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模拟考试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朱小慧;尹本康;刘鹰航;郑南才;许坚锋;吴尔明

关键词:卫生微生物, 技能, 模拟考试, 建立, 应用
摘要:目的:建立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模拟考试系统,为晋升高级职称卫生微生物检验人员提供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方法: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为服务端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存储数据库,利用JSP/SERVLET/JavaBean技术作为系统的解决方案,TOMCAT6.0或WAS6.0作为系统的应用服务.客户端程序运行于Windows 9x/Windows Xp/Windows NT/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采用浏览器形式,满足客户端的要求.结果:该模拟考试系统容量大、易维护、操作简便、界面清晰而友好.题库中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含案例分析),共3000多题,详略恰当、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内容与时俱进.结论:考生通过该系统的练习,适应了考试题型并强化了考试内容和重点,节省了考前查阅大量资料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2006年-2011年食品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能力验证是评价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实验室通过外部措施对其内部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1].定期总结分析能力验证结果,有助于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并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不断提高.现对2006年-2011年实验室食品领域定量检测能力验证的情况及采取的纠正措施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6年-2011年期间我中心实验室参加各级实验室食品定量检测项目能力验证的记录及相关考核组织方反馈的资料.

    作者:齐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无需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目的:建立无需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直接经C18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4种黄曲霉毒素完全分离,AFG2 、AFB2在0.010 μg/L ~ 2.00μg/L、AFB1在0.04 μg/L ~8.00 μg/L、AFG1在0.10 μg/L ~ 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4 μg/kg(AFB1)、0.10 μg/kg(AFG1)、0.01 μg/kg(AFB2、AFG2);回收率为78.5% ~ 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6% ~8.8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适用于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蔡志斌;张英;郑志伟;刘金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输血患者IgG不规则抗体检测和分析

    目的:探讨对预输血患者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125例预输血患者样本采用伽利略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其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4201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3924例.结果:8125例样本中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2例占0.52%(42/812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76% (32/4201),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25% (10/392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4,P<0.01).鉴定出特异性的抗体以Rh系统和MNSs系统抗体为主.结论:为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预输血患者尤其是有妊娠、输血史的患者输血前有必要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

    作者:陆贤吉;马幼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支原体培养的影响

    目的: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支原体培养的影响.方法:用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干扰支原体培养,并用泰能去除细菌干扰.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可使支原体培养的整个试剂条22孔呈红色,无法判读,加入泰能可去除干扰.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支原体培养有影响,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泰能消除影响.

    作者:杜玉海;叶金艳;吴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手足口病毒病原学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对手足口病(HFMD)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北京市西城区HFMD的流行特征.方法:提取标本中病毒核酸,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鉴定,核酸阳性标本使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2011年共收集咽拭子标本192份,检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81例,阳性率为42.19%.EV71、CoxA16及未分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32例(16.67%)、36例(18.75%)和13例(6.77%);病毒分离培养过程中我们对标准方法中的操作进行了改良,培养阳性率达到91.23%.结论: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手足口病毒分离的改良培养方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提高阳性率,而且增加获得的病毒量.

    作者:张晶波;王永全;刘国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PV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HPV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因宫颈CINⅡ-Ⅲ级于我院住院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56例,对其进行术后3月、6月及此后半年一次的随访,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将患者分成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产次、治疗前宫颈细胞学诊断、CIN级别上均无明显差异.但两组治疗前HPV载量值比较,未复发组HPV载量值平均为907.9±386.9 pg/ml,复发组平均为391.6±267.7 pg/ml,两者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预测复发率方面,HPV表现出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而其特异性低于TCT,但HPV持续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TCT.结论:HPV应用于宫颈锥切术后患者的随访,可以减少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的次数.随访过程中HPV持续阳性时,应警惕宫颈CIN复发.

    作者:张伟峰;马静;钟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C)联合肌酐(Scr)、尿素氮(Bun)检测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6例确诊为肾脏损害的住院患者及52例健康体检者,分为健康体检组、继发性肾病组(包括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毒症组,分析其血清CyC、Scr、Bun值,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yC、Scr、Bun的异常率分别为62.16%、52.70%、54.73%,其中CyC的异常率高于Scr和Bun;尿毒症组中CyC、Scr、Bun渐进显著性(双侧)分别为0.806、0.952、0.866,继发性肾病组为0.721、0.746、0.687,健康体检组为0.762、0.852、0.726.结论:胱抑素C是一个对肾功能损害敏感且诊断价值较大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低,可与特异性较高的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邱升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观察绍兴市部分健康成人血脂谱的思考

    目的:动态观察绍兴市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特点及应对措施.方法:以绍兴市区35164名18岁~ 95岁健康体检者(男性21920例,女性13244例)为调查对象,分4个年龄组(QN、ZN、LQ和LN组)按血脂测定标准化方法测定TC、TG、HDL-C及LDL-C.结果:高TC和高LDL-C居首(2005年36.0%和40.9%,2010年34.1%和24.8%),女性稍高于男性,2010年LDL-C增高有下降趋势(P<0.05),高TG居第2位(2005年27.1%,2010年28.8%);TC、TG及LDL-C变化特点是2005年和2010年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LQ及LN组明显高于QN、ZN组;女性增高更明显,男性增高有下降趋势,在LN组有明显降低;HDL-C变化是2005年男性仅LN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女性则QN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结论:对社区人群应注意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及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必要时服调脂药,是干预血脂增高,降低高血脂危害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葛国兴;杨国灿;钟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芸香苷的体外抑菌作用

    目的:观察芸香苷对常见致病菌体外抑制效果,为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从槐树皮中提取芸香苷并进一步纯化,采用微量稀释法对精制芸香苷进行实验室抑菌试验,并检测其皮肤刺激性与皮肤抗菌效果.结果:精制芸香苷有效成分含量95.2%,其溶液对大肠杆菌和福氏志贺菌MIC值为0.5 g/L,对奇异变形杆菌MIC值为1.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25 g/L.2.0 g/L精制芸香苷溶液对大鼠皮肤无刺激性,涂擦人体前臂皮肤作用2min,可使皮肤上自然菌由处理前的244 cfu/cm2降低到16 cfu/cm2.结论:芸香苷对细菌繁殖体有明显抑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抑制作用强于革兰阴性菌.

    作者:姚萍;葛新;董小青;陈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抗MCV、抗RA33抗体、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MCV)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RA患者和50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检测抗MCV、抗RA33抗体和RF,观察各指标及3项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指标检测抗MCV抗体对RA的敏感性高;抗RA33抗体对RA的特异性高.三项指标中任一指标阳性即作为阳性的敏感性高(95.12%);而三指标均为阳性才视为阳性的敏感性略低于RF,但特异性可达99.00%.结论:抗MCV、抗RA33抗体、RF是RA较为特异的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把阳性患者的误诊率降到低,有助于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预后估计.

    作者:陈浩全;曾嫚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深圳市水厂水中邻苯二甲酸二酯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近年监测深圳市各主要水厂出厂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性.方法:从2008年起每年采集雨季和旱季的出厂水,用氢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GC-FID)测定其DEHP含量.结果:各主要水厂出厂水DEHP合格率每批次都在90%以上,DEHP污染水平随季节气候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雨季较高旱季较低,且在东南部地区水厂中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深圳市出厂水DEHP污染总体水平在国家标准限量内,其波动性明显受季节气候影响,较高的气温和降雨有利于DEHP的迁移和进入饮用水,水厂的生产需要有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措施.

    作者:曹小云;黎大林;陈锋;谢锦尧;蔡俊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能力验证实施研究

    目的:样品制备以及考核方案的设计是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PT)计划的难点和核心内容,本研究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生物性状相似的干扰菌的化妆品样品制作技术和考核方案的设计入手,研究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核心技术.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检测干扰菌的样品制作和考核评价为研究目标,从菌液制备、化妆品介质筛选、样品制备、均匀性/稳定性试验、考核方案设计等五方面对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制作的化妆品微生物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符合要求,试用鉴定结果符合预期结果.结论:研制出均匀性、稳定性符合能力验证要求的化妆品致病菌检测样品,制定了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为化妆品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文胜;谭慧嘉;罗建波;马聪;张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州市花都区食(饮)具的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在花都区经营的饮食服务企业的食(饮)具卫生状况.方法:按GB14934-94对采集的食(饮)具卫生状况进行检测.结果:144份样品中,合格率76.4%,其中大肠菌群检出阳性32份,不合格率22.2%,烷基苯磺酸钠超标2份,不合格率1.4%.结论:我区食(饮)具合格率不理想,还应加强食(饮)具消毒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陈创钦;何耀强;张骊;林合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血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只)、LPS组(20只)、GLN +LPS组(20只).采用LPS腹腔注射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检测空肠质量,空肠黏膜质量,空肠黏膜高度,空肠黏膜厚度;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HPLC-PED)检测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LPS组在空肠黏膜质量,空肠黏膜高度,空肠黏膜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LPS组在空肠黏膜高度较GLN+LPS组降低(P<0.05);LPS组在第3天肠黏膜通透性高于对照组及GLN +LPS组(P<0.05);LPS组在第3天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及GLN+LPS组(P <0.05);LPS组在第7天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胺酰胺治疗可以降低内毒素血症所致大鼠肠黏膜损伤.

    作者:王辉;范婵娟;张佳莹;翟莉莉;欧阳敏;于久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生态学研究

    目的:了解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生态学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方法,对象山县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的军团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夏秋季军团菌检出率高,冬春季节未能检出.不同场所军团菌检出率不同,医院、宾馆酒店阳性率分别达78.95%、50.70%.菌型分布为多样性,主要为嗜肺军团菌Lp1型,占68.7%.检出率还与中央空调冷却塔基座类型相关,漏斗型未检出军团菌,只有平台型检出军团菌.结论: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消长有季节性,菌型分布多样性,以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冷却塔基座为平台型的中央空调为重点.

    作者:林朝;宋晓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相差显微镜与UF-100尿沉渣仪对血尿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与UF-100尿沉渣仪在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BX51和UF-100尿沉渣仪分别对189例血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相差显微镜检查按3种判断标准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畸形红细胞总数≥70%且畸形红细胞种类≥3种,或者棘形红细胞≥5%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81.1%,特异性89.1%,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标准.UF-100的敏感性(91.6%)高于相差显微镜(81.1%),相差显微镜的特异性(84.8%)明显高于UF-100(58.7%).结论:相差显微镜和UF-100尿沉渣仪联合检查能更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

    作者:陈孝倩;廖俊捷;郑建建;吕吟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HE4检测在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分别测定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子宫肌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E4和CA125,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血清HE4、CA12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低于HE4单项检测,高于CA125单项检测.与术前比较,术后卵巢癌组HE4和CA125水平明显降低,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子宫内膜癌组HE4结果术前与术后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E4和CA125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HE4可以作为卵巢癌术后随访的客观指标,但尚且不能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后随访的客观指标.

    作者:於王骐;洪理泉;刘战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10月-2012年5月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流感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5月期间,以密云县医院为哨点医院,收集流感监测病原学,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结果:共监测流感样采集648例,分离流感病毒104件,分离阳性率为16.0%,其中B型Victoria系毒株70株(67.3%),B型Yamagata系毒株21株(20.2%),H3N2亚型毒株13株(12.5%);2012年1月-2012年3月份位流感流行高峰期;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16岁~ 25岁年龄组和26岁~54岁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的分离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10月-2012年5月流感监测期间流行的高峰期在2012年2月份,主要以B型Victoria系为主,易感人群集中在中青年和女性.

    作者:张巍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濮阳市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发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生产加工过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方法:按照《河南省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21类252份样品,合格11类182份,合格率72.2%.其中微生物指标检验6类72份,合格7份,合格率9.7%;理化指标检验19类228份,合格218份,合格率95.6%.直接入口食品凉拌菜、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盒饭合格率仅有3.3%.结论:濮阳市餐饮服务单位总体卫生状况一般,高风险食品合格率极低,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提示应加强餐饮服务的监督和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晓燕;徐国锋;王想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四种阴离子与传统化学法的比较

    目的:离子色谱法与传统化学法对饮用水中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方法: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化学法分别从取样量与检测时间、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4种阴离子的检测时间、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优于传统化学法.结论:离子色谱法比传统化学法操作简单、准确和灵敏,能同时测定多种离子.

    作者:黄文锋;张骊;肖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