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小成本分析

韦欢;孟文;王昕;彭娟

关键词:热性惊厥, 治疗, 最小成本
摘要:目的 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小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首次出现热性惊厥患儿165 例,随机分为急门诊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对比二组治疗效果,并行小成本分析.结果 急门诊治疗热性惊厥与住院治疗同样有效,且急门诊治疗组人均总成本为498.47±265.15 元,住院组为1275.89±475.45 元,t = 12.9074,急门诊治疗组成本显著低于住院组(P<0.05),故急门诊方案优于住院方案.结论热性惊厥的急门诊治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患者卧床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老年股骨颈患者卧床并发症的护理难题,通过循证为护理人员提供切实可靠的护理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寻找相关证据的方法.结果 提高了对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便秘问题的认识,对今后同一种病患的护理提供理论指导.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前瞻性思维.

    作者:徐静;丁传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网络药理学对中药药效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启示

    目的 本文对网络药理学的内涵以及中药的药效作用机制进行了对比探讨,并且对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评价方法与技术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借鉴网络药理学的思想与方法来分析与阐明中药及其复方的作用机制,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药效评价方法与技术会越来越成熟.

    作者:邓小敏;唐丽丽;张永琴;郭超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试述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自身素质教育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与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人当好一名合格护士,是当今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就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自身素质教育试述一下几点观点.

    作者:马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价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价,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2010 年-2012 年骨科采用不同预防性抗生素的手术患者216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感染指征.采用的抗生素分别为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 他唑巴坦钠、依替米星、克林霉素、氧氟沙星,根据使用抗生素分为6 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观察其药物效价.结果 头孢呋辛组的成本/ 效果为0.95,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次依次是克林霉素组、氧氟沙星组.头孢呋辛组的成本/ 效果为0.95,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依次是克林霉素组、氧氟沙星组.结论 头孢呋辛是预防骨科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抗感染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是临床的首选.

    作者:朱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

    目的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加强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及各项检测.结果 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阻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通过落实一系列质控管理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时尧;窦红梅;单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

    总结了2 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是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积极控制感染并防止交叉感染;限制液体量,合理喂养,防止并发症;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作者:朱晓;叶芳;蒋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0 例Ⅰ b ~Ⅱ b 期的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0.0%,病理完全缓解者14 例(46.7%).全部患者接受了手术,淋巴结转移率为13.3%.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淋巴结转移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跃;侯菊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对比探析

    目的 分析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心血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找出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的好方法.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到2011 年10 月的50 例高血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全部使用静吸复合全麻加上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结束之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过敏反应、血氧饱和度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 使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在拔管5 分钟时的血压明显高于使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拔管之后患者的苏醒时间相比丙泊酚组较慢,在苏醒期有2 例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结论 高血压患者进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都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在拔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情况,确保血压和心率稳定,相比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要由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患者.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蛋白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部分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TFPI 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50 只SD 大鼠,随即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正常组(n=10),实验组大鼠注射TFPI,在给药前,给药后1h,2h,4h 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SA,TNF-α,IL-1 水平,APTT 时间,及TFPI 水平.结果 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给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A,TNF-α,IL-1 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APTT 时间缩短(P < 0.05),而给药后1h,2h实验组TFPI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 0.05),4h 时,两组间TFPI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TFPI 对能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释放,其有效作用时间大约是4 小时.

    作者:黄冬凌;许毓敏;林建山;杨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院前处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院前处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于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有无院前处理分为两组,院前处理组(n =30)及未予院前处理组(n =26),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胸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院前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3%(1/30),未予院前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4(4/26),院前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未予院前处理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院前处理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胸痛程度均好于未予院前处理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处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胸痛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患者心理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 例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并总结其心理状态,并给予所有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对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调查分析,本组患者中,有24 例患者存在羞涩的心理,有25 例患者存在逆反的心理,有33 例患者存在恐惧的心理有38 例患者存在抑郁的心理;护理前,患者的SAS 评分为(44.56±3.31) 分,护理后,患者的SAS 评分(31.62±1.17) 分,前后比较,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况有较大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8,P<0.01).结论 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患者大多有焦虑、羞涩等负性心理状况,因此,对其应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宫内节育器的有效率.

    作者:李淑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颈复康颗粒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颈复康颗粒(河北承德中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临床主要应用于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及颈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效果良好.而作者试用该药物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效果亦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军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术治疗肠梗阻60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方法.方法 选取2010 年12 月-201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肠梗阻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回顾性总结这60 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没有肠管坏死病例出现,平均住院时间为(8.15±1.05) 天;治愈率达100%,没有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手术治疗肠梗阻可以尽快解除梗阻,避免肠绞窄的发生,值得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

    作者:孙占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子宫下段排式缝合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排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用子宫下段排式缝合的15 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用子宫下段排式缝合方法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一例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需切除子宫外,其余均成功保留了子宫,且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子宫下段排式缝合术是前置胎盘剥离而引起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刁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掌握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41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41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治愈39 例,2 例康复又复发.结论 认真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和病症,对症下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降低发病率.

    作者:吕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188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010 年01 月至2011 年11 月我科188 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资料,将188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92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及纳洛酮治疗,并且加以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总结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均未见并发症出现.结论 联合使用醒脑静及纳洛酮,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茂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急诊抢救药品的安全管理

    按照江苏省急诊科建设规范的要求,急诊科常备的急救药品50 种,344--384 支,做好这些药品的管理从以下四个方面:定点、定位、定量放置;建立急救药品使用、查对记录本;保证急救药品的有效期;使用急救药品的有关规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杜长虹;张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开塞露灌肠时小量不保留灌肠器的制作新方法

    开塞露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药,但病人反应效果不佳,增加用量后效果仍不见明显,原因在于开塞露前端经肛门进入肠道仅2.5-4 厘米,药液不能有效进入肠道刺激肠粘膜引起肠蠕动促进排便,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或肿瘤患者来说简单的用开塞露来帮助排便是没有效果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开塞露充分达到润肠的效果,笔者在临床中经过不断搜索和总结经验,证明改变开塞露的灌肠方法后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帕罗西汀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抑郁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患者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1 个月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观察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1 个月经SDS、HAMD-24 共同评定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组与谷维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合并抑郁障碍的比例达20.1%,术后1 个月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1.9%;术前、术后1 个月SDS、HAMD-24 抑郁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 ﹤ 0.01);使用帕罗西汀治疗3 个月后SDS、HAMD-24 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盐酸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程度.

    作者:吴屹;刘继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HIV 感染患者的手术防护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HIV 感染患者手术过程的防护措施.方法 从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间收治的HIV 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11 例,进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护理防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例HIV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医务人员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 HIV 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并不长,且在30 分钟56℃的高温下就能将其灭火,因此只要做好手术中的防护措施,是完全可以防止HIV 的传播和感染的.

    作者:潘阿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