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憬郁
目的 探讨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 例经MRI 证实的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对其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为动脉内径增宽,管腔内见一条或数条光带回声将管腔分为真腔与假腔,真腔血流速度快,假腔血流速度慢,CDFI:5 例可见夹层破口(入口及出口),6 例见夹层入口,7 例见夹层出口,5 例未探及破口.结论 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诊断夹层动脉瘤有价值,可作为常规筛选检查.
作者:方北;袁冰;杨萍;刘海祥;聂红莲;何昌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高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应当为培养新世纪优秀医学人才打下重要基础而努力.而在大专医学院校,课时和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如何在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探讨.
作者:唐静;李小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院2010-2011 年累计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111 例(实际活产儿数118 例),筛查率达到94%.通过一年的新筛护理管理,就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召回等工作的护理管理进行交流学习.
作者:季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探究护理工作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 年9 月份至2010 年3 月份收治的78 例因呼吸衰竭而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鼻咽干燥、胃肠胀气、面罩压迫、排痰障碍、误吸、气压伤、睡眠时低通气、恐惧.针对上述不良反应,我院积极进行有效护理,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得到缓解,通气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针对无创通气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护理工作的研究进展是强化患者教育、选取适当的连接方法、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将操作程序进行规范、保证人机同步.
作者:窦小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34 例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患者耐药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2 年第一季度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患者病历从病原学检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总体分析评价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较多结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感染中已普遍存在,PDRA(泛耐药菌株)的增长趋势也逐年增高,临床应高度重视多重耐药及PDRA(泛耐药菌株)的鲍曼不动杆菌,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戴燕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时限肝内胆汁淤积发病的结局,方法选取自2009 年1 月~ 2011 年1 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且经诊断患有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120 例,其中孕周<28 周(A 组)以及在28 周-34 周(B 组)的各60 例,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胎儿变化、胎儿结局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肝内胆汁淤积组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胆汁淤积发病的早晚对胎儿的影响密切相关.
作者:唐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马钱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自2010 年1 月到2011 年1 月在本院治疗的风湿病患者20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10 例,脚气患者18 例,分别进行含有马钱的中药治疗.结果 经治疗,风湿病者总临床优良率80%;三叉神经痛者总临床优良率70%;脚气患者总临床优良率77.78%.结论 马钱子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药,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治疗风湿、三叉神经痛、脚气的效果良好.
作者:邓青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预防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严格岗位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购置防护设备,完善各类器具和废弃物、环境及各类医用报告单的消毒措施.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控制策略.结果 通过上述各项措施和管理,大限度地控制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建康.结论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组织、建立法规、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护意识、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重视监督监测等措施,都可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兰芳;朱秀兰;黄荣菊;程生娟;郭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患者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1 个月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观察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1 个月经SDS、HAMD-24 共同评定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组与谷维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合并抑郁障碍的比例达20.1%,术后1 个月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1.9%;术前、术后1 个月SDS、HAMD-24 抑郁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 ﹤ 0.01);使用帕罗西汀治疗3 个月后SDS、HAMD-24 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盐酸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程度.
作者:吴屹;刘继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分析利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和体会,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2010 年1 月至2012 年2 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检验幽门螺杆菌阳性的110 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mg+ 阿莫西林1000mg+ 克拉霉素500mg 的三联治疗,疗程为两周,治疗结束后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胃镜复查,做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结果 本组110 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根治103 例,根治率93.64%;溃疡愈合89 例,治愈率80.91%;有3 例患者治疗无效,占2.73%;患者在治疗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食欲减退、便秘等.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广泛存在的疾病,其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严格的、规范的三联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愈溃疡.
作者:赵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 年1 月~ 2012 年5月,在我市行择期外科手术6 例患者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结果 本组6 例患者采血过程中未见有不良反应.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未见有发热、过敏以及其他不良输血反应.监测患者采血前、手术前24 小时以及自体血回输后7 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指标变化,均未见异常.结论 储存式自体输血,具有安全性能高、输血不良反应少、缓解血源短缺等优点,在外科择期手术中可应用推广
作者:唐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对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20 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60 例.A 组患者进行常规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B 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手术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 组; 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 组; 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结论 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远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对现代护理管理的领导艺术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分析护理管理所有环节的管理方法与技巧.结果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领导艺术提升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结论在现代护理管理的服务过程中强调领导艺术,能够融洽科内人际关系,增加了科室护士的凝聚力,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彩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加强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及各项检测.结果 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阻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通过落实一系列质控管理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时尧;窦红梅;单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10 年1 月到2011 年12 月CT 引导下穿刺切割活检的41 例病例,其中35 例肺内肿块、6 例纵膈内肿块,均作组织病理和细胞涂片检查.结果 本组41 例中活检取材全部成功,病理确诊率95.12%,细胞涂片阳性率60.97%,组织病理学阳性率92.68%,并发症为气胸9.76%,肺出血12.20%,少量咯血7.32%.结论 经皮胸部肿块穿刺切割活检安全有效,有重要临床意义;综合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可提高准确性.
作者:陶景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发生流行性感冒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0 年3 月及2011 年4 月两个男病区两次发生流行性感冒的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从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及病种进行分析.结果 两次发病中> 50 岁以上患者分别占48.71%、51.65%;患者病程> 8 年的分别占78.75%、84.86%;住院时间> 2500 天的分别占83.62%、87.46%;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占62.82%、58.12%.结论 老年男性、病程较长、住院时间长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被感染,应积极引导患者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强营养,做好相应护理措施,积极控制和预防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发生流行性感冒.
作者:卢宝员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院前处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于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有无院前处理分为两组,院前处理组(n =30)及未予院前处理组(n =26),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胸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院前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3%(1/30),未予院前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4(4/26),院前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未予院前处理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院前处理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胸痛程度均好于未予院前处理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处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胸痛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效果.方法 对2011 年门诊药物及个人生活方式干预后仍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36 例,33 个家庭进行补救性家庭生活方式干预监测血压达标情况.结果 33 个家庭36 例患者中,失访3 个家庭,4 例患者失访,坚持治疗32 例患者中30 例达标,1.5 个家庭中2 例患者未达标,达标率94%.结论 家庭集体生活方式干预优于个人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廖茂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3 种方法对6372 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6372 例标本用ELISA 方法共检出梅毒阳性标本101 例,检出率1.58%,101 例梅毒阳性标本中,TPPA 检出梅毒阳性83 例,相符率82.1%,83 例TPPA 确诊阳性标本中,trust 检出42 例,检出例为50.6%.结论 ELISA 法是门诊及住院患者初筛梅毒的理想方法,但确诊是否为梅毒,要同时结合TPPA 确诊实验和trust滴度试验,实验室合理选用3 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群英;谢筱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家长们对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家长们的需求,在群众中树立精品化门诊的良好印象,2011 年9 月份洪泽县开始在部分乡镇防保所推行使用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通过半年多的运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该系统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仕永;谢素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