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松
目的 提高认识肾脏穿刺的目的 及意义,为临床多种肾脏疾病确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充分做好肾脏穿刺的术前、中、后护理,掌握术后并发症,及时护理干预.结果 43 例肾脏穿刺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第二天均可下床活动,穿刺术成功率100%,无出血、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肾穿刺术前做好心理沟通及指导,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能提高肾穿刺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周书萍;陈怡;陈惠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戒毒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谢慧雯;李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确定诊断标准和提出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1 年3 月~ 2012 年3 月的5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根据他们的临床特点进行肛门指检和前列腺B 超检查来进行诊断,并针对病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 5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47 例药物治疗,3 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治疗3 个月后,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通过的对B P H 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析,及时诊断并选择佳的治疗方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作者:杨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行为,完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方法 对辖区内3 家设立输血科(血库)的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4 台冷藏贮血冰箱内空气进行采样送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进行霉菌及细菌总数两项指标检测.结果 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贮血冰箱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总体较好,卫生监督的有效干预和医疗机构管理部门重视并落实相关措施等有较大的关联.讨论依据监督、监测结果,分析卫生监管效果.
作者:陈嘉文;钱依雯;俞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 的发生可导致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胎儿窘迫、宫内感染、脐带脱垂和胎肺发育不良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使围产儿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因此,选择合理药物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促胎肺成熟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广谱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孕期,降低了孕妇和新生儿的感染,从而改善了母儿的预后.本文根据临床实践就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在PPROM 中的合理应用方面做一介绍.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报告一例因口服酚酞片致重症大疱型表皮剥脱松解型药疹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通过对躯干、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病情观察等措施,患者皮损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35 天后血糖控制良好,皮损痊愈出院.
作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间门诊治疗的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降压药,值得推广.
作者:邵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由于高龄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通过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作者:雷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机械通气联合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16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 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与静脉滴注血凝酶;治疗组10 例加用血凝酶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结果 治疗组:平均肺出血停止时间5.6±2.2h,治愈率 7 例(70% ),对照组分别为:14.3±3.8h,2 例(33.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气管内加压滴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柴斌英;万俊;凌厉;包志丹;华亚军;张玉如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患者,23 岁,11 年10 月11 日,因G2P0 孕40+3 周L O A 待产、胎膜早破入院.查体:T 36.9o c,P 84 次/ 分,R 17 次/ 分,Bp108/77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 84 次/ 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浮肿,胎膜破,羊水清.静滴美洛西林钠针(江西东风药业,批号070451.2),3.0g / 次,一日二次,预防感染.10 月12 日,血常规示:WBC 7.4×109/L,N 59.6 %,HGB119g/L,血小板计数 191×10 9 /L.肝功能示:ALB 27.5 g/L、TP54.7 g/L,低于正常值下限,其余项目正常.尿常规正常.10 月13 日,行剖宫产,术后继续用美洛西林针3.0g / 次,一日二次,预防感染,并给予维生素C 针、水溶性维生素针、缩宫素针每日1 次静脉滴注.
作者:侯素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0 例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 500例患者平均住院5d,无1 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嘶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红梅;姜丹;朱莹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老年股骨颈患者卧床并发症的护理难题,通过循证为护理人员提供切实可靠的护理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寻找相关证据的方法.结果 提高了对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便秘问题的认识,对今后同一种病患的护理提供理论指导.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前瞻性思维.
作者:徐静;丁传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对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20 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60 例.A 组患者进行常规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B 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手术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 组; 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 组; 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结论 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远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利用郑州市1985、2005、2010 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取得的资料,对郑州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作25 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为中原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5 年间,中原地区中小学生发育速度很快,发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发育过程提前;肺活量均值下降、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与2005 年相比,耐力素质提高.
作者:杨俊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少儿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50 例假性近视少儿,采用耳穴压豆方法进行治疗.3 日更换一次,10 次为一疗程,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效果分析.结果 一疗程治疗后39 例视力提高2-3 行,11 例视力未进展;坚持治疗4 个疗程以上,其中37 例视力恢复正常,10 例视力提高2-3 行,3 例视力未进展.结论 耳穴压豆可有效治疗少儿假性近视,恢复少儿视力.
作者:段维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3 例KD 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5 例患儿首次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高达65.2%.结论 因该病表现多样化,部分病例不典型,医生未充分认识该病临床特点,思路狭窄,将疾病各方面表现孤立化,极易导致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是预防误诊的关键.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人为因素是出现麻醉事故的重要因素,而造成人为因素的又分为潜在因素和显性因素两种.减少出现人为因素风险的发生几率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麻醉医生的素质修养,改善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职业道德,增强上进心,优化科室文化建设是作为提高麻醉医生自身素质的基本方式.
作者:陆叶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息肉摘除后出血预防与护理措施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接受息肉摘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生息肉摘除后出血患者及时采用药物应用和内镜下止血等综合治疗方法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 5 例发生息肉摘除后出血的患者经过药物和内镜下止血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在预防和内镜下治疗息肉摘除术后出血形成中,及时治疗和护理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陈志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近9300 万,每年约有近50 万人死于各种肝病,其中约有25% 的肝炎病人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肝脏作为脂类代谢的中心,能合成和储存各种脂类,以供应肝脏及全身的需要,因此肝胆疾病中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都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162 例肝胆病住院病人及40 例门诊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T-chol、TG、HDL-c、LDL-c、apoB 和apoA1 等指标检测,结果见表.
作者:刘庆丰;胡先礼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目前宫内节育器的种类繁多,但作用均抗受精并抗受精卵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在这里用200 例放置爱母环及其另外放置吉妮环200例的避孕节育效果,比较二种节育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使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更好的选择适合给各类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免因节育环选择不当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从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两年间,选择已生育1 孩或2 孩,须长久避孕的育龄妇女400 例,分别用爱母牌MCu 及吉妮环放置,用爱母牌MCu 两年内脱环率,带环受孕率,因计划妊娠及其它因素停用率及共续用率为每百育龄妇女为2.5、1.5、1.5、94.5,而放置吉妮环两年内脱环率,带环受率,因计划妊娠及其它因素停用率以及续用率为每百育龄妇女为0.5,1,1.5,9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两组避孕环避孕效果相似,但爱母环脱环率比吉妮环高,爱母环适用于平时月经量相对少,宫腔编小的人员,且其逆行感染率相对低,并且消除了因尾丝给男士的不适感,而吉妮环适用任何宫腔大小,但逆行感染相对较高.
作者:罗允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