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旋毛虫肌幼虫3种抗原的蛋白组分及免疫反应性比较研究

马鸣旺;张志兰;申丽洁;董明治

关键词:旋毛虫肌幼虫, 虫体可溶性抗原, 表面抗原, 排泄分泌抗原
摘要:目的:研究大理猪源旋毛虫肌幼虫(Trichinela spiralis musclelarvae)3种抗原:虫体可溶性抗原(body soluble antigen,BSA)、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和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ESA)的蛋白组分及其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分析其免疫反应性,为分离和筛选出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强的旋毛虫肌幼虫抗原成分打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肌幼虫3种抗原蛋白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对成虫3种抗原蛋白组分进行免疫反应性分析.结果:SDS-PAGE电泳结果:BSA显示30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00 kDa~12 kDa之间,其中主带11条;SA显示10条主要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05 kDa~28 kDa之间;ESA显示20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12 kDa~10 kDa之间,其中主带11条.Western-blot结果:BSA出现25条反应条带,其中分子量为75 kDa、66 kDa、63 kDa、55 kDa、49 kDa、45 kDa、37 kDa、28 kDa、20 kDa、16 kDa的条带着色较深;sA出现7条反应条带;ESA显示14条反应带,其中53 kDa、49 kDa、45 kDa、43 kDa、35 kDa、27 kDa、18 kDa、12 kDa显色明显.结论:旋毛虫肌幼虫BSA与ESA较sA蛋白组分复杂,三者主带部分属低分子量区;免疫反应性的强度SA和ESA高于BSA,说明前两种抗原是旋毛虫肌幼虫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靶抗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东莞市2009年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东莞市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集疑似流感病人咽拭子分泌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核酸.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血凝试验阳性标本进行血凝抑制实验分型鉴定.结果:全年共检测2489份标本.哨点医院监测标本1235份,爆发疫情及临床住院病人标本1254份.共有667份标本用于分离培养季节性流感病毒,分离到134份季节性流感毒株.总分离阳性率为20.09%.其中季节性H1为36份.季节性H3为50份,8型48份.荧光定量lit-PER方法共检测2081份标本,有911份阳性,其中新型H1N1为652份,季节性H1为63份,季节性H3为140份,8型56份.监测标本和疫情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84%和钙.7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008,P=0.931),但两者阳性标本中新型H1N1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54.82%和82.66%,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83.195,P<0.01).结论:2009年季节性流感分离阳性率高过往年,高月份达55%.10-12月流感感染中新型H1N1亚型占绝对优势,95%以上.爆发疫情及临床住院病人检测阳性标本中新型H1N1所占的百分率高于哨点医院监测标本.

    作者:袁达康;黄勇;杨华可;黎景全;李艳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卡他布拉汉菌的耐药性分析

    Branhamella又称卡他莫拉菌.是一种寄生于上呼吸道粘膜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病原菌共同作用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由于该菌产酶株的增加和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其耐药株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研究收集了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从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97株Branhamella.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该菌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胡宏平;张媛媛;许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沈阳市近8年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沈阳市自2002年-2009年这8年间无偿献血人群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ilciencyVirus,my)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对沈阳市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做HIV抗体筛查,应用免疫印迹法确证HIV感染.结果:8年间每年HIV抗体确认的阳性率依次为10万分之3.05、4.28、4.39、1.58、17.02、7.60、13.35和17.59,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沈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一男性行为者(the Illten who have flex with men,MSM)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某些固定献血者已不再是安全的献血者.因此,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排除高危人群,适当调整检测策略,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王芳;栾燕;刘显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硒

    目的:建立食品中硒元素的原子荧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酸加热消化后,用硼氧化钠作还原剂,还原成硒化氧(SeH2),由载气带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化,在硒特制空心阴极灯照射下,基态硒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硒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硒的浓度在1.0 μg/L~20.0μ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1.0000,回归方程y=177.421x-11.782.结论:原子荧光法测定硒的检出限可达ppb级,AFS9800的检出限0.0989 μg/L.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所用试剂毒性小,简便.因此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及水质中硒的测定.

    作者:张坤;彭科怀;杨长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2600名婴幼儿隐血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婴幼儿中尿隐血情况.方法:收集2600名0岁-3岁的健康婴幼儿新鲜随机尿液,1 h内检测.婴幼儿经8超排除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结果:2600例中尿隐血阳性153例,占5.88%.其中BLD(+-)74例,占2.85%,BLD(+)47例,占1.80%.BLD(2+)24例,占0.92%.BLD(3+)8例,占0.31%.以上尿隐血阳性患儿,前两者离心沉淀后,镜检查到红细胞为阳性的分别是60例和39例,阳性率为2.31%和1.50%,低于尿隐血阳性率;后两者离心沉淀后,镜下均查到红细胞,与尿隐血阳性率一致.结论:对于婴幼儿期出现的尿隐血阳性或镜检查到红细胞一定要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早日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作者:俞夏美;田根富;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美白去斑类化妆品中氢醌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测定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氢醌(对苯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以Tris、柠檬酸、甲醇(9:9:1)为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20 kV;重力进样10 s(高度20 cm);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氢醌在50~550 g/ml范围内呈线性,R<'2>=0.9996,回收率为98.58%~101.9%,RSD为0.36%,检出下限为0.2746μ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样品消耗量少,适用于各类化妆品中氢醌的测定.

    作者:刘泳洲;曾令斌;李少杰;毋福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副溶血性弧菌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

    目的:建立副溶血性弧菌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技术.方法: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副溶血性弧菌蛋白制备方法,样品纯化后,选择不同pH范围IPG胶条,双向电泳,蓝银染色,比较图片.结果:超声裂解法效果较好且操作简便快速,提取出来的蛋白质经过纯化处理后再进行双向电泳效果较好,该细菌蛋白质点主要集中在pH4.5~5.5之间,还有部分分布在pH6~7之间.结论:建立了副溶血性弧菌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曾华书;周海涛;陈润莉;侯红斌;张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通过数学建模,对GB/T20361-20061HPLC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将各个分量量化,合成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x)=0.040,取扩展因子为2,得测定结果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U_(95)=0.10,测量结果报告:x=(1.25±0.10)/kg.

    作者:林敏;沈雨锋;潘圆圆;马敬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电位滴定与人工滴定测定消毒灭菌剂中戊二醛含量的比较

    目的:电位滴定测定消毒灭菌剂中戊二醛的含量,并与人工滴定的酸碱滴定法比较.方法:以0.25 mol/L硫酸溶液为标准滴定液,分别采用电位滴定和酸碱滴定法测定消毒灭菌剂中戊二醛的含量,并将测定结果计算变异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对2.0%~2.2%的戊二醛含量进行测定时,两种方法在相关试剂静置反应时间为60~90 min时反应平稳、戊二醛含量稳定.电位滴定变异系数(0.08%)明显低于人工滴定(0.60%),其中电位滴定法在戊二醛含量为0.5%~2.0%的范围内,与硫酸滴定液呈完全的线性相关(r=1.000).结论: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消毒灭菌剂中戊二醛的含量,具有终点容易判断、误差小、精密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军生;梁建生;刘小丽;徐云斌;邓兵;徐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储良龙眼及其种植土壤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高州出产的储良龙眼及其种植土壤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了解食用安全性,并为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信息.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储良龙眼及种植土壤的11种化学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储良龙眼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而有害元素含量极低,且它对K、Mg有富集特征;其种植土壤中Ca、Mg、Zn、Cu含量偏低.结论:高州储良龙眼是安全食品,种植时要及时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而且施肥要注重均衡.

    作者:董宇静;张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杂醇油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杂醇油是酿酒过程的副产品,是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正戊醇、异戊醇等高级醇类的统称.适龟的杂醇油使酒类产生特殊的香味和气味,但过量存在会导致苦、涩、辣味增大,影响产品质量,并引起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对人体有害.因此,杂醇油与甲醇一样是酒类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晗;李跃中;唐靓;陆明旸;王茵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糕点中的溴酸盐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糕点中溴酸盐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粉碎、称量,加入超纯水振荡、超声提取,然后沉淀蛋白、除去脂肪后,上清液过银柱除去氯离子,0.22 μm滤膜过滤,在20℃温度下,采用阴离子分析柱(Metrosep A Supp 5-250 4.0mm×250 mm)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溴酸盐在0.10~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7,1.0、2.0、4.0μg 3个水平添加量平均回收率97.2%~99.8%,精密度RSD<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实用性强,满足糕点中溴酸盐的测定.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北京市1999年-2008年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分析

    目的:评价北京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的运转情况,探讨实验室监测在麻疹消除阶段的作用.方法:对北京市1999年-2008年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10506例,麻疹IgM阳性检出率为47.73%,风疹IgM阳性检出率为16.91%.所有麻疹、风疹暴发疫情均经过实验室证实.在病原学监测中,共分离到麻疹野病毒76株,风疹野病毒32株.经基因序列分析,麻疹野病毒除1株为D9基因犁外,均为H1基因型,表明H1基因型为北京市麻疹流行优势毒株.结论:北京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运转良好,在麻疹控制与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杨洁;张铁钢;陈萌;和京果;陈丽娟;刘东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离子色谱法和ICP-AES法测定水中硫酸盐的比对研究

    目的:对离子色谱法(I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水中硫酸盐的方法进行比对研究.方法:分别采用IC法和ICP-AES法,对不同来源的44个水样进行比对测定.结果:两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相当,但ICP-AES分析速度是IC法的10倍.结论:两法均适用于水样中微量和常量硫酸盐的测定,但ICP-AES法分析速度快,具有高通量特点,更适合于批量样品分析.

    作者:高玲;杨元;谯斌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不同加工工艺对冬凌草茶中冬凌草甲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工艺对冬凌草茶中冬凌草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冬凌草茶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结果: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线性范围为168μg~3360μg,平均回收率为95.96%,RSD为1.38%(n=6).结论:不同加工工艺对冬凌草茶中的冬凌草甲素含量影响较大.

    作者:王晓燕;常断玲;李振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北京市不同方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检测和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公共场所不同方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污染状况,为集中空调的卫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3月-5月间随机抽取北京市4星级以上宾馆的11套不同方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微生物污染检测与分析.结果:全空气空调系统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8.5%,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0.4%;空气-水式空调系统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5.9%,真菌总数合格率为72.9%.在全空气式空调系统和空气-水式空调系统之间,细菌总数有明显差异;真菌总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北京市公共场所不同方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不同,有其各自的污染特点;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科学有效的进行集中空调卫生管理.

    作者:沈凡;张屹;刘大钊;袁玉兰;崔红军;刘玉敏;赵锐;邵开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铅和铬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Pb和Cr的方法.方法:使用微波炉消解食品试样制备待测溶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Pb、Cr两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Pb、Cr两种元素检出限分别为4.8μg/kg、0.18μg/kg,加标回收率均在9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2.1%~4.4%.结论: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试剂用量少,检测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能满足食品中Pb、Cr含量的测定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辉;卞金辉;胡寅瑞;张丹;常晓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2009年万州区流感哨点监测病原学分析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分甲、乙、丙三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传染病1.由于流感病毒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引起的暴发流行能在短期内导致大规模的人群发病.甚至引起世界范围的流行.因此,能及时发现有意义的流感病毒的变异,特别是大流行株,对预测流感的大流行,及时制定防制措施.制备流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恒芹;郎中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浙江省台州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STIs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性传播疾病感染(STIs)状况.方法:以现场为基础的方便抽样法展开横断面调查.对愿意接受HIV/STIs检测的MSM采集5ml静脉血,并以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对HIV抗体筛查阳性者以Western Blot法进行确证试验;以TPPA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共有251名MSM参加了本项研究,其中完成调查问卷并参加血液检验者169人,仅回答问卷不参加检测者37人,仅参加检测而不愿意回答问卷者45人.共收集有效问卷206份,血样214份.其中HIV抗体确证阳性率7.O%(15/214),梅毒(TP队法)阳性率23.1%(49/212).结论:台州地区MSM人群HIV/STIs感染水平较高,危险行为较普遍,需要尽快开展综合性的干预.

    作者:裘丹红;沈伟伟;蒋琼俏;吴琼海;李桂霞;朱炜明;冯济富;林海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用药频度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相关性

    肺炎克雷伯菌是克雷伯菌属7个种中常见的病原菌,是肠杆菌科细菌中除人肠埃希菌外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和机会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抗菌素的使用量与细菌耐药密切相关1.因此了解并掌握国内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很有必要.本研究报道宁波市一院在2007年-2009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变迁情况,希望为制定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防治及耐药性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胡丽庆;吕火祥;陈利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