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云峰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过程。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如何面对和解决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每位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作者:李春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痛风是一组以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有了明显的增加,本病尤其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饮食有关),发病前常有漫长的高尿酸血症史。痛风的发生取决于血尿酸的浓度和在体液中的溶解度。仅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并尿酸结石也不称为痛风。高尿酸血症只有10%-20%发生痛风。长期得不到控制的痛风患者,可引起关节畸形,更为严重者造成尿酸结晶在肾脏内沉积,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演变成尿毒症。为此,应重视痛风病的防治。痛风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两种,原发性痛风多与糖代谢紊乱、脂肪代谢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有关。中医认为,痛风病与先天禀赋不足,脾肝动能失调,以及饮食失调、肥胖过度、劳倦及六淫侵袭有关,现就该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吴美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在基层卫生院实施优质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增加。
作者:郑婉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对应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对患有二期压疮的危重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二期压疮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压疮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二期压疮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压疮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对患有二期压疮的危重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艳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申捷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申捷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呕吐1例,腹泻1例,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皮疹1例。结论:申捷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84例宫颈疾病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且均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炎症97.4%,C I NⅠ~Ⅱ90.91%,C I NⅢ88%,宫颈癌100%。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欧世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探讨针灸治疗中暑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中暑患者的针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暑患者经本院的针灸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康复出院。结论:本院对中暑患者采取的针灸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张淑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随着手术方法的完善、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改进,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已经逐渐代替开放手术成为治疗局限性肾癌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至今已完成员125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杨琴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知识培训是护理管理面临的紧迫任务。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专业技能,根据我科护理人员特点,依据PDCA循环理论,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形成环环相扣,使在职护士的专科培训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得到有效实施,专科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杨开庆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讨论距骨骨折护理的主要手段。方法:回顾分析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距骨骨折患者护理的基本效果,并对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所有56例患者都顺利地完成治疗,全部完全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问题。结论:对距骨骨折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并结合适当的术前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有促进患者康复,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宏;叶翠英;程玉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分析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类型,探讨产科医院感染防控方法。
作者:黄永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结核病的忽视,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回升,而控制结核病的关键环节是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肺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可作为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重要依据,就此,结核菌素试验也就在门诊广泛的开展起来。自从2008年5月份,我院开展结核菌素实验以来,主要负责服务于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部队官兵和儿童上学体检这四个方面的人群,至今共做约3056人。以上数字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结核病重视起来。那么,如何更正确的为病人进行结核菌素实验,现将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顾芳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SLIPA(stream lined of the pharynx airway SLIPA )喉罩在急诊阑尾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和其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60例我院急诊阑尾炎手术患者,将6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插管组,B组为喉罩组。结果:A组所需时间长于B组,B组在喉罩置入期及拔除期HR,SBP,DBP的变化小于A组,且B组并发症比A组少。结论:与经气管插管麻醉相比,SLIPA喉罩应用于急诊阑尾手术可行,且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
作者:李益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我院治疗腹部创伤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治疗组患者采用C T检查。6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将两组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比较两组检查的准确性。结果:治疗组影像学检查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CT影像学在腹部创伤检查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腹部创伤面积、位置以及类别,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小芳;杨殿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本病的诊断可根据病史、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诊断后给予气道通气治疗和对症处理,经以上处理,本次入选病例53例患者1例死亡,52例痊愈。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根据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诊断是否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如果确诊及时的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黄鑫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以及核磁共振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方面的效果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高微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对托养老人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为托老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我院托老中心2009年10月以来入住老人的一般情况和生活习惯,了解老人常见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规律。结果:托养老人在饮食习惯,兴趣爱好,运动特点,睡眠情况和大小便情况等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结论:托老中心在日常护理和管理中应注意针对老人饮食、兴趣、环境等方面营造一定的氛围,有利于老人安心健康的修养。
作者:樊慧;张娟;吕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是一种无损伤的检查。可做三维空间成像,并可在不同角度做二维空间的横断面成像。MRI可以使CT显示不出来的病变显影,是医学影像领域中的又一重大发展。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病的显示优于CT。由于MRI的检查适应症较多,检查时间又相对较长。我院自2012年引进1.5T西门子以来,检查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每个部位都要装卸线圈,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加班加点,一天只能做三十来个部位,患者预约时间长,意见很大。
作者:尹余平;张春锋 刊期: 2013年第34期
高血压是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也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密切相关。随着我国高血压病率的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主要由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引起,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是国内外公认的身心性疾病。在发达国家由于重视其综合防治,患病率、致死率明显下降,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不良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的欠缺等,使高血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居高不下[2]。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由为重要,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的行为和认识,延缓病情的进展。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熟悉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樊宇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急性脑梗塞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或软化,病情相对危重[1],其临床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3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美兰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