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关键词:肌内效贴布,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VAS评分, 针灸, 痹证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证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西药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平心定悸汤治疗.比较患者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P> 0.05.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廷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石膏和方解石的鉴定

    矿物药石膏和方解石由于性状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石膏和方解石,它们主要成分是相同的,但是文献和《药典》对它们功效描述却有一定的差异,临床应用也不相同,这些问题在实际应用时易引起混淆.本文根据实际验收经验,参考文献,结合标本馆收藏标本,对上述几种矿物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卢红委;张付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类中药学专业问病荐药技能培养

    “问病荐药技能”是高职类中药学专业学生必备的零售药店药学服务工作岗位的主要技能之一.本文通过对社会药店药学服务病人满意度调研分析,病人对药店营业员问病荐药能力满意度普遍较低.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学生问病荐药技能,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药学技术服务能力,正确指导病人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花慧;马舒伟;姜雨辰;徐磊;周淑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方法 结合CNAS-GL06-20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通过分析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的测定过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和计算,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天麻素含量为(1.12±0.02) mg/g,k=2.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品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回收率引入的不确定度,其次是稀释定容和样品重复性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较小,可忽略不计.结论 本文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测定的评定,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苑博;马海英;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气机通降在辨治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临床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发现多数患者均有喘满、二便不通、水肿等三焦气机通降失常的表现,故以通利三焦气机为基本治则,以痰饮、血瘀、积滞等为着眼点,辨证施治,邪在上焦者宣降肺气,邪居中焦者健运脾胃,邪留下焦者通腑理气,使其气机通降有序、三焦通利,临床诸症得以缓解.

    作者:付达;刘真;郝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倍美力联合安宫黄体酮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药周期疗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患者的75.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对于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卵巢的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永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综述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近视的治疗与预防成为我国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方案多样,其中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通过搜集整理近年来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文献,从针刺取穴、补泻手法、针刺与其他外治方法对比等方面,比较不同方法对青少年近视治疗效果的差异,探讨针刺治疗近视的机理,寻找针刺治疗近视优化方案,希望对临床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帮助.

    作者:丁英霞;姚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观察

    目的 观察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方法 将12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和针灸治疗.认知训练及针灸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周.患者第1次治疗前及每周治疗后均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结果 治疗1周后,2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开始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仍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周后,对照组评分有所提高,但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结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在持续治疗2周后开始显现出来,3周、4周后疗效更明显,与其疗程呈正相关.

    作者:罗银星;郑时珍;郝浩;李红;林玲;程武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加服银杏叶提取物,观察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华;秦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合用经方治疗眩晕症举隅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所记载的方子为经方.《伤寒杂病论》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病位有准确的描述,经方中的泽泻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均可治疗眩晕;另外病机相同时也可以异病同治,文中所举案例的病机与葛根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方证的病机一致,即可应用.文章通过临床验案进行分析.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王国方主任运用四逆散治疗乳癌的经验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治疗乳癌有较好的优势.王国方主任认为乳癌的发病机制与肝郁脾虚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痰”和“瘀”的病理因素相加发病,临证时使用四逆散为基本方,通过疏肝健脾,解郁化痰的基本大法,临证时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辨治加减,治疗与预防乳癌复发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乳癌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

    作者:马继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学院传染病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本文针对现行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就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生关于传染病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高校教育及医院临床教学提供作为参考,望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进程.

    作者:江明洁;贺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7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41例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复位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复位满意度高,安全性良好,生活质量提升明显,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何百花;钟凌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60例

    目的 观察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017年采用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均减小,且3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弘洲;宋永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理青年教师顶岗实践工作积极性问题分析及建议

    “双师型”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对专业教师的必然要求.顶岗实践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学校必然趋势.文章针对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护理青年教师去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进行分析,对青年教师提供建议,积极应对顶岗实践.

    作者:黄伟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辨证治疗单纯疱疹角膜炎48例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8例本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分4种证型(风热客目型、肝胆火炽型、湿热犯目型、阴虚夹风型)给予中药煎剂煎服,每日1剂,同时滴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44眼,治愈率为91.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优于对照组(x2=7.730,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能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新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患沟通技巧对门诊注射室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对门诊注射室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118例门诊注射室接收的待注射治疗患者为此次研究任务的主要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其中对照组为59例,行常规干预;干预组为59例,予以护患沟通技巧干预.比较2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满意度为98.31%(58/59),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6.44% (5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注射室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干预,应用价值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红;魏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傅金英教授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介绍

    目的 分析、总结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医案,总结经验.结果 傅金英教授认为宫内组织残留中医病机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并灵活随症加减.结论 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丰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淼;傅金英;张艳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疼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