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
目的 分析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11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采取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突出,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杨慧文;田会军;何敏;彭炳龙;贾芝和;胡华平;潘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8例本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分4种证型(风热客目型、肝胆火炽型、湿热犯目型、阴虚夹风型)给予中药煎剂煎服,每日1剂,同时滴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44眼,治愈率为91.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优于对照组(x2=7.730,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能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新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西药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平心定悸汤治疗.比较患者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P> 0.05.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廷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017年采用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均减小,且3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弘洲;宋永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各教学环节的延伸和检验.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药物制剂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药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课题设计、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并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作者:祝侠丽;贾永艳;周宁;田效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天麻超微粉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天麻素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确定适宜的天麻超微粉粒度.以吸湿性和流动性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合适的辅料及比例,选择填充的胶囊型号制备天麻超微粉胶囊.结果 天麻超细粉的粒度D50为21.36μm时天麻素的溶出度显著优于细粉(P<0.05).以微粉硅胶为辅料,药辅比为8∶1,环境温度控制在68.7%以下,0号胶囊灌装,装量为0.48 g.结论 制剂工艺合理,经3批样品生产验证,具有较好的工艺稳定性,可为天麻微粉的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
作者:王诗鹭;乔楚;刘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疼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硕士研究生开展医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近几年的细胞培养教学情况,全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与科研创新能力为基本落脚点,展开对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为建设高端中医类科研型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柴艺汇;高洁;吴大梅;李静;管连城;李文;秦忠;陈云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发病率的逐步升高对人们社会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的力学改变与脊柱病变相关,而髂腰肌作为核心肌群之一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目前针对脊柱退行性病变以髂腰肌为主的治疗方式较局限,现对其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及与髂腰肌治疗相关的手法、针灸等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张荣;范华雨;程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双师型”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对专业教师的必然要求.顶岗实践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学校必然趋势.文章针对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护理青年教师去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进行分析,对青年教师提供建议,积极应对顶岗实践.
作者:黄伟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方法 将12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和针灸治疗.认知训练及针灸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周.患者第1次治疗前及每周治疗后均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结果 治疗1周后,2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开始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仍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周后,对照组评分有所提高,但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结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在持续治疗2周后开始显现出来,3周、4周后疗效更明显,与其疗程呈正相关.
作者:罗银星;郑时珍;郝浩;李红;林玲;程武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围绕近年来髋骨骨折中医护理的研究进行分析思考,针对性地诠释了一些不足和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对整个髋部骨折中医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留巧;苗淑莹;夏梦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90例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右佐匹克隆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辨证治疗,疗程30 d,评价治疗前后临床心绞痛症状、失眠疗效、睡眠质量(pSQI)指标,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88.8%,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疗程结束(30 d)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PSQI总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并失眠症总体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勋善;余天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 10月-2017年10月我院5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对比2组效果.结果 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 IL-1 β、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低,P<0.05;同时,2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对比,P<0.05.结论 给予老年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有助于术后早期认识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洪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穴位埋线是指将羊肠线、蛋白线用特殊的方法埋入相应的穴位内,利用异种蛋白对穴位内产生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的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疼痛科、骨科及一些慢性病症等,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穴位埋线疗法将蛋白线注入穴位内在体内缓慢吸收起到长期刺激作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及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提高机体应急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增大,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改善,从而使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建军;刘伯飞;于守全;杨建辉;杨才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出现膝关节僵硬情况,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患者QOL-1 00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僵硬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给予其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灵活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雨珠;谢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总结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医案,总结经验.结果 傅金英教授认为宫内组织残留中医病机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并灵活随症加减.结论 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经验丰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淼;傅金英;张艳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6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筋针组和对照组各43例,筋针组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HSS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第6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小玲;王彦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所记载的方子为经方.《伤寒杂病论》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病位有准确的描述,经方中的泽泻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均可治疗眩晕;另外病机相同时也可以异病同治,文中所举案例的病机与葛根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方证的病机一致,即可应用.文章通过临床验案进行分析.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