清代有特色的伤科药物治疗学形成阶段.这为进一步探讨中医骨伤科学术发展史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提示当今骨伤科医生不应抛弃伤科病症的中药治疗方法,并要在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努力发掘更切合临床实际、简便易用的成方.
作者:连智华;李成卫;丁继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肿瘤转移包括原发肿瘤扩展浸润、肿瘤细胞脱离、转送和继发性生长等环节.这一过程受到肿瘤本身和宿主环境种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多阶梯瀑布过程[9~11],虽然不同种类肿瘤的转移特性有所不同,但转移过程中一些关键重要步骤基本相同,包括原发癌生长、肿瘤血管形成、瘤细胞脱落并侵入基质、进入脉管系统、癌栓形成、继发组织器官定位生长、转移癌继续扩散等基本过程,在此仅就与活血化瘀法有关的几个方面作一阐述.
作者:陈文君;欧阳学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拟从中经络与中脏腑分布情况,以及病灶大小、梗死灶部位与中医辨证分型间关系三方面,对梗死病灶特点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做一综述,并分析讨论之.
作者:袁盈;高山;梁菊生;刘德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CCl4、高脂饮食和乙醇等综合因素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中药和西药治疗组.分别治疗42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变化、半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MP1、TIMP-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优于模型组和西药治疗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中药治疗组ALT和AST(108±24,142±23)显著低于模型组(242±34,248±20)和西药对照组(123±39,216±25,P<0.05);肝纤维化指标中药治疗组HA和LN(270±79,62±10)显著低于模型组(769±67,109±26)和西药对照组(346±62,79±13,P<0.05);中药治疗后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IMP-1 mRNA的表达量,但MMP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抗纤Ⅰ号通过下调TIMP-1mRNA减弱对MMP1的抑制作用,使Ⅰ、Ⅲ型胶原的降解增强而使肝纤维化逆转.
作者:张丽梅;刘殿武;朱冰;张晓琳;刘建波;李涛;李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57例门诊患者,均为女性,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有关失眠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年龄41岁~57岁,平均48.2岁;病程3月~4年,平均1.1±0.2年.对照组25例,年龄40岁~58岁,平均47.8岁;病程2月~3年,平均0.8±0.2年.两组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普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医认为,多数恶性肿瘤在病程一定阶段属于热证范畴,热毒蕴结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而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常可获得满意效果.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HSP70在不同恶性肿瘤中以热证表达为明显,具有证的特异性[2].中药是否通过诱导HSP70的免疫效应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尚不清楚.本文通过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冬凌草、半枝莲对肝癌H22细胞HSP70免疫原性的诱导,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洪琦;成晓燕;胡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肾排浊法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给予百令胶囊加熟大黄、元明粉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67%.结论:百灵胶囊和熟大黄、元明粉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菁;李靖;刘美奇;于秀辰;吕仁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丹皮多糖-2b(PSM-2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PSM-2b对糖尿病大鼠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PSM-2b能够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CK水平,降低LDH和PCⅢ水平,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结论:PSM-2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俞浩;刘海鹏;刘德义;李宝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研究百会、水沟、神门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从该穴组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0例V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B组加用百会、水沟、神门,治疗前后所有病人均接受PET检测.划定VD患者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旁回)、双侧枕叶为感兴趣区.分析各区葡萄糖代谢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针刺治疗后,双侧额叶、健脑颞叶的葡萄糖代谢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针刺组患者治疗后,健脑颞叶的代谢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百会、水沟、神门治疗VD的机理,与其改善额叶、颞叶的葡萄糖代谢有关.
作者:赖新生;黄泳;唐纯志;杨君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石韦片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石韦片治疗泌尿系感染(分上、下尿路)132例,同时与三金片做对照观察.其中上尿路感染者80例,下尿路感染者9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之比为3:1.结果:上尿路感染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尿白细胞疗效、疾病综合疗效比较(P值均<0.05),复方石韦片好于三金片;下尿路感染两组在尿白细胞疗效,疾病综合疗效比较(P值均<0.05),复方石韦片好于三金片,而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石韦片治疗泌尿系感染有效.
作者:吴敏;吴正启;程业刚;高黎霞;王小琴;金劲松;墙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压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50只SHR随机分成降压Ⅰ号组(高、中、低剂量)、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降压Ⅰ号(高、中、低剂量)、生理盐水及复方降压片,1个月后观察每组血压、NO及ET值.结果:各组血压、NO及ET值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其他4组.结论:降压Ⅰ号具有降低血压、ET和升高血浆NO的作用,其效果优于复方降压片.
作者:陈颖;黄永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二元关系是集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集合中两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来分析人体脏腑的五行属性,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过去已有学者用二元关系对五行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描述[1],本文将做进一步描述.
作者:白春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要方法临床流性病学从宏观或群体的角度,采用人群对照设计方案,研究疾病的分布特点、流行因素以及消长规律,从而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原因[2].作为一门方法学,临床流性病学有以下特点:①多学科相结合:临床流行病学以临床医学为基础,并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相结合动态发展,从而将佳的评价方法提供给临床实践.因此,多学科互相渗透为其学科特点.②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群体中,从医院个体病人的诊治扩大到社会人群的防治,体现流行病学特点.其结论建立在对大样本临床数据的分析与综合评价上,是从个体研究出发扩大到群体,其结论终用来指导个体的研究过程.③方法学特点:强调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强化科研设计,排除各种偏倚和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及提供佳成果和佳证据,指导临床诊治的决策.
作者:贺春瑞;王振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激素的作用方式和特点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高效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类化学媒介,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申维玺;孙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