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韩平;郑美艺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出现膝关节僵硬情况,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患者QOL-1 00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僵硬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给予其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灵活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雨珠;谢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根据铁涛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湿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按照湿疹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对教学方法、人员配置、教学内容、教学各个步骤流程及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采用床边教学方式,实施理论和临床“一体化”教学,学生直接在临床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深入基层多实践,早进临床早临证,了解诊治疾病需要掌握的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强化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作者:肖红丽;眭道顺;李东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疼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各教学环节的延伸和检验.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药物制剂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课题设计、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并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作者:祝侠丽;贾永艳;周宁;田效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分析高校思政教育进入专业课的意义,以及思政教育融入到针灸学教学之中的特点,介绍思政教育融入针灸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发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针灸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自信,激发学习热情,中华文明认同;有助于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允芝;陈波;尚秀葵;李明月;韩晓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11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采取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突出,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杨慧文;田会军;何敏;彭炳龙;贾芝和;胡华平;潘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思路、经典案例等方面入手,对方玉甫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以示方教授的临床辨证思路及遣药组方方法,以期为痤疮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马烊烊;方玉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癌痛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肿瘤的进一步治疗,故有效的镇痛治疗十分重要.单纯运用阿片类药物止痛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但若联合中药治疗不仅能更好地控制癌痛,且中药能很好地解决诸如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者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达到无痛生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马超;阎丽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生药学教学内容多而繁杂,无论教与学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生药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史、哲、医文化,是一门人文内涵极深的课程.针对学科特点,笔者尝试在生药学课程中采用PBL结合人文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问卷等形式考察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牟玲丽;冯星;许藏藏;罗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雷火灸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效果.方法 将145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使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并予西药注射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雷火灸中医技术操作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d、7d使用疼痛VAS评分法及Barthel评定对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火灸法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汤娜;班颖;宋钝;杨荔芳;杨玉婷;王鶄;金潼;王志楠;曹柏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BL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在针灸科实习的60名2011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实习生随机分成PBL带教组和传统带教组.通过2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比较,评价PBL带教法在针灸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的出科理论成绩均较入科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出科实践技能成绩比较,BPL带教组优于传统带教组(P<0.05).从出科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来看,PBL带教组在改善实习生学习态度和提高实习生学习能力与素质方面较传统带教组有优势(均P< 0.05),而2组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BL带教法不仅能调动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态度,还能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婉瑜;靳勇;黄恒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针灸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针刺、艾灸属于不同的刺激方式,对其治病起效的本质、是否具有差异性,因尚未深入研究而缺乏统一的认识.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针灸的整体性调节效应相契合.因此,通过探讨针灸起效时机体的代谢组变化,来阐明两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对今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新思路、新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驰;肖玲;刘涛;刘密;张国山;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加服银杏叶提取物,观察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华;秦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的运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常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筛查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高危儿筛查法,对比2组筛查准确率,并分析新生儿筛查异常情况.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1.67% (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 (45/60).55例异常病例中,视觉障碍占据较大比例,为36.36% (20/55),其次为听觉障碍,为32.73% (18/55),智力发育障碍占据比例少,为3.63% (2/55),P< 0.05.结论 儿童保健门诊采用高危儿筛查法可提升筛查效率,提高筛查准确率,便于临床尽早对该病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西药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平心定悸汤治疗.比较患者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P> 0.05.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廷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8例本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分4种证型(风热客目型、肝胆火炽型、湿热犯目型、阴虚夹风型)给予中药煎剂煎服,每日1剂,同时滴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44眼,治愈率为91.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优于对照组(x2=7.730,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能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新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 10月-2017年10月我院5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对比2组效果.结果 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 IL-1 β、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低,P<0.05;同时,2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对比,P<0.05.结论 给予老年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有助于术后早期认识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洪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倍美力联合安宫黄体酮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药周期疗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患者的75.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对于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卵巢的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永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总结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医案,总结经验.结果 傅金英教授认为宫内组织残留中医病机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并灵活随症加减.结论 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丰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淼;傅金英;张艳垚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