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文献研究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杨爽;黄燕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期, 文献研究, 证素
摘要:目的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索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建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13个证素中,病位证素中肺出现的频次高,为67.8%,其次为肝(18.6%)、表(4.65%).病性证素中,火(热)出现频次高,为75.9%,其次为痰(32.86%)、血瘀(5.71%).证素组合有4种形式,以两证素及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为主.单一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火热证及血瘀证,累积构成比为2.3%;单一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火(热)+肺、肝为主,主要证型为肺热壅盛证、肝火上炎证;两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痰+热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盛证.三证素组合情况中,两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以肺、肝+火(热)为主,主要证型为肝火犯肺证;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中以痰+热+肺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四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痰热瘀血阻肺证、痰瘀互结肺脾证,累积构成比为4.60%.结论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以痰、热等实性因素为主要病理表现,兼夹阴虚、气虚等虚性因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津亏肠燥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津亏肠燥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出阿片类药物所致津亏肠燥便秘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药硬膏穴位敷贴配合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2组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71%,对照组为33%,2组间比较,前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并且实验组在改善大便干、多日不便、腹胀腹痛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津亏肠燥便秘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郑超;徐基平;徐伟兵;李璐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神经性皮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采用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2/2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功命;杨才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经验方治疗痛风84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痛风经验方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观察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经验方,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有效率为73.81%(31/42),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经验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电针联合艾灸对脾虚痰阻证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脂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艾灸对脾虚痰阻证肥胖伴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2组患者均常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足三里联合丰隆穴温和灸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BMI、肥胖度、体脂百分率)、脂质水平(TC、TG、HDL和LDL)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P< 0.05);2组治疗后BMI、肥胖度、体脂百分率、TC、TG和LDL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HD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艾灸能够降低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肥胖指标,调控其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王鹏;丰建宇;刘志鹏;王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军校信息化教学之我见

    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校教育中的不断运用,带来了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教员施教能力的要求以及对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等方面做了几点浅显的探讨,供军校教育工作者参考.

    作者:韩婷;贾敏;蒋益萍;郑承剑;黄宝康;辛海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临床上使用夏枯草口服液(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乳腺增生症,观察临床疗效,收集典型病例.结果 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典型病例中,患者一服药4个疗程后,增生肿块缩小70%以上.患者二服药2个疗程后,双乳胀痛明显缓解,双乳内散在结节变软.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可有效改善乳腺增生症状.夏枯草口服液与逍遥丸联合使用协调性强,用法简单,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储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了达到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高层次人才中药学教育标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中医药思维、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就目前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适合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医药企业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积极性,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作者:李兵;卢汝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年轻中医教师的讲课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如何让年轻教师尽快地获取一套完善的、符合中医特色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宜掌握教学特点.列举事例要恰当准确,医理通,哲理顺,符合中医的基本思想.其次是认真设计教案,为了把问题讲细、讲明白,备课时必须广泛收集资料,且要做到“由博返约”,既符合大纲要求,又不至于冲淡重点内容.后是课堂的艺术性,它主要包括组织艺术、设计艺术、板书艺术、语言艺术和表达艺术,年轻教师通过熟练地掌握语言表达、目光眼神、举止形态和板书技巧等,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讲课艺术和教学能力.

    作者:李广;饶洪;唐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蛤蚧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蛤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制备蛤蚧、酒蛤蚧、油酥蛤蚧、蛤粉炒蛤蚧饮片,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检测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1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 除蛤粉制外,油酥制、酒制可以提高蛤蚧中浸出物、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酒制、油酥制和蛤粉制蛤蚧对蛤蚧宏量元素Ca、K、Na、Mg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微量元素Fe、Zn、Cu、Mn、Co、Se的加和量.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蛤蚧的浸出物、蛋白质、氨基酸、宏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刘舒凌;黄馨慧;林昊;熊桂玉;王晓珊;张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百令胶囊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放射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百令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喘息、咳嗽、气短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治疗组喘息、咳嗽、气短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LC、VC、DLCO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治疗组TLC、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令胶囊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能够增强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翠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李鲤教授治疗耳鸣临床经验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李鲤为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李老治疗耳鸣坚持整体观念,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治以疏肝、健脾、补肾,适当加以通窍药物,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学辉;姬文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药药剂学中有关滴丸剂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乐学、善学的重要手段.中药药剂学是四年制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文针对中药药剂学的课程特点,以“滴丸”为具体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期抛砖引玉,不断改善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祝侠丽;贾永艳;田效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西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9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94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分性别、年龄、病程长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连用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压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7% (45/47),明显优于对照组76.6%(3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改善率为89.4%(42/47),对照组改善率为74.5%(3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霞;王金库;李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麻复合小剂量腰麻在下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针麻复合小剂量腰麻在下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麻,观察组则采用针麻复合小剂量腰麻.观察2组产妇麻醉前后的疼痛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麻醉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麻复合小剂量腰麻在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花荣;范美玲;张秀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王晓燕教授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王晓燕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其独到认识.根据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认为小儿感邪后往往表邪未解已传变入里,就诊时常处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甚或三阳病症同时并见,主张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作者:苏姣姣;王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吉亚主任医师辨治老年期抑郁障碍经验总结

    总结吉亚辨治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经验.其认为本病临床症状繁杂,类属郁证,该病核心痛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致气机郁滞、痰湿凝聚、气血失调、脏腑失和.老年患者以虚中夹滞多见.临床立疏肝健脾法基础方,临证结合脏腑气血阴阳盛亏灵活辨治,以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为宗旨,并贯穿活血化瘀于始终.择药宜轻灵平稳,疗程以2~3个月为期,临床疗效颇为满意.

    作者:付秋菊;吉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当归四逆汤方证的临床应用

    方证辨证是临床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鲜明的理论特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其强调方证对应,证以方名,方为证立,方随证转,有是证则用是药.当归四逆汤本为治疗血虚寒凝的主方,临床应用时主要根据其主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选方用药.凡有四肢、五官或头颅等部位的麻木、干涩、疼痛、瘙痒及以上述诸证显现的内科杂病,皆可灵活选用当归四逆汤方,余药物可随症增减,多获良效[1].

    作者:郭芮;司廷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补肾促排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补肾促排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妇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促排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28/40),(P<0.05);LH、FSH、T、INS、E2、PRL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促排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PBL联合翻转课堂在中药药剂学实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三年制中药学专科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通过考核(理论考试+实验报告)和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双向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同时应用PBL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法教学.而且二者联合应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作者:王洋;赵立春;王志萍;梁健钦;谢谭芳;梁爽;林琳;王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岭南医家朱泽扬《理产至宝》产科学术特点探析

    《理产至宝》是清代岭南医家朱泽扬编撰的产科专著,主要论述胎前、临产、产后、乳病、养子等专题,附录“种子法式”及“急救良方”,遣方用药独具岭南特色,切合临床实际.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用药精专、味少力宏、强调预防、治法灵活、师法经典、参以实践是该书论治产科病的特点,对现代中医临床的诊治调护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作者:黎健鹏;韩宇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