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妊娠时限肝内胆汁淤积发病的结局探讨

唐雪

关键词:不同妊娠时限, 肝内胆汁淤积, 结局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时限肝内胆汁淤积发病的结局,方法选取自2009 年1 月~ 2011 年1 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且经诊断患有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120 例,其中孕周<28 周(A 组)以及在28 周-34 周(B 组)的各60 例,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胎儿变化、胎儿结局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肝内胆汁淤积组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胆汁淤积发病的早晚对胎儿的影响密切相关.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3121例留观病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以探讨3121 例急诊留观病例特点,对我院急诊科留观病人的主要疾病病死率、发病情况、发病季节及年龄组分布情况做了一个较全面回顾性分析.方法 留观病历手工分检,原始数据统计按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死率,病种按系统分类,死亡人数按有效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统计.结果 病死率高的是脑血管疾病,其次是呼吸道疾病,第三位是恶性肿瘤.留观以内科系统观察为多,共占留观总人数的69.98%.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以老年人为多,中毒外伤暴力以中青年为多.急诊科两年的总死亡人数为730 人,总死亡率占留观死亡的23%.而病房总住院人数为33998 人次,病房总死亡人数为862 人,病死率为0.87%.急诊科与病房的病死率对照有显著差异性P < 0.001.结论 急诊科病死率较高.通过对留观病例回顾性分析可以对急诊科今后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明辉;胡广奋;关志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呋麻滴鼻液的质量研究标准

    目的 建立呋麻滴鼻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HPLC 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进行鉴别;用HPLC 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 L -1 醋酸铵(用冰醋酸调节p H3.0)- 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 HPLC 法检测出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在156.25 ~ 1250.00μg·m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5),RSD 为0.9%.呋喃西林在3.12 ~ 25.00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5%(n=5),RSD 为1.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作者:刘益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用护理程序对高龄患者腹部手术的护理

    目的 由于高龄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通过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作者:雷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帕罗西汀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抑郁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患者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1 个月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观察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1 个月经SDS、HAMD-24 共同评定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组与谷维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合并抑郁障碍的比例达20.1%,术后1 个月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1.9%;术前、术后1 个月SDS、HAMD-24 抑郁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 ﹤ 0.01);使用帕罗西汀治疗3 个月后SDS、HAMD-24 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盐酸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程度.

    作者:吴屹;刘继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在细胞受体及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开始了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来控制其基因表达和改变生物学行为,或通过强力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积极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在肝癌治疗中针对信号转导、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展现出值得期待的疗效.但是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途径、交叉对话的蛋白网络系统,本文就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艾莉;吴涛;杨振坤;董宝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HIV 感染患者的手术防护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HIV 感染患者手术过程的防护措施.方法 从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间收治的HIV 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11 例,进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护理防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例HIV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医务人员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 HIV 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并不长,且在30 分钟56℃的高温下就能将其灭火,因此只要做好手术中的防护措施,是完全可以防止HIV 的传播和感染的.

    作者:潘阿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目的 对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2012 年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 例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0 例,女性16 例;年龄为19-72 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7 例,男性10 例,女性7 例;对照组19 例,男性10 例,女性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进行化疗防呕吐时,治疗组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为静滴昂丹西琼.记录患者化疗后急性期、延迟期和全期的完全缓解率和呕吐病发率.结果 两组急性期及延迟期因化疗而引起的CRR 没有显著较差,而全期呕吐CRR 则差异明显;化疗后急性期呕吐病发率没有显著差异,而全期和延迟期的呕吐病发率则差异显著;两组患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和控制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峻峰;李云红;董正宇;陈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现代护理管理的领导艺术

    目的 对现代护理管理的领导艺术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分析护理管理所有环节的管理方法与技巧.结果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领导艺术提升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结论在现代护理管理的服务过程中强调领导艺术,能够融洽科内人际关系,增加了科室护士的凝聚力,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彩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加强医院停车场管理的几点思考

    目的 随着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加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内的机动车停放需求激增.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停车设施管理现状,提出了更加高效、规范地管理医院内停车设施的一些措施.

    作者:周韵;郭文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周来兴主任运用胃1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目的 观察胃1 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患者350 例随机分为二组,其中200 例采用胃1 方治疗为治疗组,150 例采用奥美拉唑胶囊加阿莫西林胶囊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140 例,好转57 例,总有效率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89.3%,P < 0.05.结论 胃1 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好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乐群;周来兴;陈仰东;潘才丕;王荣坡;张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2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7 年1 月~ 2012 年3 月,对收治的32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病损皮肤、疼痛、心理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32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都能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疱疹处皮肤护理、减轻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疏导,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康复.

    作者:程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个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影响.方法 对54 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入院给予指导宣教;术前进行心理疏导、体位耐受训练;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指导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 个月~半年无因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者.结论 椎体成形术前后的个性化护理是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庞东霞;刘凡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蛋白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部分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TFPI 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50 只SD 大鼠,随即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正常组(n=10),实验组大鼠注射TFPI,在给药前,给药后1h,2h,4h 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SA,TNF-α,IL-1 水平,APTT 时间,及TFPI 水平.结果 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给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A,TNF-α,IL-1 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APTT 时间缩短(P < 0.05),而给药后1h,2h实验组TFPI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 0.05),4h 时,两组间TFPI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TFPI 对能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释放,其有效作用时间大约是4 小时.

    作者:黄冬凌;许毓敏;林建山;杨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危(重)症患者误吸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报告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估表从患者年龄,神志,痰液,留置胃管,饮食,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体位等8 个方面进行项目设置和计分,根据各项目累加获得的总分划分为3 个等级,并依此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预测发生误吸的高危人群,提高护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减少病人误吸发生.

    作者:郑丽亚;梅伟乐;缪彩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心静脉置管术在ICU 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122 例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及严重并发症.结果 122 例置管成功112 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快捷、安全可靠、有效的监测和治疗技术.

    作者:姚伟;胡思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风险管理在手术后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0 年手术患者转运中未实施风险管理( 对照组) 和2011 年手术患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 观察组) 后,手术患者转运中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1.26%,观察组患者对风险管理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风险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中应用效果显著,但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郑晓蓝;徐碧文;梁伙荣;雷湘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体检工作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效果.方法 收集近期在我院进行体检健康的488 例受检者临床资料,观察组以事先制订好的体检路径、流程开展健康体检,对照组采用传统体检方法开展健康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对体检内容掌握程度、受检耗时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对体检内容完全掌握率为79.9%,明显优于对照组69.6%(P <0.05);观察组平均体检时间36.2±13.1min,受检者对护理路径体检方法的满意度达95.6%,漏诊率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健康体检质量,提高体检效率,具有实践价值.

    作者:王道英;刘跃春;徐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目的 分析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并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08 年6 月-2011 年6 月我院6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药物服用不当以及饮食运动不当是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因素,占91.7%.各种因素经卡方分布分析( P < 0.05) 后没有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方法出现低血糖反应后①对症状轻者口服葡萄糖或糖水,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②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胰升糖素后补充葡萄糖或进食.所有患者经及时处理不留后遗症.结论 引起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在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发生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总结、分析产生低血糖的原因,对临床治疗低血糖有重要意义,并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68例体会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其药理作用与生长抑素相似但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它抑制生长激素(GH)和胃肠胰(GEP)内分泌系统肽的病理性分泌增加.在动物体内,奥曲肽在抑制生长激素、胰高糖素和胰岛素释放方面比生长抑素更强,而且对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选择性更高[1].近年来,运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并获得满意疗效的报道很多.

    作者:石祖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ICU 危重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 危重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ICU 危重患者130 例,均不能经口正常进食.随机分为对照组(50 例,给予传统的胃肠营养)和观察组(80 例,给予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糖各项指标以及鼻饲后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指标比较,P >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对ICU 危重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起到保护的作用,维护内环境的稳定,维持营养、保证治疗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郭艳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