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杨艳梅

关键词:宫颈癌,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妇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DVT)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有年老体弱、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脱水、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手术范围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结论对有DVT高发因素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探讨

    目的:熟悉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实况。分析流动儿童管理成效,讨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对2011~2012年300名流动儿童接种内册实施调查总结。结果接种率及逐年接种儿童数目有明显上升。结论居住条件的改善,完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管理,强化宣传力度,调动多部门合作[1],扩大主动搜寻,加快建设预防接种疫苗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做到信息分享是增大流动儿童接种率的根本措施。

    作者:苑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初探手术室护士对产妇进行术前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对降低产妇抑郁有无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剖宫产平诊手术随机分组,干预组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措施,术前两组产妇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测,评估其心理状态以作比较。结果干预组术前抑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对降低产妇抑郁积极有效。

    作者:罗凡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陪护的健康教育与体会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加强对陪护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陪护的相关卫生知识及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宁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主要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患者加以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11例,发生率是27.5%。主要与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具有紧密关系。经针对护理干预后,11例患者中,好转者8例病情稳定出院,2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1例患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结论:了解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避免或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宫颈病变的筛查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且近年来,其发病和死亡有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与HPV感染有明确关系[1],而部分HPV感染可以随着免疫力的增强逐渐被机体清除;而由早期病变演变为宫颈癌需要时间较长,且局部治疗即可阻止其发生进一步恶变。所以,通过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尽早治疗,提高疗效,挽救生命。

    作者:朱趁芬;段仙芝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不同精神症状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的不同精神症状的作用,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间进行颅内肿瘤术后发生精神症状的患者62位,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的脑水肿、脑缺血、癫痫等症状的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护理后血压、心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的不同精神症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飞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8例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体会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曾用名:多抗甲素注射液,本品主要成份为α-甘露聚糖肽。本品能在体外抑制S-180、艾氏腹水癌和人舌鳞状细胞癌T c a8113等细胞株的D N A和RNA6的合成葡萄糖代谢。动物体内能抑制艾氏腹水癌和S-180肉瘤、H e P A肝癌腹水瘤的生长(抑瘤率63%),能提升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活化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诱导胸腺淋巴细胞产生活性物质,改善和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中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的辅助治疗。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瘙痒、皮疹、红斑、风团、寒战、发烧、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2.呼吸系统:胸闷、呼吸困难,有发生呼吸骤停的报告。3.注射局部:疼痛。

    作者:陈世惠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暑的针灸治疗方法

    探讨针灸治疗中暑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中暑患者的针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暑患者经本院的针灸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康复出院。结论:本院对中暑患者采取的针灸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张淑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4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癫痫继发精神障碍(EMD)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选取接诊40例EMD患者,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出现脑电图异常及CT异常,均有自知力缺失表现,妄想、幻听、亢奋、情绪异常均较为典型。出院时,痊愈24例(60.0%),显著10例(25.0%),好转5例(12.50%),无效1例(2.5%)。结论 EMD以类精神分裂症为主,合理用药疗效显著。

    作者:赵钊;张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目的: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刘化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过程。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如何面对和解决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每位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作者:李春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同伴支持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在GDM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2012.3-2013.9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医院妇产科住院的GDM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同伴支持方式进行系统化管理,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管理方式,对比其妊娠过程各项指标及结局。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发生各项妊娠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同伴支持者的认可度由前三月时72%渐上升至95%(P<0.01),有效性显著。结果同伴支持的系统化管理对GDM患者的安全分娩非常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齐亚芬;冯玉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内镜下食道支架置入法治疗食管癌梗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癌性狭窄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30例确诊的食道癌性狭窄的患者,内镜引导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带膜支架解除食道狭窄。结果本组30例中,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置支架。术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痛及异物感,反流性食管炎13例、黑便8例、肿瘤生长阻塞支架4例。结论术前做好准备及解释工作、术中协助医生做好支架定位和病情观察、术后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等,对置入支架术获得成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周维霞;蒋晓红;皇甫丽;胡端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医治疗时复症病的临床分析

    时复症是指眼刺痒难忍,白睛红赤灼热,每年至期而发,过期乃愈,如花如潮,循环往复的外障眼病。一般本证多发于春夏天气暖热之时,秋季天气渐凉,症势渐减或消退,如是往复。此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且多为双眼患病,可延绵数年或十数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病因尚未十分明了,近年来一般认为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治疗颇为棘手,但预后一般较好。

    作者:钱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操作的临床分析

    笔者自2010年2月-2013年7月,共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07例,除肌瘤过大的49例采取常规的手术操作方法外,其余的均采用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笔者根据改良式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具有损伤少、出血少、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说明本文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对复发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对复发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进行为期12个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胆源性复发2例,酒精性复发2例,高脂血症复发1例,饮食因素1例,合计6例,总复发率为9.68%;对照组患者胆源性复发3例,酒精性复发5例,高脂血症复发2例,饮食因素4例,合计14例,总复发率为22.58%。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对于保障患者健康意义显著。

    作者:麦结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影响核磁共振检查效率的原因和对策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是一种无损伤的检查。可做三维空间成像,并可在不同角度做二维空间的横断面成像。MRI可以使CT显示不出来的病变显影,是医学影像领域中的又一重大发展。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病的显示优于CT。由于MRI的检查适应症较多,检查时间又相对较长。我院自2012年引进1.5T西门子以来,检查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每个部位都要装卸线圈,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加班加点,一天只能做三十来个部位,患者预约时间长,意见很大。

    作者:尹余平;张春锋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临床探讨研究阿奇霉素及红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患儿体温、肺部罗音、咳嗽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患儿治愈28例(62.22%),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患儿治愈23例(51.11%),总有效率84.4%。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较好,治疗期限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其临床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阮祥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RT置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RT,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避免或减少CRT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红玉;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急性胰腺炎64例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A 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此病进展快,有10%-15%的A P患者可进展为重症A P [1],常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病死率高达20%-30%[2]。实验室研究证实[3],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并可使轻型胰腺炎发展为重型胰腺炎,维持正常的血供,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而复方丹参改善胰腺炎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且对重要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小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