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调理脾胃中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分析

朱颖;殷东风

关键词:中药, 健脾益气, 肿瘤,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健脾益气中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脾胃升降失常引起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87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及其服用的中药饮片进行分析.结果:脾胃升降失常所引起的乏力、纳呆、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是晚期肿瘤患者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23%~77.5%),111例患者服用健脾益气中药使半数以上病人改善主要症状.结论:晚期肿瘤患者运用健脾益气中药,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升降运动,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1 雷公藤在佐剂性关节炎中的研究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AA是为经典、为常用的RA实验模型之一,目前仍是我国筛选治疗RA新药的推荐模型,国内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其中包括雷公藤对AA模型治疗理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作者:何珏;肖诚;任海霞;徐世杰;吕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运用调理脾胃中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运用健脾益气中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脾胃升降失常引起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87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及其服用的中药饮片进行分析.结果:脾胃升降失常所引起的乏力、纳呆、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是晚期肿瘤患者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23%~77.5%),111例患者服用健脾益气中药使半数以上病人改善主要症状.结论:晚期肿瘤患者运用健脾益气中药,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升降运动,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朱颖;殷东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金薯叶止血合剂对ITP模型动物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金薯叶止血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分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造成ITP小鼠模型,分别给金薯叶止血合剂(大、中、小剂量即5g生药·kg-1·d-1、2.5g生药·kg-1·d-1、1.25g生药·kg-1·d-1),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d;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显微镜法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分类,塑料包埋法计数小鼠股骨巨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其中原幼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外周血CD4+CD8-细胞减低,CD8+CD4-和CD4+CD8+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给予金薯叶止血合剂后PLT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8+CD4-和CD4+CD8+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CD8+比值升高.结论:金薯叶止血合剂能提升ITP模型小鼠PLT数,提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改善T淋巴细胞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作者:许勇钢;杨晓红;王洪志;麻柔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治疗老年性痴呆中药的药效学研究评价探讨

    1 老年性痴呆的概况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变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记忆认知障碍、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AD脑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及大量的神经元丢失,主要发生在前脑基底、海马和大脑皮层,一般称之为老年性痴呆.

    作者:黄芳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肺癌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研究及其与热证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不同证候患者肺癌组织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SP70-PC)对人类肺癌A-549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探讨其抗瘤效应是否存在证候相关性.方法:运用ADP亲和层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SDS-PAGE、Westem-blot、细胞培养、MTT检测等方法从人体肺癌组织及远端正常肺组织分离纯化HSP70-PC,观察不同证候患者肿瘤来源HSP70-PC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激活增殖效应及致敏淋巴细胞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肿瘤细胞毒杀伤效应.结果:①热证癌PC组和非热证癌PC组促淋巴细胞增殖效应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所致敏淋巴细胞对人肺癌细胞均有很强的杀伤效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②热证癌PC组较非热证癌PC组促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肿瘤细胞毒杀伤效应均有明显增高趋势.③肺癌患者远端正常肺组织HSP70-PC未见显著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杀伤效应也未见明显升高.结论:人类肺癌组织HSP70-PC能够诱导针对人肺癌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其抗瘤效应很有可能与热证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洪琦;胡晨霞;胡玲;申维玺;赵健;祁岩超;韩霞;李建国;张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内经》内外环境统一性的美容思想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源,对美容的论述非常丰富.本文对《内经》内外环境统一性的美容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存在影响美容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注意调整防范,会起到一定的美容作用,并为中医临床美容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作者:段延萍;周杰;马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温阳化饮方对哮喘病寒饮蕴肺证大鼠BALF中IL-4和IFN-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0只,体重190g±10g,购于山东大学动物房.1.1.2 实验药物 小青龙汤、温阳化饮方(小青龙汤加人参、黄芪)、氨茶碱0.1g/片,均购自建联中药店.

    作者:张庆祥;孙广仁;于少泓;于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方剂命名目的性与原则性的探索

    方剂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性学科之一,其理论的系统性与正确性如何,将会直接影响中医理论的整体水平.但目前的方剂研究依然忽视方名问题,忽视命名方法及其目的性、原则性的认识.本文结合现行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出8种方剂命名方法,8个目的性和3个原则性,同时分析了传统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养生;张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辨证论治与辨机论治的思考

    首次提出辨机论治的观点,从辨证论治的沿革与证、病、症的概念及其关系、中医辨证与病机分析、病机认识与辨病、辨证的一致性和辨机论治是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许建阳;梁立武;郝晋东;王梅康;曾宪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人参黄连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8周齿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50g~350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每笼5只,饲养于标准环境,自由进食进水,12h光照周期.

    作者:李莉芬;王世东;姜淼;赵进喜;黄允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瘀证量化诊断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血瘀证量化标准,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5种疾病在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诊断标准,然后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后建立程度分级标准.结果: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为15分;量化诊断标准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在80%以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2和2.69;程度分级标准:轻度:15~30分,中度:31~45分,重度:45分以上.结论:同以往建立的各种形式的血瘀证标准相比,新建立的血瘀证量化标准有以下特点:(1)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结果,结论更客观;(2)统计严谨;(3)相关因素赋分合理;(4)验证严格.

    作者:王阶;李海霞;胡元会;衷敬柏;李军;邢雁伟;赵凤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n=58)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滞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治疗中有明显的疗效,安全可靠,为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作者:李海鹏;陈继华;杨国帅;黄仁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钠联合中药治疗IgA肾病34例

    IgA肾病是肾脏病内科常见病.近年来,我们以西药福辛普利钠配合中药为主,临床治疗IgA肾病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渭;陈建宗;康小刚;朱小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关于建立运动中医学学科的思考

    在古代,体育运动是一种健美、娱乐、休闲、享受的生活方式,运动员仅仅满足于精彩的表演,其成绩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

    作者:邹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SSTF预处理组(SST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假手术组.SSTF组于术前1周灌服SSTF(50mg、100mg、200mg·kg-1·d-1),另2组给等量PBS.制备IR模型,光、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SSTF各组均较IR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损伤程度减轻,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效应,心肌凋亡细胞减少.结论: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STF稳定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ATP的生成增多,拮抗Ca2+和清除氧自由基来实现的.

    作者:刘永平;宋成军;赵淑敏;韩莉;马卫军;刘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体会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常见和严重的内脏损害,经查SLE患者有肾脏损害者约80%~90%,尸检发现率几乎100%[1].其病变严重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故临床上对LN的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陆艳萍;崔刘福;宋海澄;舒荣;韩依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探讨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正常浓度的胰岛素对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产生低于其相应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病理状态.

    作者:江南;刘铜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从肿瘤微生态系统探讨中医肿瘤病机

    中医学对于肿瘤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越来越受到当今医学界重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机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阐释,用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中医肿瘤病机学说将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研究思路.

    作者:陈玉龙;司富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巴蜡丸治疗骨结核机制探析

    骨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不但病程长,且易破坏骨骺和关节,若治疗不及时,可影响发育或造成残疾.本病中医称为骨痨或流痰.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先天不足,脊骨柔软,肌肉不充;筋骨局部受损,复感伤寒,湿邪乘虚而入,留住筋骨;致使气血失调,津液不得舒布,凝于筋骨之间,久而为疾造成本病.

    作者:赵延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左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以及成骨细胞对其的介导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以及成骨细胞(OB)对其的介导作用,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OB与OC,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OC所致骨陷窝数目及面积的影响,以及OB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OC与骨片共同培养的第7天,OVX血清能使OC所致的吸收陷窝数目和面积明显增加;而OVX含药大鼠血清能使OC活性明显下降.当OC与OB、骨片共同培养7d后,正常大鼠血清对OC单独培养和OC与OB共同培养所形成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共同培养有增加的趋势.而在OVX血清的作用下,OC与OB共同培养所形成的骨吸收陷窝与OC单独培养相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本实验还发现,OVX含药血清与OB、OC共同培养的骨陷窝数目及面积明显低于OVX含药血清与OC单独培养.结论:在去势状态下,左归丸含药血清不仅对OC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可通过OB间接对OC产生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

    作者:赵宏艳;鞠大宏;刘梅洁;于智敏;张立石;赵林华;于福禄;李艳;滕静如;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