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玉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入院,经过我院的有效治疗,21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治愈率为95%,1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有并发症产生,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结论:我院对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措施科学可行,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孙世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40个关节)及35例健康志愿者(共700个关节)的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进行超声检测,测量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增生滑膜血流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 R A组所查关节中有80%(672/840)的关节有不同程度滑膜增厚;70%(588/840)的关节有积液;肌腱炎占37.1%(312/840);滑膜血流增多占34.5%(291/840)。对照组分别为5%(35/700)、11%(77/700)、3%(21/700)、2%(14/7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够较清晰地显示RA患者受累关节滑膜增厚程度、关节积液、肌腱和腱鞘炎症状况、滑膜血流等,在评估RA患者关节受累程度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沈伟强;朱正;倪庆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某幼儿园在短时间内出现6名儿童聚集性脱甲症,经调查排除先天遗传性疾病,维生素缺乏,感染以及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脱甲症,考虑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后导致聚集性脱甲症。
作者:周新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待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待产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阴道分娩产程。
作者:陆露;张艺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90%以上患者至少有一支冠脉主支管腔明显狭窄,5%~10%患者无明显狭窄,可能与冠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心肌代谢异常、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等有关。
作者:尹义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89.23%)和总有效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和(8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李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反流时间短者7个月,长者24年。所选病例均符合如下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治愈率89%,3例患者病情较重,临床症状得到了控制。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病情缓解的快,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韩立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76例慢性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12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尤其是遵医行为的干预。结果健康教育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饮食控制和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慢性分裂症患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慢性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应对方式,有助于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改善。
作者:万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汤,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13%,较对照组的77.08%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及UAER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潘彩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35例患者在局麻下,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手术体位耐受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术部炎性反应!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等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前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老年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谭春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十二指肠损伤迟发性破裂病例较罕见,其病情凶险复杂,诊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2009年6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十二指肠损伤迟发性破裂腹膜后腸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美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越来越广,与传统的剖腹式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医院开始使用舒芬太尼,在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同传统使用舒芬太尼麻醉效果及术后苏醒恢复的影响,选择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观察麻醉期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术后病人气管拔出时间,使用舒芬太尼比芬太尼较稳定,术后气管拔出时间明显提前,苏醒恢复迅速平稳。
作者:张元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咳嗽、咳痰不是独立的一个病种,是肺部某种疾病的症侯群之一,可以咳嗽、咳痰的性质来判定某种肺部原发性疾病的细微病情变化。尤其对肺部慢性病变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可加重原发病的发展和演变,后危急生命。本人在多年的基层卫生院临床实践中辨症使用蒙医理论,对结核病合并支气管感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感染、肺心病合并支气管部感染等三种病症进行蒙药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英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内瘘的维护、预防内瘘感染和预防内瘘闭塞。经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后,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病症。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后,9例恢复正常。其他3例为糖尿病患者,经处理后,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然而依然发生了内瘘闭塞情况。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做好其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少容;李小妹;候满芳;米艳梅;汤桂丽;陈玉珍;陈小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0位采取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模拟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高于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前与手术过程中的心率以及血压方面,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使患者紧张情绪以得到缓解,有利于患者手术以后的恢复。
作者:蒋翠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带头灯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10月应用带头灯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结果术前术后JOA评分优20例,良7例,可1例,差0例(0%),优良率为96.4%。用配对 t 检验结果 P<0.05,有统计学意义。Macnnab 标准评定[2]:优19例,良8例,可1例。结论带头灯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作者:焦谢佳;徐霄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内容包括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上海市青浦区居民蛋类、鱼虾类消费量基本达到推荐量,但畜禽肉类、油脂和盐消费过多,谷薯类食物、蔬菜、水果、奶类消费不足。居民能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摄入不足,但脂肪、钠的摄入偏高。结论上海市青浦区居民膳食状况有所提高,但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
作者:李丹华;高红梅;马英;李燕;朱忆闻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小儿腹泻时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疾病。本病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和非感染性(包括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和其它原因)两大类。
作者:杜柳薪;王静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豆根、苦豆草、欧苦参等,我国西北省区及中亚细亚一带均有分布。药用根、根茎、全草及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燥热、止痛杀虫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癌、抗炎、抗菌的作用。关于化学成分的研究的研究已有报道,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该资源,我们对其种子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有报道鉴定的生物碱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 OSC)、苦参碱(matrine MT)、槐果碱(sophocarpine SC)、槐定碱(sophoridine SRI)和槐胺碱(sophoramine SA)、莱曼碱(lehmannine LEH)、苦豆碱(aloperine ALC)。现将近几年苦豆子类生物碱在抗炎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韩玉刚;张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中药临床药学及中药师的作用。方法:主要以2011年8月-2012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三个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个科室选择病情相近的患者主要分为两个组别,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0例患者。三个科室一种240例患者。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是根据病情的实际需要,让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观察组:本组主要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根据中药临床药学的指导,让中药师对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药师治疗以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一方面,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和住院所花的费用,相对对照组来说,都要小一些(p<0.05)。结论:在中药临床药学的指导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并且有效的促进中药合理应用。
作者:杨宝进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