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政教育融入中医专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以针灸学为例

张允芝;陈波;尚秀葵;李明月;韩晓捷

关键词:思政教育, 专业课教育, 针灸教育
摘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分析高校思政教育进入专业课的意义,以及思政教育融入到针灸学教学之中的特点,介绍思政教育融入针灸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发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针灸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自信,激发学习热情,中华文明认同;有助于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同时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和甘草次酸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nglient ZORBAXSB-C18,5μm,4.6×150 mm);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在-0.0250~0.3750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9),方法平均回收率99.5%,甘草次酸在0.0265~0.3975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98.8%.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胃康灵胶囊中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龙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加服银杏叶提取物,观察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华;秦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理青年教师顶岗实践工作积极性问题分析及建议

    “双师型”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对专业教师的必然要求.顶岗实践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学校必然趋势.文章针对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护理青年教师去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进行分析,对青年教师提供建议,积极应对顶岗实践.

    作者:黄伟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方法 结合CNAS-GL06-20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通过分析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的测定过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和计算,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天麻素含量为(1.12±0.02) mg/g,k=2.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品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回收率引入的不确定度,其次是稀释定容和样品重复性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较小,可忽略不计.结论 本文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测定的评定,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苑博;马海英;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学院传染病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本文针对现行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就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生关于传染病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高校教育及医院临床教学提供作为参考,望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进程.

    作者:江明洁;贺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60例

    目的 观察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017年采用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均减小,且3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弘洲;宋永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观察

    目的 观察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方法 将12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和针灸治疗.认知训练及针灸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周.患者第1次治疗前及每周治疗后均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结果 治疗1周后,2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开始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仍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周后,对照组评分有所提高,但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结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在持续治疗2周后开始显现出来,3周、4周后疗效更明显,与其疗程呈正相关.

    作者:罗银星;郑时珍;郝浩;李红;林玲;程武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温心阳养肝血治疗冠心病并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90例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右佐匹克隆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辨证治疗,疗程30 d,评价治疗前后临床心绞痛症状、失眠疗效、睡眠质量(pSQI)指标,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88.8%,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疗程结束(30 d)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PSQI总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并失眠症总体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勋善;余天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共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红细胞计数(RB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纤维蛋白原(Fb)、血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24 h UP、尿ACR、尿RBC、血Fb降低(P<0.01),血AT-Ⅲ升高(P<0.05),尿FDP降低(P<0.05);对照组24 h UP降低(P<0.01),尿ACR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尿RBC、血Fb、尿FDP均降低(P<0.05),血AT-Ⅲ升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能降低24h UP、尿ACR、尿RBC、尿FDP和血Fb水平,升高血AT-Ⅲ活性.

    作者:汪明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西医院校基于实用中医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进,对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教学,当以“实用”为目的,将有限的教学课时,变得形象生动,易于西医学生理解,将中医课程打造成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本文针对笔者从2012年以来对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的任职经验,以及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实际需求,谈了对中医教学改革的思考和体会.

    作者:叶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方玉甫教授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经验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思路、经典案例等方面入手,对方玉甫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以示方教授的临床辨证思路及遣药组方方法,以期为痤疮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马烊烊;方玉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国动物药本草考证研究进展

    动物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时代变迁,地域相隔,动物药原动物基原混淆不清,对其开发与利用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50年文献,并结合现代和古代本草学著作,从动物药的本草论著、动物本草考证研究方面,综述了我国动物药本草研究现状,旨在提炼前人宝贵经验,为动物药的本草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肖洪贺;杨洋;高佳;许燕;段双蕊;谢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胃癌筛查指标的研究进展

    目前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CG)是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早期胃癌的预后良好甚至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高,可达到90%以上,然而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低于10%.由于胃癌的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胃癌,因此大规模的筛查早期胃癌至关重要.本文就初步筛查早期胃癌的指标作一综述.

    作者:席小霞;刘进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43例

    目的 总结和探讨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6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筋针组和对照组各43例,筋针组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HSS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第6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小玲;王彦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石膏和方解石的鉴定

    矿物药石膏和方解石由于性状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石膏和方解石,它们主要成分是相同的,但是文献和《药典》对它们功效描述却有一定的差异,临床应用也不相同,这些问题在实际应用时易引起混淆.本文根据实际验收经验,参考文献,结合标本馆收藏标本,对上述几种矿物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卢红委;张付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全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11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采取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突出,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杨慧文;田会军;何敏;彭炳龙;贾芝和;胡华平;潘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髋部骨折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围绕近年来髋骨骨折中医护理的研究进行分析思考,针对性地诠释了一些不足和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对整个髋部骨折中医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留巧;苗淑莹;夏梦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 10月-2017年10月我院5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对比2组效果.结果 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 IL-1 β、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低,P<0.05;同时,2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对比,P<0.05.结论 给予老年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有助于术后早期认识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洪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傅金英教授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介绍

    目的 分析、总结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医案,总结经验.结果 傅金英教授认为宫内组织残留中医病机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并灵活随症加减.结论 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丰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淼;傅金英;张艳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