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梅;左韬;张祝强;赵磊
目的 观察以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神经性皮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采用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2/2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功命;杨才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角度,构建名中医工作室与社区家庭医生联动下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路径,以增强全民中医药文化自信,助推文化自信建设.
作者:亢连茹;郑爽;于志国;朱路文;唐强;尹洪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94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分性别、年龄、病程长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连用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压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7% (45/47),明显优于对照组76.6%(3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改善率为89.4%(42/47),对照组改善率为74.5%(3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霞;王金库;李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如何让年轻教师尽快地获取一套完善的、符合中医特色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宜掌握教学特点.列举事例要恰当准确,医理通,哲理顺,符合中医的基本思想.其次是认真设计教案,为了把问题讲细、讲明白,备课时必须广泛收集资料,且要做到“由博返约”,既符合大纲要求,又不至于冲淡重点内容.后是课堂的艺术性,它主要包括组织艺术、设计艺术、板书艺术、语言艺术和表达艺术,年轻教师通过熟练地掌握语言表达、目光眼神、举止形态和板书技巧等,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讲课艺术和教学能力.
作者:李广;饶洪;唐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理产至宝》是清代岭南医家朱泽扬编撰的产科专著,主要论述胎前、临产、产后、乳病、养子等专题,附录“种子法式”及“急救良方”,遣方用药独具岭南特色,切合临床实际.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用药精专、味少力宏、强调预防、治法灵活、师法经典、参以实践是该书论治产科病的特点,对现代中医临床的诊治调护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作者:黎健鹏;韩宇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师承教育在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院校制的统一培养占据了中医药教育的主导地位,师承教育逐渐淡出中医教育的舞台.在院校教育的平台下将师承教育融入中医药教育中,取长补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道路,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佳选择.
作者:裴婷婷;李妙铿;张继苹;黄泳;戴娇娇;曲姗姗;钟正;肖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津亏肠燥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出阿片类药物所致津亏肠燥便秘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药硬膏穴位敷贴配合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2组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71%,对照组为33%,2组间比较,前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并且实验组在改善大便干、多日不便、腹胀腹痛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津亏肠燥便秘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郑超;徐基平;徐伟兵;李璐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西医治疗与中医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9/40)高于对照组75%(30/40)(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下肢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可以缓解临床症状,还能有效提高下肢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娜;丁金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温经通络汤足浴配合穴位贴敷对于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产后身痛的患者用温经通络汤足浴配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病例的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治愈45例,45%;好转者50例,占50%;无效5例,总有效率95%.结论 本方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以养血益气、补肾为主,兼以驱邪,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伟;朱萌;李琰;吴艳;徐化金;智伟;马西医;蒋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B组(n=40)和C组(n=40)3组.A组采用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B组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配合肩三针治疗,C组仅采用肩三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与C组,其JOA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的优良率明显大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西黄胶囊联合DP方案化疗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西黄胶囊+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对照组为单纯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体力状况、临床症状及毒副反应方面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缓解率优于对照组,2组在生活质量改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黄胶囊联合D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延缓肿瘤增长,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建新;牛亚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实脾消水散外敷联合雷火灸护理干预癌性腹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癌性腹水患者40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经验方实脾消水散及雷火灸局部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0.0%(12/20);对照组为30.0%(6/20);护理干预后证候积分试验组(10.3±2.65)分,对照组为(13.7±3.04)分.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癌性腹水患者应用实脾消水散外敷及雷火灸干预可以改善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道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王晓燕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其独到认识.根据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认为小儿感邪后往往表邪未解已传变入里,就诊时常处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甚或三阳病症同时并见,主张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作者:苏姣姣;王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化疗治疗肺癌患者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8月,在我院肿瘤科入院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中医组患者进行系统中医护理.护理2周后,从患者心理和不良反应2方面,对护理效果加以评价.结果 中医组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中医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疗肺癌患者进行系统中医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等情况,同时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陈焕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乐学、善学的重要手段.中药药剂学是四年制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文针对中药药剂学的课程特点,以“滴丸”为具体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期抛砖引玉,不断改善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祝侠丽;贾永艳;田效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李鲤为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李老治疗耳鸣坚持整体观念,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治以疏肝、健脾、补肾,适当加以通窍药物,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学辉;姬文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来源于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窦汉卿的《标幽赋》.本文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初步探讨,考辨大钟之穴名、特性和应用机理及联系临床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大钟为肾经之络穴,其通于相表里的膀胱经而络于脑,其脉又上至心包;发现老年痴呆实与心肾相关,其所指心内呆痴,实为脑之呆痴;因心主神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如髓减脑消,则神志混沌渐成呆痴.
作者:高艳;李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捏脊与掀针综合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的疗效.方法 40例脾虚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捏脊、掀针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主次症状评分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9/20),高于对照组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分别为(4.60±1.72)分、(3.25±1.86)分.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虚型厌食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食欲,比单纯口服中成药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郑波;矫承媛;卞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消定膏是陇上中医骨伤科长期使用的品牌中药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对骨折、损伤等病症的疗效良好.药学研究表明其药理、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均已有相关研究.然而消定膏却迟迟不能开发为新药,其主要原因是该制剂的稳定性差、有效期太短、包装落后、患者使用不便.针对制约消定膏商品化的瓶颈问题,课题组拟定了两套新实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助于加快其商品化进程.
作者:韩静;程芳;张晓刚;杨锡仓;窦霞;靳子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杞参膏联合角膜吸氧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就诊的干眼患者共40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0.1%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进行常规治疗,4次/日,试验组口服杞参膏,2次/日,5 mL/次,加上角膜局部吸氧,1次/日,20 min/次,治疗时间均为30 d.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0%大于对照组有效率60%,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和患者自觉症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吸氧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治疗效果,对于临床干眼症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艳梅;左韬;张祝强;赵磊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