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萍
分析静脉输液滥用的原因,总结静脉输液的风险,输液在发挥治疗优势的同时存在诸多风险,不应当成疾病治疗的必须和唯一手段.
作者:蒋敏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0 例Ⅰ b ~Ⅱ b 期的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0.0%,病理完全缓解者14 例(46.7%).全部患者接受了手术,淋巴结转移率为13.3%.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淋巴结转移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跃;侯菊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卒中单元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SAP 的危险因素、防治对策.结果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29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9 例并发SAP 作为观察组,201 例未出现SAP 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死亡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1).结论 患者的年龄、吸烟史、肺基础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鼻饲治疗是SAP 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防治策略.
作者:黄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心血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找出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的好方法.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到2011 年10 月的50 例高血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全部使用静吸复合全麻加上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结束之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过敏反应、血氧饱和度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 使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在拔管5 分钟时的血压明显高于使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拔管之后患者的苏醒时间相比丙泊酚组较慢,在苏醒期有2 例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结论 高血压患者进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都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在拔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情况,确保血压和心率稳定,相比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要由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患者.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水泥(骨粘合剂)[1]:常用名为骨水泥,化学名为丙烯酸粘固剂(acrylic ceme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ic,PMMA).1951 年,瑞典Klaer 用PMMA 作为髋关节假体固定材料;1988 年Charnley 深入研究并推广使用,从而使骨粘固剂固定假体置换获得成功;我国1978 年研制成功并应用与临床.
作者:史淑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指标之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医疗保健机构的重要职责.为此,多年来我市每年都对孕产妇的死亡原因进行评审,并积极探索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确保母婴安全.笔者对全市2001 ~ 2010 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暨惠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与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人当好一名合格护士,是当今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就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自身素质教育试述一下几点观点.
作者:马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危重患儿常因严重的意识障碍或吞咽功能障碍而不能自行进食,在临床中常用胃管鼻饲,患儿每餐鼻饲量少而间隔时间短,无形中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而微量泵是一种体积小,操作简单,能将药物精确、均匀、微量、持续泵入人体的科学仪器,运用微量泵进行鼻饲治疗,能减轻护士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科室应用浙大微量泵,微量泵泵入取代传统的护士徒手推注为患儿鼻饲酸牛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哲龙;毛芳菊;胡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效果.方法 对2011 年门诊药物及个人生活方式干预后仍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36 例,33 个家庭进行补救性家庭生活方式干预监测血压达标情况.结果 33 个家庭36 例患者中,失访3 个家庭,4 例患者失访,坚持治疗32 例患者中30 例达标,1.5 个家庭中2 例患者未达标,达标率94%.结论 家庭集体生活方式干预优于个人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廖茂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方法.方法 选取2010 年12 月-201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肠梗阻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回顾性总结这60 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没有肠管坏死病例出现,平均住院时间为(8.15±1.05) 天;治愈率达100%,没有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手术治疗肠梗阻可以尽快解除梗阻,避免肠绞窄的发生,值得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
作者:孙占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原发性骨骼肌淋巴瘤十分少见[1].我院于2011 年3 月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供参考:1 临床资料患者,女 ,41 岁,以反复腰痛不适3 月余于2011 年3 月来我院就诊,就诊前曾多次口服药物(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于一周前无意中发现左臀部包块,长时间活动后及夜间疼痛.查体:左臀部肿胀明显,可触及一直径约15cm 包块,质稍硬,包块边界较清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明显压痛,未扪及明显波动感,左下肢活动稍受限,左足第一、二趾感觉稍麻木;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秦忠;刘祥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发展也不断的与时俱进,各种医疗条件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创新,而医院病人欠费问题却使着医院的医疗工作得不到及时的补偿,严重制约了医院长远的发展,因此,重视与加强医院欠费管理,且平衡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作者:李星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排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用子宫下段排式缝合的15 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用子宫下段排式缝合方法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一例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需切除子宫外,其余均成功保留了子宫,且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子宫下段排式缝合术是前置胎盘剥离而引起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刁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输血可挽救生命,治愈某些疾病,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输血风险主要由免疫性和感染性两大类构成[1],因此临床输血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为了保证输血安全有效,我国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近十几年来国家及卫生部制定了一系列与输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2]:(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 年10 月1 日起实施)、(2)<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 年12 月30 日发布实施)、(3)<血站基本标准>(2000 年12 月14 日起实施)、(4)<血站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实施)、(5)<血站质量管理规范55>(2006 年4 月25 日发布实施)、(6)<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06 年7 月14 日发布实施)、(7)<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2000 年11 月28 日起实施)、(8)<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 年9 月18 日起实施)、(9)<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 年1O 月1 日发布实施)、(1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55>(1999年1 月5 日公布实施)、(1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5>(2002 年4 月4 日起实施)、(12)<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06 年6 月12 日公布实施)、(13) <生物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 B1948-2008 (2009 年7月1 日实施)、(14) <消毒技术规范(2002)-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11 月发布实施) 等,这些法律法规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输血和献血的安全.现谈谈安全输血有效的措施.
作者:曾德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家长们对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家长们的需求,在群众中树立精品化门诊的良好印象,2011 年9 月份洪泽县开始在部分乡镇防保所推行使用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通过半年多的运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该系统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仕永;谢素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输卵管结扎术中遇到之特殊病例.讨论输卵管结扎术中伤及脐尿管瘘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规律,客观的分析脐尿管是胚胎早期之遗迹,并来源于脐囊,是胚胎后期分裂发生的一个盲管深入体啼与血管一并进入胎盘,在胎盘发育过程中随着膀恍沿腹前壁下降,而膀恍顶部逐渐缩小,所形成的索条状结构,后闭锁,此为脐尿管索,发育成熟后很少有明显遗迹,但很少一部分人仍保留管状腔隙,使膀恍与脐接通,常在膀恍压力增高时,尿液自脐部流出.
作者:丛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6 月~ 2011 年5 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50 例,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连续治疗12 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BP、DBP、LVMI、VST、CO、LVEF、E/A 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录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 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葛根芩连汤加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报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利用郑州市1985、2005、2010 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取得的资料,对郑州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作25 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为中原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5 年间,中原地区中小学生发育速度很快,发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发育过程提前;肺活量均值下降、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与2005 年相比,耐力素质提高.
作者:杨俊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随着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加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内的机动车停放需求激增.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停车设施管理现状,提出了更加高效、规范地管理医院内停车设施的一些措施.
作者:周韵;郭文博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