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青年教师顶岗实践工作积极性问题分析及建议

黄伟坚

关键词:护理学青年老师, 顶岗实践, 工作积极性, 人才培养
摘要:“双师型”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对专业教师的必然要求.顶岗实践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学校必然趋势.文章针对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护理青年教师去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进行分析,对青年教师提供建议,积极应对顶岗实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髋部骨折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围绕近年来髋骨骨折中医护理的研究进行分析思考,针对性地诠释了一些不足和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对整个髋部骨折中医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留巧;苗淑莹;夏梦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证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西药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平心定悸汤治疗.比较患者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P> 0.05.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廷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各教学环节的延伸和检验.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药物制剂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课题设计、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并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作者:祝侠丽;贾永艳;周宁;田效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加服银杏叶提取物,观察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华;秦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西医院校基于实用中医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进,对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教学,当以“实用”为目的,将有限的教学课时,变得形象生动,易于西医学生理解,将中医课程打造成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本文针对笔者从2012年以来对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的任职经验,以及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实际需求,谈了对中医教学改革的思考和体会.

    作者:叶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灸对机体代谢组学的影响机制探讨及差异性比较

    针灸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针刺、艾灸属于不同的刺激方式,对其治病起效的本质、是否具有差异性,因尚未深入研究而缺乏统一的认识.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针灸的整体性调节效应相契合.因此,通过探讨针灸起效时机体的代谢组变化,来阐明两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对今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新思路、新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驰;肖玲;刘涛;刘密;张国山;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华佗是怎么死的?——谈医古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发现,华佗之死的主要原因并非作者所言“恃能厌食事”,而是因曹操的猜忌,所以华佗从开始为曹操治病就已经埋下了必死的结局.从文本出发观照细节,可以抛开作者主观的刻意干扰,获得更多客观真实的信息.在医古文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而且能够深切体会古代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文本细读的方法有关注字里行间内容、注意文中相互矛盾或不合理之处及留意语言中的空白或断流.

    作者:赵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脏神经官能症常用方剂分类综述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是为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类型.临床研究表明:心内科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30%,心脏神经官能症占绝大多数.中医药在辨证治疗心脏功能性不适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文献较多,涉及的方剂种类广泛,但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报道较少.以脏腑、八纲为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对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按照脏腑、八纲辨证进行分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选方用药.

    作者:包宇;杨涵;王潇凡;王恒涛;杨丽萍;李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观察

    目的 观察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方法 将12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和针灸治疗.认知训练及针灸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周.患者第1次治疗前及每周治疗后均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结果 治疗1周后,2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开始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仍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周后,对照组评分有所提高,但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结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在持续治疗2周后开始显现出来,3周、4周后疗效更明显,与其疗程呈正相关.

    作者:罗银星;郑时珍;郝浩;李红;林玲;程武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和甘草次酸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nglient ZORBAXSB-C18,5μm,4.6×150 mm);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在-0.0250~0.3750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9),方法平均回收率99.5%,甘草次酸在0.0265~0.3975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98.8%.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胃康灵胶囊中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龙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五味消毒饮在下肢骨折术后肿胀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析五味消毒饮加减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治疗中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治疗且术后出现肿胀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住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1例.参照组给予甘露醇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肿胀缓解时间远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泡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实施治疗可获取更为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发汉;周带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疼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王国方主任运用四逆散治疗乳癌的经验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治疗乳癌有较好的优势.王国方主任认为乳癌的发病机制与肝郁脾虚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痰”和“瘀”的病理因素相加发病,临证时使用四逆散为基本方,通过疏肝健脾,解郁化痰的基本大法,临证时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辨治加减,治疗与预防乳癌复发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乳癌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

    作者:马继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81)埋线疗法及其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是指将羊肠线、蛋白线用特殊的方法埋入相应的穴位内,利用异种蛋白对穴位内产生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的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疼痛科、骨科及一些慢性病症等,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穴位埋线疗法将蛋白线注入穴位内在体内缓慢吸收起到长期刺激作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及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提高机体应急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增大,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改善,从而使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建军;刘伯飞;于守全;杨建辉;杨才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出现膝关节僵硬情况,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患者QOL-1 00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僵硬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给予其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灵活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雨珠;谢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雷火灸法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雷火灸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效果.方法 将145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使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并予西药注射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雷火灸中医技术操作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d、7d使用疼痛VAS评分法及Barthel评定对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火灸法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汤娜;班颖;宋钝;杨荔芳;杨玉婷;王鶄;金潼;王志楠;曹柏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PBL结合人文教学在生药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生药学教学内容多而繁杂,无论教与学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生药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史、哲、医文化,是一门人文内涵极深的课程.针对学科特点,笔者尝试在生药学课程中采用PBL结合人文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问卷等形式考察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牟玲丽;冯星;许藏藏;罗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方玉甫教授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经验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思路、经典案例等方面入手,对方玉甫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以示方教授的临床辨证思路及遣药组方方法,以期为痤疮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马烊烊;方玉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学院传染病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本文针对现行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就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生关于传染病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高校教育及医院临床教学提供作为参考,望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进程.

    作者:江明洁;贺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