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佩玲
目的:探究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5例,其中有3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设为观察组,另有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保守方法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军;周萃阶;蒋维;杨卫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血液随咳嗽经口腔咯出。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大咯血患者3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在28~66岁,其中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22例,肺炎大咯血患者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4例,肺癌大咯血患者2例,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陆海燕;王淑云;康建君;李玉芝;陈玉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带头灯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10月应用带头灯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结果术前术后JOA评分优20例,良7例,可1例,差0例(0%),优良率为96.4%。用配对 t 检验结果 P<0.05,有统计学意义。Macnnab 标准评定[2]:优19例,良8例,可1例。结论带头灯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作者:焦谢佳;徐霄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针对传统病员服不能满足病情需要的缺点,设计制作了前纽扣后分片的双上侧开衩病员服。临床应用中方便长期卧床患者更换衣服、心电监护患者导线固定、急救时快速电除颤、带管病人的导管固定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薛敏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对14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实验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胃镜下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云平;梁转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采取EC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6.15%和42.31%,对照组的分别为76.92%和73.08%,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魏俊婷;陈钟;欧阳郴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汤,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13%,较对照组的77.08%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及UAER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潘彩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总结急性肾功衰竭临床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病科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4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有效治疗和综合护理病情得到了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较重,伴有并发症出现,病情好转较慢,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结论:我院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病情好转是非常科学可行的,为患者的救治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为患者增强了治病的信心。
作者:李清芬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也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1]。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出血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出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脑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作者:袁毓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某幼儿园在短时间内出现6名儿童聚集性脱甲症,经调查排除先天遗传性疾病,维生素缺乏,感染以及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脱甲症,考虑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后导致聚集性脱甲症。
作者:周新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采用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运用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行为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路径化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曾令丹;李春妹;左曙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患者22岁,停经38+3周,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7/75mmmHg,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彭隆大于正常孕周,专科情况宫高40c m,腹围110cm,胎心音左138次/分;右140次/分,不规则宫缩,头先露,未衔接。心电图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双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收入院。产科行肛诊检查容2指。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于异丙基肾上腺素1m g加入5%葡萄糖500m l内,25滴/分输入,心室率维持在42~49次/分。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领导赶到现场,立即组织产科、心内科、ICU、麻醉科专家紧急会诊,产科结论:第一胎经阴产,二胎原则上不主张行剖宫产术,但双胞胎经阴产风险很大,且孕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风险更大。专家组经病情评估认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由于失去了心脏生理调节机制,在孕产期特别是血容量明显增加时,心功能显著下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临产后先露下降压迫盆底,胎儿娩出时腹压突然下降,均会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使产妇心率更慢,导致阿斯氏综合症,甚至猝死。不能经阴产,行剖宫产也承受极大地风险,出血、心率继续减慢。众所周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心室各按自身节律搏动,心室率过慢,心脏输出量减少,可以引起脑缺血、轻则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重则昏厥、抽搐,甚至死亡。经专家组决定,先行心脏临时起搏安置术,然后行剖宫产术,经与家属沟通,家属同意此项方案。零点的钟声敲过,孕妇被送入心脏介入手术室,为避免射线辐射对胎儿影响,厚厚的防护服盖在孕妇身上,不到50分钟,心脏临时起搏术结束,一切顺利,起搏频率60次/分。此时,孕妇的宫缩在加剧,立即转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术,深夜二点,配合心电监护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顺利,一对双胞胎女婴(分别是2600g、2500g)顺利分娩,母婴平安。
作者:李云秋;韩丽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避免临床滥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查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7月份出院病人病历500份,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了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病例共410例,占抽查病例的82%。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抗菌药物种类选用不当、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治疗用药疗程过长、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医疗机构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基础。
作者:应春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在现阶段的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通过对神经内科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其目的在于及时解决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问题,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和便利,使患者自身防范意识得到加强,终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作者:王琳琦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本院2003年5月19日至5月30日收治了90位群体发热病人,其中20位有肺部改变。经省市专家组会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经阿奇霉素+鱼腥草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有多位医务人员感染,其中3人肺部有改变。本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是一种致病因素不明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病变,呈群体性发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现把23位胸片、CT表现及其它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年龄:本组共23例,20例为本地一所中学学生,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14~15岁;医务人员3例,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22~26岁,全部病例经阿奇霉素+鱼腥草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孟徐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狂犬病属乙类传染病,是须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4 h内上报。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病毒。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株,特点为致病力强。固定毒株是街毒株连续在家兔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毒株,特点为毒力减弱,失去致病力,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用。狂犬病毒抵抗力不强,对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等均敏感,加热100℃2min可灭活。
作者:袁惠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可以采用基因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然而,心血管病基因治疗与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疗一样,在世界范围内还处在试验阶段。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基因治疗,需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和转移体系将目的基因导入心血管,并安全可靠地表达。基因治疗载体的选择是决定基因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想的基因转导载体应该无致病性、可以有效转导靶细胞,转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长时间稳定表达并可调控,同时只有小程度的副作用[1]。在用基因治疗纠正疾病缺陷时,其安全性研究及评价也就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物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在构建基因治疗载体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主要可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作者:彭家芹;朱华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基层二乙县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普外科手术的Ⅰ类切口、Ⅱ类切口的住院病人共44例,按切口有无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及切口无感染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 S A1病情分级在切口感染组与切口雾感染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麻醉方式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ASA1病情分级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作者:曾立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后并应用达菲林治疗及护理的效果,为更好地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且应用达菲林治疗及护理的19名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采用达菲林治疗,并进行积极地护理,19名患者都痊愈出院,追踪10个月没有复发的病例。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达菲林治疗及针对性护理,临床观察是有效的。
作者:辛润梨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近几年,药品安全跳入人们的眼帘,公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用药安全。随着2010年版药典的实施,各类药品的检验标准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中药饮片方面,由从前只有中药材检验标准,到现在很多中药材项下都有相对应的饮片标准,为中药饮片的检验提供了更细致的标准。在日常监督工作中,笔者发现,如果能够加强零售环节的管理,很多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都不会出现,所以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的管理,相当必要。
作者:范洪远;毕壮壮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