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探讨

苑波

关键词:预防接种, 流动儿童, 成果分析
摘要:目的:熟悉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实况。分析流动儿童管理成效,讨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对2011~2012年300名流动儿童接种内册实施调查总结。结果接种率及逐年接种儿童数目有明显上升。结论居住条件的改善,完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管理,强化宣传力度,调动多部门合作[1],扩大主动搜寻,加快建设预防接种疫苗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做到信息分享是增大流动儿童接种率的根本措施。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7例肺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心型肺癌侵犯肺动脉干,术中很难与血管分离,若强行分离时发生破裂大出血,常被迫改作全肺切除术,使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大为降低,或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行人工血管置换侵犯的肺动脉干,既能切除肿瘤组织,又可以有效的保留未被侵犯的肺叶,能大程度的保护肺叶,大程度的保护患者呼吸功能。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共行肺动脉人工血管置换7例,效果满意,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独特性,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窗口接诊、待诊过程中的咨询,进而查阅病历,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1年半时间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排除了冠心病、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者。结果: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人数占总人数的82%,其中35-65岁的人数占肥胖人数的51%。结论: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与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增加有关,中青年人肥胖患者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主要诱因。

    作者:梁艳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8例内分泌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208例内分泌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高,住院时间少(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温春苗;陈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胎膜早破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在临床上对难产、剖宫产、母婴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分析12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未发生胎膜早破者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者在分娩方式、难产、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胎膜早破患者难产发生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早就诊,早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韩烨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关系的探讨

    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目前已经确认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的发病有关。Hp是慢性胃炎重要致病因子,Hp将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到治疗策略做了一系列的变更,Hp是重要的致癌因子等。

    作者:金晓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上海市松江区民办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消毒现状和监管对策

    目的:通过对口腔诊疗消毒现状的调研,进一步提高民办医疗机构卫生安全意识,规范民办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消毒技术,为提高口腔医疗安全提出监管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对辖区内37家民办医疗机构开展口腔诊疗操作中消毒现状调查,包括:口腔诊疗环境布局、设备配备、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分析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操作消毒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辖区内民办医疗机构均能做到诊疗区域与器械清洗消毒区分开设置,但7家民办医疗机构存在病人候诊区未与诊疗区域隔离,18家民办医疗机构存在器械清洗消毒区布局不合理,标识不清,消毒流程有缺陷。37家民办医疗机构均配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9家民办医疗机构存在手机配备不足。8家民办医疗机构存在手机使用后未能及时拆卸,6家民办医疗机构存在备用牙科手机灭菌后包装不符合要求。

    作者:潘琴;沈新;徐章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妇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DVT)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有年老体弱、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脱水、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手术范围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结论对有DVT高发因素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杨艳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我科自2010后1月到2012.1月共收治的52例妊高症患者,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精心的病情观察及有效护理,均无不适症状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护理前后平均动脉血压(MAP)和24h尿蛋白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医治疗时复症病的临床分析

    时复症是指眼刺痒难忍,白睛红赤灼热,每年至期而发,过期乃愈,如花如潮,循环往复的外障眼病。一般本证多发于春夏天气暖热之时,秋季天气渐凉,症势渐减或消退,如是往复。此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且多为双眼患病,可延绵数年或十数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病因尚未十分明了,近年来一般认为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治疗颇为棘手,但预后一般较好。

    作者:钱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

    评价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38例患者进行随访4-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89.3%。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类型转子间骨折,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作者:冯武;包洪卫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痛风病的护理体会

    痛风是一组以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有了明显的增加,本病尤其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饮食有关),发病前常有漫长的高尿酸血症史。痛风的发生取决于血尿酸的浓度和在体液中的溶解度。仅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并尿酸结石也不称为痛风。高尿酸血症只有10%-20%发生痛风。长期得不到控制的痛风患者,可引起关节畸形,更为严重者造成尿酸结晶在肾脏内沉积,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演变成尿毒症。为此,应重视痛风病的防治。痛风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两种,原发性痛风多与糖代谢紊乱、脂肪代谢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有关。中医认为,痛风病与先天禀赋不足,脾肝动能失调,以及饮食失调、肥胖过度、劳倦及六淫侵袭有关,现就该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吴美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84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84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行药物治疗期、清宫手术期及子宫动脉栓塞期的护理。药物治疗期间重点观察阴道出血、腹痛及血HCG的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清宫手术前提前做好介入治疗的相关准备及大出血的急救准备;清宫术后做好大出血、宫腔水囊引流管、预防感染的护理。子宫动脉栓塞后重点做好穿刺侧肢体护理,防止出血、血肿、血栓形成;做好介入后常见并发症发热、疼痛的护理。阴道出血的观察及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2011年桐乡市人群合理膳食指导效果分析

    目的:让辖区居民了解并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而指导合理搭配饮食,预防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减少各类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提高我市居民的营养和健康知识水平,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方法:辖区各镇街道随机抽取一人群(>100人),开展合理膳食的指导,全市指导人群>1400人,对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天摄入量,比较指导前后的膳食达标率;结果:人群在蔬菜、水果、畜禽肉、蛋类、鱼虾类、奶类及饮水的日均摄入量对照膳食平衡的要求,指导后明显高于指导前;结论:合理膳食指导工作对改善人群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许皓;曹元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重症肝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病毒性肝炎病人中,1%~3%可发生重症肝炎,是病变严重的一个类型,多与HBV感染有关,病理特点是肝实质细胞大片坏死。这种病人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根据其病理过程和病理形态的不同,重症肝炎又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

    作者:井立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门诊开展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体会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结核病的忽视,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回升,而控制结核病的关键环节是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肺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可作为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重要依据,就此,结核菌素试验也就在门诊广泛的开展起来。自从2008年5月份,我院开展结核菌素实验以来,主要负责服务于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部队官兵和儿童上学体检这四个方面的人群,至今共做约3056人。以上数字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结核病重视起来。那么,如何更正确的为病人进行结核菌素实验,现将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顾芳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引起肢体麻痹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肢体麻痹痛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都是采用外周静脉输液的,对第一疗程(化疗当天至本次疗程结束)患者输液侧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痹感(评分2-5分)的100例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第二疗程对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肢体麻痹痛的情况是否有所减轻,观察时限为化疗当天开始至本次疗程结束,部位为输液侧肢体。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肢体麻痹痛的程度明显减轻,有的甚至消失。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奥沙利铂静脉化疗引起的肢体麻痹感,减轻肢体不适,因此,在临床上实施是有必要的。

    作者:潘春玲;郑志伟;林丽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院的应用

    在基层卫生院实施优质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增加。

    作者:郑婉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2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并分析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抽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在2-4级患者28例,在急救、用药、病情观察、心理等方面采用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2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中20例痊愈,8例好转,有效率100.0%。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实施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谈产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分析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类型,探讨产科医院感染防控方法。

    作者:黄永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技巧探索

    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有利于教与学的可操作性教学技巧,与同仁一起探讨和商榷。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