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英霞;姚笑
目的 探讨PBL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在针灸科实习的60名2011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实习生随机分成PBL带教组和传统带教组.通过2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比较,评价PBL带教法在针灸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的出科理论成绩均较入科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出科实践技能成绩比较,BPL带教组优于传统带教组(P<0.05).从出科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来看,PBL带教组在改善实习生学习态度和提高实习生学习能力与素质方面较传统带教组有优势(均P< 0.05),而2组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BL带教法不仅能调动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态度,还能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婉瑜;靳勇;黄恒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是为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类型.临床研究表明:心内科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30%,心脏神经官能症占绝大多数.中医药在辨证治疗心脏功能性不适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文献较多,涉及的方剂种类广泛,但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报道较少.以脏腑、八纲为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对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按照脏腑、八纲辨证进行分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选方用药.
作者:包宇;杨涵;王潇凡;王恒涛;杨丽萍;李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 10月-2017年10月我院5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对比2组效果.结果 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 IL-1 β、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低,P<0.05;同时,2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对比,P<0.05.结论 给予老年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有助于术后早期认识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洪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研究的对象,6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管理为基础实施护理管理,在研究结束后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护理工作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临床值得应用.
作者:邹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的运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常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筛查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高危儿筛查法,对比2组筛查准确率,并分析新生儿筛查异常情况.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1.67% (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 (45/60).55例异常病例中,视觉障碍占据较大比例,为36.36% (20/55),其次为听觉障碍,为32.73% (18/55),智力发育障碍占据比例少,为3.63% (2/55),P< 0.05.结论 儿童保健门诊采用高危儿筛查法可提升筛查效率,提高筛查准确率,便于临床尽早对该病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本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海南特色药物穴位贴敷,观察穴位贴敷和艾灸有机结合起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一般情况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将62例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对照组.2组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每日1次,连续7d.分别观察2组受试对象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艾灸能够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增加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洪波;韩平;郑美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穴位埋线是指将羊肠线、蛋白线用特殊的方法埋入相应的穴位内,利用异种蛋白对穴位内产生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的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疼痛科、骨科及一些慢性病症等,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穴位埋线疗法将蛋白线注入穴位内在体内缓慢吸收起到长期刺激作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及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提高机体应急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增大,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改善,从而使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建军;刘伯飞;于守全;杨建辉;杨才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开展实践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训练项目的设计运用,拟培养学生文献搜集及利用能力、知识整合及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分工协作能力的训练,强化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与思维体系的构建培养,使学生在中医入门阶段形成对中医学的系统、科学认识,树立良好中医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梁润英;刘文礼;田艳霞;郭风鹏;徐江雁;李贞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问病荐药技能”是高职类中药学专业学生必备的零售药店药学服务工作岗位的主要技能之一.本文通过对社会药店药学服务病人满意度调研分析,病人对药店营业员问病荐药能力满意度普遍较低.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学生问病荐药技能,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药学技术服务能力,正确指导病人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花慧;马舒伟;姜雨辰;徐磊;周淑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勿令九窍闭塞”是张仲景防病、治病的重要法则.通腑理论源于《内经》,依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历代医家习惯于将通腑指代为泻下大肠实邪的方法.本文从“勿令九窍闭塞”对《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应用通腑思想治疗杂病的探讨,认为张仲景所用的通腑思想范围更广,涉及“八法”中的下法、汗法、清法、消法、吐法、补法等多种治疗方法,使积滞、瘀血、水饮、湿热等多种邪气去有出路,人体恢复到元真通畅状态,有助于拓展通腑思想在临床杂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盛国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根据铁涛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湿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按照湿疹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对教学方法、人员配置、教学内容、教学各个步骤流程及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采用床边教学方式,实施理论和临床“一体化”教学,学生直接在临床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深入基层多实践,早进临床早临证,了解诊治疾病需要掌握的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强化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作者:肖红丽;眭道顺;李东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6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筋针组和对照组各43例,筋针组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HSS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第6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小玲;王彦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90例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右佐匹克隆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辨证治疗,疗程30 d,评价治疗前后临床心绞痛症状、失眠疗效、睡眠质量(pSQI)指标,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88.8%,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疗程结束(30 d)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PSQI总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并失眠症总体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勋善;余天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动物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时代变迁,地域相隔,动物药原动物基原混淆不清,对其开发与利用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50年文献,并结合现代和古代本草学著作,从动物药的本草论著、动物本草考证研究方面,综述了我国动物药本草研究现状,旨在提炼前人宝贵经验,为动物药的本草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肖洪贺;杨洋;高佳;许燕;段双蕊;谢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伤寒论》有八条原文六首方剂对三阴三阳不同病变阶段的关节疼痛进行辨证施护,注意煎药用水量、取药量及煎药时间,每次服药量以及每日服药次数;药后察汗,以微微似欲出汗为妙;勿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忌食生冷,顾护胃气,总之, 《伤寒论》为骨关节疼痛提供了辨证施护的典范.
作者:庞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疼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雷火灸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效果.方法 将145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使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并予西药注射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雷火灸中医技术操作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d、7d使用疼痛VAS评分法及Barthel评定对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火灸法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汤娜;班颖;宋钝;杨荔芳;杨玉婷;王鶄;金潼;王志楠;曹柏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思路、经典案例等方面入手,对方玉甫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以示方教授的临床辨证思路及遣药组方方法,以期为痤疮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马烊烊;方玉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全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总结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医案,总结经验.结果 傅金英教授认为宫内组织残留中医病机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并灵活随症加减.结论 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丰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淼;傅金英;张艳垚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