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樊宇倩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病患者, 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病率, 控制高血压, 并发症, 患者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 身心性疾病, 人口老龄化, 高血压患者, 发展中国家, 靶器官损害, 综合防治, 重要脏器, 致死, 治疗, 延长寿命, 血压升高, 生活行为
摘要:高血压是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也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密切相关。随着我国高血压病率的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主要由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引起,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是国内外公认的身心性疾病。在发达国家由于重视其综合防治,患病率、致死率明显下降,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不良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的欠缺等,使高血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居高不下[2]。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由为重要,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的行为和认识,延缓病情的进展。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熟悉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9例,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诺丁汉生活质量量表(NHP)评分为(43.2±1.7)分,对照组NHP量表评分为(43.2±1.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叶;任绍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和护理。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观察能力,及时有效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指导和孕期管理,做好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赵爱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氯氮平联合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应用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氯氮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病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MECT+氯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纯用氯氮平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56%与48.8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联用MECT与氯氮平,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秋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陪护的健康教育与体会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加强对陪护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陪护的相关卫生知识及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宁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心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内科介入诊疗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探讨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介入诊疗后住院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0例介入诊疗患者中,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共有286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1.5%。结论:心内科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中,发生睡眠障碍的比率较高,因此,对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睡眠障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鲍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及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我院34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使产妇得到积极救治。

    作者:刘惠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2462名特勤人员疾病调查分析

    为明确特勤人员主要疾病分布情况,我们对2009-2011年2462名特勤疗养员年度健康大体检主要疾病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特勤人员今后的疾病预防和治疗。

    作者:杨长青;王莲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前言冠心病(CH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于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谈护患沟通技巧

    沟通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沟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今社会中,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纠纷也愈演愈烈,其原因多是因为医患之间无法有效沟通所导致的。护士作为连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在医患沟通之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程秋媛;谢桂英;陈静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盆炎净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盆炎净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2013年间收治的69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年龄在30-52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盆炎净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妇科千金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较好,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治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对照组34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6.5%。结论:采用盆炎净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爱秀;戴一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关于做好计划生育优生两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计划生育优生两免政策,让适龄群众在婚前、孕前自觉、主动通过检查检测,发现常见的致畸因素以及存在的风险,并及时予以干预、处置,是避免或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一道关口。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在本文中阐述了计划生育优生两免的内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推进计划生育优生两免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胡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内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4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在原有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康复进展加快,与实施护理前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个性、心理,做好及时、科学、合理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展。

    作者:唐敏怡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研究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对照方法,比较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在SPNSS评分表中评分以及糖尿病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氨磺必利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疗效显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郭新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置人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探讨

    目的:熟悉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实况。分析流动儿童管理成效,讨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对2011~2012年300名流动儿童接种内册实施调查总结。结果接种率及逐年接种儿童数目有明显上升。结论居住条件的改善,完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管理,强化宣传力度,调动多部门合作[1],扩大主动搜寻,加快建设预防接种疫苗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做到信息分享是增大流动儿童接种率的根本措施。

    作者:苑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PDCA在内分泌科护理专科培训中的应用

    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知识培训是护理管理面临的紧迫任务。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专业技能,根据我科护理人员特点,依据PDCA循环理论,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形成环环相扣,使在职护士的专科培训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得到有效实施,专科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杨开庆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意识障碍56例临床分析

    目的:纳洛酮治疗急性意识障碍疗效观察。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人,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方法外,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提高,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意识障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手术方法的完善、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改进,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已经逐渐代替开放手术成为治疗局限性肾癌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至今已完成员125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杨琴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的时机、效果。方法:手术治疗65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结果:65例患者一例复发,一例发生软骨膜炎,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红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急性胰腺炎64例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A 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此病进展快,有10%-15%的A P患者可进展为重症A P [1],常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病死率高达20%-30%[2]。实验室研究证实[3],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并可使轻型胰腺炎发展为重型胰腺炎,维持正常的血供,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而复方丹参改善胰腺炎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且对重要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小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