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洪贺;杨洋;高佳;许燕;段双蕊;谢明
目的 建立天麻超微粉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天麻素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确定适宜的天麻超微粉粒度.以吸湿性和流动性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合适的辅料及比例,选择填充的胶囊型号制备天麻超微粉胶囊.结果 天麻超细粉的粒度D50为21.36μm时天麻素的溶出度显著优于细粉(P<0.05).以微粉硅胶为辅料,药辅比为8∶1,环境温度控制在68.7%以下,0号胶囊灌装,装量为0.48 g.结论 制剂工艺合理,经3批样品生产验证,具有较好的工艺稳定性,可为天麻微粉的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
作者:王诗鹭;乔楚;刘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 10月-2017年10月我院5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对比2组效果.结果 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 IL-1 β、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低,P<0.05;同时,2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对比,P<0.05.结论 给予老年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有助于术后早期认识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洪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倍美力联合安宫黄体酮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药周期疗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患者的75.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对于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卵巢的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永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适用于多种疑难杂病和怪病,且其症状也复杂多变.陈树泉导师对此方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经验,从“证”与“症”方面入手,认为该方总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机失常,临床可出现多种复杂症状表现.但只要从仲景原意出发,抓住“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同时伴有情志异常的症状表现,就可以大胆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同时应用此方治疗肿瘤患者下肢水肿病,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王丽霞;陈树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针灸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针刺、艾灸属于不同的刺激方式,对其治病起效的本质、是否具有差异性,因尚未深入研究而缺乏统一的认识.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针灸的整体性调节效应相契合.因此,通过探讨针灸起效时机体的代谢组变化,来阐明两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对今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新思路、新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驰;肖玲;刘涛;刘密;张国山;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nglient ZORBAXSB-C18,5μm,4.6×150 mm);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在-0.0250~0.3750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9),方法平均回收率99.5%,甘草次酸在0.0265~0.3975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98.8%.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胃康灵胶囊中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龙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勿令九窍闭塞”是张仲景防病、治病的重要法则.通腑理论源于《内经》,依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历代医家习惯于将通腑指代为泻下大肠实邪的方法.本文从“勿令九窍闭塞”对《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应用通腑思想治疗杂病的探讨,认为张仲景所用的通腑思想范围更广,涉及“八法”中的下法、汗法、清法、消法、吐法、补法等多种治疗方法,使积滞、瘀血、水饮、湿热等多种邪气去有出路,人体恢复到元真通畅状态,有助于拓展通腑思想在临床杂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盛国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8例本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分4种证型(风热客目型、肝胆火炽型、湿热犯目型、阴虚夹风型)给予中药煎剂煎服,每日1剂,同时滴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44眼,治愈率为91.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优于对照组(x2=7.730,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能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新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教育科研对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做好教育科研管理工作随之成为了各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新课题.高等院校要深入挖掘教育科研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端正教育思想,转变部门职能,健全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团队等措施来提升教育科研管理水平,达到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终目的.
作者:史冰洁;马铁明;刘争清;许南阳;尹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问病荐药技能”是高职类中药学专业学生必备的零售药店药学服务工作岗位的主要技能之一.本文通过对社会药店药学服务病人满意度调研分析,病人对药店营业员问病荐药能力满意度普遍较低.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学生问病荐药技能,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药学技术服务能力,正确指导病人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花慧;马舒伟;姜雨辰;徐磊;周淑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中医情志护理改善PICU患儿家属心理的作用,并评价和分析其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PICU患儿的家属68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的家属采用常规的探视和询问模式,研究组患儿的家属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情志护理,由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解.对比2组患者家属产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心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从治疗效果方面看,研究组患儿家属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PICU患儿的家属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等消极的心理状况,缓解患者家属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积极心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思路、经典案例等方面入手,对方玉甫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以示方教授的临床辨证思路及遣药组方方法,以期为痤疮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马烊烊;方玉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动物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时代变迁,地域相隔,动物药原动物基原混淆不清,对其开发与利用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50年文献,并结合现代和古代本草学著作,从动物药的本草论著、动物本草考证研究方面,综述了我国动物药本草研究现状,旨在提炼前人宝贵经验,为动物药的本草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肖洪贺;杨洋;高佳;许燕;段双蕊;谢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出现膝关节僵硬情况,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患者QOL-1 00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僵硬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给予其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灵活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雨珠;谢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疼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发现多数患者均有喘满、二便不通、水肿等三焦气机通降失常的表现,故以通利三焦气机为基本治则,以痰饮、血瘀、积滞等为着眼点,辨证施治,邪在上焦者宣降肺气,邪居中焦者健运脾胃,邪留下焦者通腑理气,使其气机通降有序、三焦通利,临床诸症得以缓解.
作者:付达;刘真;郝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分析五味消毒饮加减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治疗中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治疗且术后出现肿胀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住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1例.参照组给予甘露醇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肿胀缓解时间远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泡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实施治疗可获取更为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发汉;周带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方法 将12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和针灸治疗.认知训练及针灸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周.患者第1次治疗前及每周治疗后均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结果 治疗1周后,2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开始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仍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周后,对照组评分有所提高,但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结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在持续治疗2周后开始显现出来,3周、4周后疗效更明显,与其疗程呈正相关.
作者:罗银星;郑时珍;郝浩;李红;林玲;程武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全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发病率的逐步升高对人们社会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的力学改变与脊柱病变相关,而髂腰肌作为核心肌群之一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目前针对脊柱退行性病变以髂腰肌为主的治疗方式较局限,现对其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及与髂腰肌治疗相关的手法、针灸等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张荣;范华雨;程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