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南
急性胰腺炎(A 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此病进展快,有10%-15%的A P患者可进展为重症A P [1],常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病死率高达20%-30%[2]。实验室研究证实[3],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并可使轻型胰腺炎发展为重型胰腺炎,维持正常的血供,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而复方丹参改善胰腺炎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且对重要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小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对经乳腺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两年以来接收治疗的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乳晕切口切除术。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且其切口甲级愈合差异、乳晕感觉正常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乳基本对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满意率为86.1%,对照组仅为25.0%,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经乳晕切除术,其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双乳基本对称率,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满意率进行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司徒勺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对肠炎宝合剂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依据。方法:考察肠炎宝合剂和复方黄连素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肠炎宝合剂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152μg/ml和174μg/ml,MBC分别是332μg/ml和363μg/ml;复方黄连素片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168μg/ml和172μg/ml,MBC分别是349μg/ml和351μg/ml。两药作用强度相近。结论:肠炎宝合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作用。
作者:陈艳;吴桂花;杨泽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78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T2期肾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7.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5.4ml,平均术后24h内的引流量为140.5ml。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中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及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8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前12h到术后手术后24h均连续用林格氏液进行静滴,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抑肽酶进行静滴。结果经过试验发现试验组的脑水肿以及出血量减轻情况都要对对照组显著,并且两组相比较脑水肿及出血量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围术期对患者采用抑肽酶静滴可以有效的减少脑肿瘤手术的出血量以及脑水肿情况,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简新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对复发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进行为期12个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胆源性复发2例,酒精性复发2例,高脂血症复发1例,饮食因素1例,合计6例,总复发率为9.68%;对照组患者胆源性复发3例,酒精性复发5例,高脂血症复发2例,饮食因素4例,合计14例,总复发率为22.58%。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对于保障患者健康意义显著。
作者:麦结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更年期又称围绝经期,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会出现卵巢功能的减退和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临床症状主要以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心慌失眠等为主,其中失眠是患者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失眠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发生率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已成为威胁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科在给予更年期失眠患者针刺结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颉小云;江洁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对照方法,比较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在SPNSS评分表中评分以及糖尿病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氨磺必利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疗效显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郭新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抬头吸引器在助产术中的护理技巧。方法:通过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之间产科接收的145例胎头吸引术助产的妇女,总结工作中施行胎头吸引器的体会。结果:145例助产妇女中,一次吸引助产成功者有115例。2次吸引成功者有21例。吸引三次者成功7例。未成功改行剖腹产2例。结论:胎头吸引术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及时清理胎头露出位置和方位。正确的放置和使用吸引器,才能确保吸引成功、母子安全。
作者:吕丽;李慧玲;王清凤;王星;孙明月;林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卒中后遗偏瘫,多出现半身肢体凉麻或兼上下肢僵硬不利,多年来笔者选玉竹、炒白芥子、生南星、肉桂(以下简称四药)加入对症方药中治疗中风后半身凉麻不用患者,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现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孟凡辉;孟庆良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肝性脑病(HE)过去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轻微肝性脑病指无明显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测验和(或)电生理检测发现异常,过去称之为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HE)。
作者:陆海燕;李玉芝;王淑云;康建君;陈玉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在GDM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2012.3-2013.9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医院妇产科住院的GDM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同伴支持方式进行系统化管理,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管理方式,对比其妊娠过程各项指标及结局。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发生各项妊娠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同伴支持者的认可度由前三月时72%渐上升至95%(P<0.01),有效性显著。结果同伴支持的系统化管理对GDM患者的安全分娩非常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齐亚芬;冯玉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和护理。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观察能力,及时有效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指导和孕期管理,做好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赵爱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提高产科护士对产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能力及对产后发生心力衰竭产妇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28例产妇实施严密的监测及各种抢救护理措施。结果28例产妇无一例死亡,均顺利出院。结论急性心力衰竭虽是产后严重并发症,经过积极的救治及恰当护理预后良好。
作者:赵少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对托养老人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为托老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我院托老中心2009年10月以来入住老人的一般情况和生活习惯,了解老人常见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规律。结果:托养老人在饮食习惯,兴趣爱好,运动特点,睡眠情况和大小便情况等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结论:托老中心在日常护理和管理中应注意针对老人饮食、兴趣、环境等方面营造一定的氛围,有利于老人安心健康的修养。
作者:樊慧;张娟;吕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孕妇临产前、产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临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前后两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正确纠正临产孕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为正常分娩提供有力的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余碧霞;黄素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对应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对患有二期压疮的危重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二期压疮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压疮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二期压疮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压疮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对患有二期压疮的危重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艳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率,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和正确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邓茵茵;汤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急性腰椎间小关节综合征是软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对114例病人采用坐位膝顶旋腰法为主治疗急性腰椎间小关节综合征,收效显著。
作者:赵成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时有效性、安全性的对比。方法观察133例PICC与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的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结果 PICC组(P组)平均留置时间为(83.7±11.2)d,静脉留置针组(C组)为(4.5±1.3)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