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方剂配伍研究与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

于友华;林谦;崔建潮;王永炎

关键词:中药方剂, 配伍研究, 中成药, 中医药产业化, 临床用药, 辨证论治, 现代化, 转化, 进程, 健康, 疾病, 患者
摘要: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实现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使患者从疾病向健康转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现中医药产业化的进程中,抓住中药方剂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愈疡散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愈疡散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冰醋酸胃溃疡模型,设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西药对照组、愈疡散大剂量组、愈疡散小剂量组、胃溃疡模型组,共6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胃溃疡模型组均灌服生理盐水;愈疡散大剂量组、愈疡散小剂量组分别灌服愈疡散5g/kg体重、2.5g/kg体重,西药对照组灌服雷尼替丁.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1)的含量.结果:愈疡散大剂量组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而血浆E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溃疡模型组及愈疡散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疡散促进溃疡愈合,增加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提高再生黏膜功能成熟度,可能与其诱导、促进NO合成,反馈性地抑制ET释放,维持NO和ET的动态平衡有关.

    作者:范惠珍;周志刚;姜国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药结合治疗多发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增长,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多发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成为目前老年病防治研究的重点之一.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本病,并与单纯中药和针刺治疗对照,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明哲;范玉樱;詹宽仁;彭美凤;杨光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及意义

    在组织的发育、改建和修复的过程中,离不开生长因子的参与作用.特别是在骨骼的形成、骨折的愈合与骨骼的改建过程.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坏死骨的修复与重建的过程之中,血管与骨的新生是一个病理逆转的关键.

    作者:樊粤光;徐传毅;何伟;方斌;李雄;刘少军;王海彬;袁浩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豚鼠小肠绒毛内对脂褐质类物质排泄的观察

    目的:为进一步确定小肠是否具有排泄功能.方法:取豚鼠小肠做HE染色、PAS染色、尼罗蓝染色和Schmorl氏铁氰化钾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结果:现在小肠绒毛顶端的结缔组织内及上皮内,可见HE染色呈黄褐的颗粒性物质,这些颗粒多为吞噬状态,脂褐质特异性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小肠对脂褐质类物质可能具有一定的排泄作用.

    作者:王雅琴;肖长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现状及辨证方法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慢性化进程,而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疾病发展过程又是目前困扰医学界尤其是临床医生的一个很大的难题.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在为攻克乙肝这个医学难题而不懈地努力着,到目前为止西医学解决了乙型肝炎的病因、诊断和预防等多方面问题,但对乙型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尚无可靠疗效的西药,中医学总结了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医家治疗肝病的经验,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采用临床四诊所得资料经辨证论治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但也存在临床辨证证型多、证型不规范等问题.

    作者:吕文良;李樯;姚乃礼;唐旭东;刘绍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医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关系

    1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概述神经、内分泌、免疫(NEI)是机体的三大调节系统,它们之间虽然各自独立,但又有着密切的信息联系.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递质和激素将信息传递给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亦可通过细胞因子的作用将信息反馈给神经内分泌系统.不仅如此,现代研究还发现,神经内分泌免疫三类细胞都能产生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且都有这些物质的受体.

    作者:卓勤;金敬善;邓新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菩人丹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菩人丹的降糖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菩人丹对其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以小鼠为对象,做菩人丹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菩人丹可降低大鼠血糖,并存在时效关系;菩人丹各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的空腹血糖较模型组均下降(P<0.01),且菩人丹中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菩人丹中剂量组能够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菩人丹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菩人丹可以降低实验性高血糖,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且无明显毒性作用.

    作者:贾春华;刘宝山;庞宗然;杨鹤梅;王海林;杜志峰;苏又凡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同证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功能变化的研究

    近年来,计算机自动检测纤维蛋白原(Fbg)系列数值得到应用,其优点在于:它不仅了解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而且能判断纤维蛋白原被蕲蛇酶水解出Des-AA(FPA)后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情况(包括反应时间与功能指数)[1].

    作者:陈达理;周立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药治疗研究思路探讨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病毒感染人体持续6个月以上未愈.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而分为①健康携带者;②无症状携带者(ASC);③发病携带者即发病者.以往ASC多指健康携带者,近来大量研究表明ASC中健康携带者只占少数,大部分组织学已发生改变,只是损伤的程度不同而已.故现在ASC系指无症状携带者.

    作者:叶永安;田德录;李晓林;朱建华;王玉芬;张良;王晓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与中医证候类型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人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指标客观化检测,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虚组、阴虚组、阳虚组、气滞血瘀组、寒凝痰浊组.结果:各项检测指标冠心病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虚证组明显高于实证组,其中气虚组>阴虚组>阳虚组>气滞血瘀组>寒凝痰浊组.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糖、血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检测指标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冠心病虚证组以血糖、血脂、胰岛素升高为主,其中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冠心病实证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接近正常对照组.

    作者:唐巍;遇红;李江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风发病前7d~30d内先兆症状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本文着重探讨通过1:2病例对研究方法获取的中风发病前7d~30d内的主要相关症状.

    作者:王泓午;王玉来;金章安;王振海;王永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医五脏实质为三胚层说

    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中医脏腑不是实质性器官,而是人体生理现象的临床归类[1],即是一个生理概念[2].笔者认为,人体的任何一种生理功能都必须通过实质性的组织结构发挥作用来实现,因此中医五脏即使是生理功能的概括,也必然有其自己的形态学基础.

    作者:罗正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阴阳太极与AP-1异二聚体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之间的相对制约、互根作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观点,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规律的学说,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至今仍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中医治疗疾病在于调理阴阳,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

    作者:许建阳;王发强;王莉;尹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肾炎3号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炎3号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作用于正常胎牛血清培养和脂多糖刺激下的系膜细胞,利用ELISA和RT-PCR方法,观察肾炎3号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肾炎3号方能显著抑制系膜细胞TGF-β1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肾炎3号方抑制TGF-β1及其基因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防止肾小球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志强;黄怀鹏;黄文政;朱小棣;林清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当归芍药散在妇产科常见病证中的应用概况

    1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郭天玲等[1]通过对9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治疗,发现当归芍药散对控制轻、中度患者的血压和预防子痫的发生具有与西药降压药相似或稍好的疗效,对孕妇及胎儿发育无不良影响,提示本方对防治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剂.

    作者:辛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肾阳虚型大鼠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对比筛选,建立肾阳虚型大鼠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方法:分别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法,双侧卵巢切除后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法,双侧卵巢结扎后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纳法,建立肾阳虚型大鼠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结果:3种模型设计中,双侧卵巢切除后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法为成功.结论:切除组能直接、间接影响子宫发育,地塞米松磷酸钠肾阳虚造模法可致实验动物卵巢发育不良,体重增长缓慢,发育不良.

    作者:杨鉴冰;崔晓萍;王宗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YL-2000中黄芩苷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YL-2000是我们自行研制的中药二类新药,黄芩是该药中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黄芩苷作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对全方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完善目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二是通过对该复方中黄芩苷药动学的研究,为该复方在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玉男;石钺;邢东明;向兰;何希辉;杜力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方剂配伍研究与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实现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使患者从疾病向健康转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现中医药产业化的进程中,抓住中药方剂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于友华;林谦;崔建潮;王永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免不1号对雌性小鼠免疫性不孕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免不1号治疗免疫性不孕症作用机理.方法:用精子抗原免疫昆明种雌小鼠,建立免疫不孕症动物模型,饲喂中药复方免不1号,观察抗精子抗体指标、组织学指标、免疫细胞化学指标和妊娠指标.结果:免不1号能降低卵巢免疫复合物沉积;免不1号能明显降低小白鼠血清抗精子抗体,且停药后抗体反跳幅度小;免不1号明显提高动物的妊娠,每胎仔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及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免不1号可能通过清除卵巢免疫复合物沉积,降低免疫复合物对组织的损伤,并降低血清,宫颈黏液AsAb,有利于提高小鼠的妊娠.

    作者:王望九;产美英;黄震;汤明礼;李笑梅;陈永华;胡德宝;戴宁;梁文珍;孔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养血延寿方对D-半乳糖性早衰小鼠模型清除自由基的影响

    在以补益药组方做抗衰老的实验中,大多数应用补气、补阳药,我们以补血药为主,组成抗衰老方剂,观察其对动物各项衰老指标的影响,以做比较.现就养血延寿方对D-半乳糖所致早衰模型小鼠消除自由基的影响报道于下.

    作者:侯建平;杨军英;杨鸿;李石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