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琰;赵晓彦;施小敏;唐运涛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尤以穴位贴敷的外治法更具中医特色[1、2].儿哮散贴剂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并去掉甘遂之毒峻猛药,由麝香等贵重药品组方而成,临床观察对小儿哮喘有较好镇咳平喘作用.本研究拟探讨儿哮散贴剂镇咳平喘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董琰;赵晓彦;施小敏;唐运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本文试图从血管新生的诱导和阻抑角度,探讨络病与血管新生的内在联系,倡导化毒祛瘀生络的治疗原则,为临床应用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方法拓宽缺血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王筠;张军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HD(冠心病)体质类型和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中医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判别患者的体质类型.另选100例健康对照,常规检测所有样品的血脂水平.提取全血DNA,经PCR扩增获取目的片段,用AvaⅡ酶切检测LDL-R基因型,采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基因型显著多于对照.TC(总胆固醇)、TG(总甘油三酯)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基因型患者中存在渐升的趋势,+/+基因型的TC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高于-/-基因型.患者的体质类型以瘀血质、痰湿质和气虚质多见,其中痰湿质和+等位基因,瘀血质与+/+基因型密切相关.结论: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冠心病的主要体质表型.LDL-R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等位基因的携带患者多出现在痰湿质和瘀血质中,纯合子患者的TC和AI升高.这为痰瘀互结的中医病机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
作者:欧阳涛;宋剑南;林谦;李林;苗阳;牛晓红;金红;陈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胡咳痰汤药理作用的黏膜免疫机制.方法:以流感病毒滴鼻法造成模型,观察了本方的抗病毒作用,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本药对黏膜免疫的影响.结果:前胡咳痰汤大剂量组肺重比病毒组减轻.前胡咳痰汤组小鼠的肠道IgA与空白对照组及病毒组比较显著增高.病毒组小鼠肠道的ICAM-1表达明显高于未感染组,而服用前胡咳痰汤的小鼠ICAM-1表达得到明显抑制,其表达水平基本与空白组相似.结论:前胡咳痰汤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能增加肠道IgA并抑制肠道ICAM-1表达可能是其药理作用的黏膜免疫机制.
作者:水野海腾;吴皓;周超凡;吕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安宫牛黄丸,出自吴鞠通先生所著<温病条辨>,由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黄芩一两研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而成,是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名方,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
作者:马玉红;周鸿飞;于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变化,评价降血压食品功能因子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饲养1周后将其分组,并给不同剂量的含食品功能因子药物进行干预.结果:4周后对照组大鼠血压持续升高,各治疗组自发性大鼠血压出现明显下降,表明降血压食品功能因子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结论:降血压食品功能因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的功效.
作者:张立石;刘红;傅妤娟;王丹芳;韩学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于大鼠胶原免疫性关节炎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免疫大鼠,以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大鼠黏膜免疫各项指标.结果:雷公藤多甙可以改善CIA大鼠病理改变,降低肠道PP结中CD4/CD8比值,对脾中T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并可降低关节中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多甙对CIA模型大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肖诚;周静;贾红伟;赵宁;何颖辉;吕诚;赵林华;鞠大宏;李艳;王少君;吕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右归丸对大鼠卵巢卵泡细胞凋亡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方法:以雌性SD大鼠注射糖皮质激素造成肾阳虚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卵巢的卵泡细胞TNF-α、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对大鼠卵巢卵泡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上,右归丸低剂量组、金匮肾气丸组与模型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右归丸低剂量组、金匮肾气丸组可通过上调bcl-2水平,发挥抑制凋亡的作用(P<0.05),TNFα、Caspase-3、Bax也存在相应改变.结论:提示右归丸温阳补肾、填精补血的现代机理之一,可能与该药调节卵泡细胞凋亡途径上的Bcl-2、Caspase-3、Bax表达有关.同时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作者:徐晓娟;金沈锐;秦旭华;袁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目前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皮肤病.我们发现,亚甲蓝对带状疱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在2002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自制雄蛇酊配合亚甲蓝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满意.
作者:商伟;时文宁;钟启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社会急剧变革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紧张及心理压力,导致了现代疾病谱的变化.情志的致病性与人生活的外环境及内在生理、心理密切相关.社会及自我认同因素对情志致病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及自我认同因素具有可变性,其中社会认同具有明显的时代感和潮流感及地域性.自我认同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但更多地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社会认同以及自我认同关系密切,其不吻合形成的情绪变化是其成为情志致病的根本原因.自我认同的偏差及对社会认同的依赖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决定其发生的高危人群.其所致疾病与肝的关系密切,形成气滞、血瘀、痰凝的病理变化.对社会及自我认同因素进行优化,是防止产生不良情绪引起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中环;王承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近年来临床发现高尿酸血症显著增多,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报道不多.我们应用补肾健脾利湿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艳萍;舒荣;崔刘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泌尿系统常见病,分为慢性细菌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常迁延不愈、易复发.一般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名老中医在诊治本病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就此探讨如下.
作者:王益平;张娟莉;马宽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临床以皮损浸润、肥厚,色素沉着,表面粗糙,渗出减少,剧烈瘙痒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而临床上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0年3月~2004年2月,运用滋阴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3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保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从阿片受体角度观察电针(EA)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镇痛作用的外周机制.方法: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EA治疗后观测大鼠痛阈、炎症局部μ阿片受体(MOR)mRNA的表达.结果:EA治疗后,大鼠的痛阈提高,炎症局部的MOR mRNA表达增强.结论:EA对AA大鼠的镇痛作用与EA加强大鼠炎症局部MOR mRNA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赵仓焕;盛佑祥;朱小华;李静铭;胡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方法:通过向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栓的方法建立大鼠MI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非穴组和假手术组.针刺组取人中、内关、风池穴,非穴组取双侧胁下两固定非穴点,每日针刺1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进行与针刺组和非穴组相同时间、相同程度的捉抓.连续针刺2周后断头处死,取左侧大脑.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皮层、海马、纹状体和丘脑区的细胞凋亡现象及HSP70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模型组各脑区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针刺组各脑区细胞凋亡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针刺组各脑区HSP70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针刺可抑制MID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并且诱导MID模型大鼠HSP70的表达,并且有穴位特异性.
作者:樊小农;刘健;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有创血压测量结果有否不同.方法:对30例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选用右侧股动脉有创血压测压法,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的血压.结果: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35.63mmHg±21.47mmHg,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33.67mmHg±26.18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3.33mmHg±26.67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仰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23mmHg±13.94mmHg,右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16mmHg±13.04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65.80mmHg±12.89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右侧股动脉测量有创血压时,右侧卧位与仰卧位有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有创血压测量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有创血压的测量结果,收缩压平均低12.30mmHg,舒张压平均低10.43mmHg.
作者:王春华;丁振江;王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系全身动脉硬化(AS)之局部表现,临床以下肢多见,病至晚期会出现广泛高位坏疽;此时,即便截肢,创口亦难愈合.本病致残率极高,死亡率占周围血管病之首位[1].目前,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而国内外尚无疗效肯定的西药.温脉通合剂(简称WMT)以温经活血为法,系全国著名中医外科周围血管病专家陈淑长教授积数十年经验,针对ASO创制的临床疗效肯定之中药制剂.本研究通过观察WMT全方对ASO家兔模型诸项血液流变学变异指标的影响,了解温经活血对实验损伤性ASO家兔血液流变学之影响.
作者:邓柏杨;葛辛;郝钰;葛芃;路广林;杭小同;陈淑长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康尔胃2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选择FD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用康尔胃2号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早、晚饭前30min口服;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1.4%,总有效率为84.9%,复发率为23.3%;对照组治愈率为14.9%,总有效率为77.0%,复发率为52.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动物实验大鼠血清胃泌素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康尔胃2号组、吗叮啉组均有下降,其中以模型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康尔胃2号对FD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对胃泌素的调节相关.
作者:宁为民;何世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如何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建立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相适应,便于当代理解、把握、传承、交流的理论框架与结构,是中医学理论继承与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从何而来,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有何重要意义,如何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等问题略谈粗浅认识.
作者:潘桂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