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范华雨;程坤
针灸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针刺、艾灸属于不同的刺激方式,对其治病起效的本质、是否具有差异性,因尚未深入研究而缺乏统一的认识.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针灸的整体性调节效应相契合.因此,通过探讨针灸起效时机体的代谢组变化,来阐明两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对今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新思路、新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驰;肖玲;刘涛;刘密;张国山;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共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红细胞计数(RB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纤维蛋白原(Fb)、血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24 h UP、尿ACR、尿RBC、血Fb降低(P<0.01),血AT-Ⅲ升高(P<0.05),尿FDP降低(P<0.05);对照组24 h UP降低(P<0.01),尿ACR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尿RBC、血Fb、尿FDP均降低(P<0.05),血AT-Ⅲ升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能降低24h UP、尿ACR、尿RBC、尿FDP和血Fb水平,升高血AT-Ⅲ活性.
作者:汪明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本文针对现行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就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生关于传染病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高校教育及医院临床教学提供作为参考,望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进程.
作者:江明洁;贺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动物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时代变迁,地域相隔,动物药原动物基原混淆不清,对其开发与利用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50年文献,并结合现代和古代本草学著作,从动物药的本草论著、动物本草考证研究方面,综述了我国动物药本草研究现状,旨在提炼前人宝贵经验,为动物药的本草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肖洪贺;杨洋;高佳;许燕;段双蕊;谢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6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筋针组和对照组各43例,筋针组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HSS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第6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小玲;王彦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90例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右佐匹克隆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辨证治疗,疗程30 d,评价治疗前后临床心绞痛症状、失眠疗效、睡眠质量(pSQI)指标,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88.8%,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疗程结束(30 d)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PSQI总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并失眠症总体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勋善;余天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nglient ZORBAXSB-C18,5μm,4.6×150 mm);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在-0.0250~0.3750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9),方法平均回收率99.5%,甘草次酸在0.0265~0.3975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98.8%.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胃康灵胶囊中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龙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根据铁涛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湿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按照湿疹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对教学方法、人员配置、教学内容、教学各个步骤流程及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采用床边教学方式,实施理论和临床“一体化”教学,学生直接在临床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深入基层多实践,早进临床早临证,了解诊治疾病需要掌握的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强化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作者:肖红丽;眭道顺;李东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适用于多种疑难杂病和怪病,且其症状也复杂多变.陈树泉导师对此方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经验,从“证”与“症”方面入手,认为该方总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机失常,临床可出现多种复杂症状表现.但只要从仲景原意出发,抓住“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同时伴有情志异常的症状表现,就可以大胆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同时应用此方治疗肿瘤患者下肢水肿病,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王丽霞;陈树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进,对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教学,当以“实用”为目的,将有限的教学课时,变得形象生动,易于西医学生理解,将中医课程打造成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本文针对笔者从2012年以来对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的任职经验,以及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实际需求,谈了对中医教学改革的思考和体会.
作者:叶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硕士研究生开展医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近几年的细胞培养教学情况,全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与科研创新能力为基本落脚点,展开对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为建设高端中医类科研型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柴艺汇;高洁;吴大梅;李静;管连城;李文;秦忠;陈云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近视的治疗与预防成为我国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方案多样,其中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通过搜集整理近年来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文献,从针刺取穴、补泻手法、针刺与其他外治方法对比等方面,比较不同方法对青少年近视治疗效果的差异,探讨针刺治疗近视的机理,寻找针刺治疗近视优化方案,希望对临床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帮助.
作者:丁英霞;姚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BL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在针灸科实习的60名2011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实习生随机分成PBL带教组和传统带教组.通过2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比较,评价PBL带教法在针灸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的出科理论成绩均较入科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出科实践技能成绩比较,BPL带教组优于传统带教组(P<0.05).从出科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来看,PBL带教组在改善实习生学习态度和提高实习生学习能力与素质方面较传统带教组有优势(均P< 0.05),而2组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BL带教法不仅能调动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态度,还能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婉瑜;靳勇;黄恒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全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总结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医案,总结经验.结果 傅金英教授认为宫内组织残留中医病机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并灵活随症加减.结论 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丰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淼;傅金英;张艳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伤寒论》有八条原文六首方剂对三阴三阳不同病变阶段的关节疼痛进行辨证施护,注意煎药用水量、取药量及煎药时间,每次服药量以及每日服药次数;药后察汗,以微微似欲出汗为妙;勿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忌食生冷,顾护胃气,总之, 《伤寒论》为骨关节疼痛提供了辨证施护的典范.
作者:庞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研究的对象,6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管理为基础实施护理管理,在研究结束后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护理工作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临床值得应用.
作者:邹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各教学环节的延伸和检验.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药物制剂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课题设计、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并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作者:祝侠丽;贾永艳;周宁;田效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倍美力联合安宫黄体酮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药周期疗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患者的75.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对于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卵巢的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永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