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分析

郑录辉

关键词:坎地沙坦, 卡维地洛,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6 月~ 2011 年5 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50 例,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连续治疗12 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BP、DBP、LVMI、VST、CO、LVEF、E/A 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翻转针柄固定法应用静脉输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特殊部位翻转针柄固定法对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骨六科100 例输液不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 例)和观察组(56 例).对照组用棉花垫于针柄进而抬高针柄改变针尖位置,观察组采用翻转针柄法固定.两组对比,结果观察组通畅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翻转针柄法有利于保持脉输液通畅,减轻药液刺激引起的疼痛,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陈慧;胡轲妤;孙玲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232例院外急救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院外急救措施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兴安县120 急救中心2001 ~ 2010 年院外急救的232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结果 采用及时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患者病情稳定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重视院外救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做好急救转运,畅通绿色通道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韦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颈复康颗粒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颈复康颗粒(河北承德中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临床主要应用于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及颈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效果良好.而作者试用该药物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效果亦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军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析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对策

    近年来,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医学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深化也要求了医疗服务机构不断提升自我的服务质量.而内科临床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分析基础上,并结合笔者内科医护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对策

    作者:张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70 例明确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根据孕期分别结合孕前标准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并结合孕妇饮食情况,血糖、对运动的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监测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将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FPG、2h PG、HbAlc、TC、TG 有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为92.8%.结论 饮食干预结合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洋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 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 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 阿托伐他汀10 mg/d,n=50) 和常规治疗组(n=50);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水平;同时,设健康对照组(n=30).结果 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PAPP-A 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经阿托伐他汀治疗8 周后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清PAPP-A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明显影响妊娠相关蛋白-A 水平,表明阿托伐他汀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炎症反应.

    作者:冯六六;杨玉亚;白艳艳;刘天华;刘新兵;黄红漫;周明成;许其谈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原发性骨骼肌淋巴瘤十分少见[1].我院于2011 年3 月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供参考:1 临床资料患者,女 ,41 岁,以反复腰痛不适3 月余于2011 年3 月来我院就诊,就诊前曾多次口服药物(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于一周前无意中发现左臀部包块,长时间活动后及夜间疼痛.查体:左臀部肿胀明显,可触及一直径约15cm 包块,质稍硬,包块边界较清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明显压痛,未扪及明显波动感,左下肢活动稍受限,左足第一、二趾感觉稍麻木;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秦忠;刘祥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析临床中西药合理联用

    中药、中成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类疾病在国内医疗界十分普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中药和西药虽属于不同体系,但其治病的目的 是同样的.一种疾病常非一药可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中医用西药、西医用中成药,乃至中西药联合应用,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当前,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疾病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临床医药人员通过中西药合理联用达到优势互补,增强疗效,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及其不良反应,从而缩短疗程,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张玉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400例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目前宫内节育器的种类繁多,但作用均抗受精并抗受精卵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在这里用200 例放置爱母环及其另外放置吉妮环200例的避孕节育效果,比较二种节育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使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更好的选择适合给各类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免因节育环选择不当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从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两年间,选择已生育1 孩或2 孩,须长久避孕的育龄妇女400 例,分别用爱母牌MCu 及吉妮环放置,用爱母牌MCu 两年内脱环率,带环受孕率,因计划妊娠及其它因素停用率及共续用率为每百育龄妇女为2.5、1.5、1.5、94.5,而放置吉妮环两年内脱环率,带环受率,因计划妊娠及其它因素停用率以及续用率为每百育龄妇女为0.5,1,1.5,9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两组避孕环避孕效果相似,但爱母环脱环率比吉妮环高,爱母环适用于平时月经量相对少,宫腔编小的人员,且其逆行感染率相对低,并且消除了因尾丝给男士的不适感,而吉妮环适用任何宫腔大小,但逆行感染相对较高.

    作者:罗允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 在结直肠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 表现和诊断价值,作出正确的临床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80 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SCT 平扫及增强扫描以资对照,进行 TNM 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受检的80 例患者MSCT 均可清晰显示结肠,特别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解剖结构、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结直肠癌MSCT 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后MSCT 有 64 例(80.0% ) 明显强化,13 例可见分层强化;12 例(15.0% )有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6 例,MSCT 显示 24 例.术前评估64 例可切除,16 例不可切除;术后5 例低估,3 例高估,术前切除评估符合率87.5%;MS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SCT 可清晰显示结直肠的肠壁厚度、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不仅能显示肠壁肿块、厚度、邻近器官的侵犯,还能显示淋巴结肿大及腹腔转移,其强化程度改变颇具特异性,在病变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运成;赵相胜;张瑞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现代护理管理的领导艺术

    目的 对现代护理管理的领导艺术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分析护理管理所有环节的管理方法与技巧.结果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领导艺术提升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结论在现代护理管理的服务过程中强调领导艺术,能够融洽科内人际关系,增加了科室护士的凝聚力,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彩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半夏炮制研究进展

    目的 从半夏炮制的工艺、炮制流程对半夏的炮制研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半夏的炮制提供线索和依据.

    作者:张玉波;陈冰洁;赵新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庆市万州区新婚育龄妇女6215例TORCH 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新婚育龄妇女TORCH 感染情况的检测结果,来预防缺陷儿的出生.方法 采用抗体捕获法对6215 例孕前妇女的血清进行TORCH病原体IgM 检测.结果 由检测结果可知弓形虫、风疹、CMV、HSV- Ⅱ的阳性率分别 1.72%、2.41%、0.72%、0.14%,弓形虫和风疹明显高于CMV 和HSV- Ⅱ(P<0.05).可见,在TORCH 感染的不同月份,2 ~ 4 月、5 ~ 7 月、8 ~ 10 月、11 ~ 1 月感染率分别为 6.16%、2.43%、1.80%、5.33%,2 ~ 4 月感染率与5 ~ 7 月、8 ~ 10 月感染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RCH 检测作为孕前常规检查项目,可预防新婚育龄妇女宫内感染和畸形胎儿出生,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陶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 例经MRI 证实的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对其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为动脉内径增宽,管腔内见一条或数条光带回声将管腔分为真腔与假腔,真腔血流速度快,假腔血流速度慢,CDFI:5 例可见夹层破口(入口及出口),6 例见夹层入口,7 例见夹层出口,5 例未探及破口.结论 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诊断夹层动脉瘤有价值,可作为常规筛选检查.

    作者:方北;袁冰;杨萍;刘海祥;聂红莲;何昌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试述中医理论在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中医理论认为,病后初愈的患者,机体仍处于气但未复,余邪未尽的状态.机体脏腑功能尚需一段时间的调护方能彻底康复.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重视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出院后却疏于病后调理,以致影响康复进程,甚至造成病情的反复、加重.为使病人能对自己所患疾病防患于未然,促进疾病康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结合中医理论,谈点看法.

    作者:李京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的几点体会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患者及家属法制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纠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大限度地防止护理纠纷、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是当今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卢义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56例诊疗体会

    目的 对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自1999 年1 月至 2011 年 1 月间的647 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有56 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对其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结果 术后死亡34 例,存活22 例,术后半年 GOS 评定:植物生存 3 例,重残 6 例,中残 4例,轻残 4 例,5 例恢复良好.结论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是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处理困难,预后差.经过一些综合措施,可以减少其死亡率及重残率.

    作者:韦明锋;丁勇强;吴克文;沈湛泉;安飞鸣;胡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加强医院停车场管理的几点思考

    目的 随着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加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内的机动车停放需求激增.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停车设施管理现状,提出了更加高效、规范地管理医院内停车设施的一些措施.

    作者:周韵;郭文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现总结近几年来的中医药治疗CAG 的文献,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刘海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及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小儿高热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60 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2 组,第1 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第2 组在第1 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观察患儿体温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降温总有效率均为100%;联合擦浴组体温下降较单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组快,体温下降幅度大(P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