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年卢湾区血液安全卫生抽检结果及监管效果分析

陈嘉文;钱依雯;俞淑华

关键词:血液安全抽检, 监管效果
摘要:目的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行为,完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方法 对辖区内3 家设立输血科(血库)的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4 台冷藏贮血冰箱内空气进行采样送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进行霉菌及细菌总数两项指标检测.结果 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贮血冰箱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总体较好,卫生监督的有效干预和医疗机构管理部门重视并落实相关措施等有较大的关联.讨论依据监督、监测结果,分析卫生监管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了解妇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治疗疾病提出建议,促进妇科住院病人的康复.方法 对妇科住院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体质指数、主观全面评价方法等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体质指数评价:营养不良4.9%,正常47.3%,营养过剩47.8%;营养状况不同,组间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淋巴细胞计数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病人间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全面评价:轻至中度营养不良31.3%,正常68.75%; 营养状况不同,组间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不同疾病种类的病人间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妇科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问题仍存在,营养状况与年龄、疾病种类有关,对病人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能促进疾病的营养治疗.

    作者:杨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血清学检测梅毒的三种方法比较与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3 种方法对6372 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6372 例标本用ELISA 方法共检出梅毒阳性标本101 例,检出率1.58%,101 例梅毒阳性标本中,TPPA 检出梅毒阳性83 例,相符率82.1%,83 例TPPA 确诊阳性标本中,trust 检出42 例,检出例为50.6%.结论 ELISA 法是门诊及住院患者初筛梅毒的理想方法,但确诊是否为梅毒,要同时结合TPPA 确诊实验和trust滴度试验,实验室合理选用3 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群英;谢筱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为妊娠期高血压病例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小剂量)和钙剂的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常规产检的孕妇中有162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将其中的81例作为观察对象(钙剂组),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小剂量)和钙剂等;其余81例作为参照对象(降压组),使用降压药、解痉药等.观测各组尿蛋白、血清钙、血压测定值的变化.结果 各组孕妇在接受治疗后尿蛋白测定值均减小、血压测定值均降低和血清钙测定值均升高,钙剂组的变化情况较降压组理想(P<0.05),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病例时除了应使用降压药、解痉药等常规治疗用药,还应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小剂量)和钙剂,以快速控制病情.

    作者:王亚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黔西南州无偿献血者HIV 检测结果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黔西南州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情况,以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对2005 年-2011 年我站无偿献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其血液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 抗-HIV) 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对2005 年-2011 年我站无偿献血者调查统计显示,初筛阳性者45 例,其中37 例复检确诊为抗-HIV 呈阳性,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9-29 岁年龄段检出率高,已婚多于未婚,自由职业人员多.结论为保证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血站在选择试剂时要选择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的试剂,同时检测人员一定要做好血液检测初筛和复检质量,以避免抗HIV 阳性血液的漏检漏报.

    作者:黄明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小成本分析

    目的 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小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首次出现热性惊厥患儿165 例,随机分为急门诊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对比二组治疗效果,并行小成本分析.结果 急门诊治疗热性惊厥与住院治疗同样有效,且急门诊治疗组人均总成本为498.47±265.15 元,住院组为1275.89±475.45 元,t = 12.9074,急门诊治疗组成本显著低于住院组(P<0.05),故急门诊方案优于住院方案.结论热性惊厥的急门诊治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韦欢;孟文;王昕;彭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蛋白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部分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TFPI 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50 只SD 大鼠,随即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正常组(n=10),实验组大鼠注射TFPI,在给药前,给药后1h,2h,4h 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SA,TNF-α,IL-1 水平,APTT 时间,及TFPI 水平.结果 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给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A,TNF-α,IL-1 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APTT 时间缩短(P < 0.05),而给药后1h,2h实验组TFPI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 0.05),4h 时,两组间TFPI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TFPI 对能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释放,其有效作用时间大约是4 小时.

    作者:黄冬凌;许毓敏;林建山;杨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对社区护士进行继续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对社区护士进行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 年5 月-2011 年12 月在两个社区工作的32 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社区岗位培训一年,内容包括<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和<社区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社区上岗资格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对两组社区护士进行专业笔试和问卷调查评分以及病人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考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对社区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势在必行,它是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社区护士适应现代护理要求的需要.

    作者:万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

    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过程( preexam ination process).此阶段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 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生理学因素影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在实验误差中, 分析前误差约占70%, 因此分析前质量保证, 对减少实验误差, 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岳燕双;张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8 例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 18 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无一例复发,亦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东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间门诊治疗的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降压药,值得推广.

    作者:邵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对比探析

    目的 分析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心血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找出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的好方法.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到2011 年10 月的50 例高血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全部使用静吸复合全麻加上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结束之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过敏反应、血氧饱和度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 使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在拔管5 分钟时的血压明显高于使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拔管之后患者的苏醒时间相比丙泊酚组较慢,在苏醒期有2 例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结论 高血压患者进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都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在拔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情况,确保血压和心率稳定,相比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要由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患者.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

    总结了2 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是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积极控制感染并防止交叉感染;限制液体量,合理喂养,防止并发症;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作者:朱晓;叶芳;蒋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68例体会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其药理作用与生长抑素相似但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它抑制生长激素(GH)和胃肠胰(GEP)内分泌系统肽的病理性分泌增加.在动物体内,奥曲肽在抑制生长激素、胰高糖素和胰岛素释放方面比生长抑素更强,而且对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选择性更高[1].近年来,运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并获得满意疗效的报道很多.

    作者:石祖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20 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60 例.A 组患者进行常规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B 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手术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 组; 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 组; 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结论 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远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微创PFNA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微创PFNA 内固定治疗36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所有患者均经5cm 以内小切口将PFNA 植入.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7.22±17.82)min,平均出血量(200.55±66.60)ml;随访10 月~ 24 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Harris 标准评定,优25 例,良9 例,中2 例,优良率94.44%.结论 PFNA 设计合理,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樊亚军;董琦;徐冬健;王永利;郭政;杨泗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在全产程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均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曹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郑州市中小学生1985-2010年体质状况分析

    目的 利用郑州市1985、2005、2010 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取得的资料,对郑州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作25 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为中原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5 年间,中原地区中小学生发育速度很快,发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发育过程提前;肺活量均值下降、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与2005 年相比,耐力素质提高.

    作者:杨俊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HPLC 法测定枳实导滞丸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枳实导滞丸中枳实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 测定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RP-C18 柱,流动相为乙腈- 水(21:79),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 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4016μg-2.008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0.82%(n=6).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枳实导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丁冬梅;陈歆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188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010 年01 月至2011 年11 月我科188 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资料,将188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92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及纳洛酮治疗,并且加以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总结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均未见并发症出现.结论 联合使用醒脑静及纳洛酮,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茂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患者卧床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老年股骨颈患者卧床并发症的护理难题,通过循证为护理人员提供切实可靠的护理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寻找相关证据的方法.结果 提高了对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便秘问题的认识,对今后同一种病患的护理提供理论指导.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前瞻性思维.

    作者:徐静;丁传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