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发汉;周带红
生药学教学内容多而繁杂,无论教与学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生药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史、哲、医文化,是一门人文内涵极深的课程.针对学科特点,笔者尝试在生药学课程中采用PBL结合人文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问卷等形式考察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牟玲丽;冯星;许藏藏;罗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治疗乳癌有较好的优势.王国方主任认为乳癌的发病机制与肝郁脾虚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痰”和“瘀”的病理因素相加发病,临证时使用四逆散为基本方,通过疏肝健脾,解郁化痰的基本大法,临证时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辨治加减,治疗与预防乳癌复发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乳癌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
作者:马继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8例本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分4种证型(风热客目型、肝胆火炽型、湿热犯目型、阴虚夹风型)给予中药煎剂煎服,每日1剂,同时滴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44眼,治愈率为91.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优于对照组(x2=7.730,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能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新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天麻超微粉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天麻素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确定适宜的天麻超微粉粒度.以吸湿性和流动性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合适的辅料及比例,选择填充的胶囊型号制备天麻超微粉胶囊.结果 天麻超细粉的粒度D50为21.36μm时天麻素的溶出度显著优于细粉(P<0.05).以微粉硅胶为辅料,药辅比为8∶1,环境温度控制在68.7%以下,0号胶囊灌装,装量为0.48 g.结论 制剂工艺合理,经3批样品生产验证,具有较好的工艺稳定性,可为天麻微粉的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
作者:王诗鹭;乔楚;刘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是为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类型.临床研究表明:心内科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30%,心脏神经官能症占绝大多数.中医药在辨证治疗心脏功能性不适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文献较多,涉及的方剂种类广泛,但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报道较少.以脏腑、八纲为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对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按照脏腑、八纲辨证进行分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选方用药.
作者:包宇;杨涵;王潇凡;王恒涛;杨丽萍;李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根据铁涛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湿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按照湿疹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对教学方法、人员配置、教学内容、教学各个步骤流程及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采用床边教学方式,实施理论和临床“一体化”教学,学生直接在临床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深入基层多实践,早进临床早临证,了解诊治疾病需要掌握的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强化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作者:肖红丽;眭道顺;李东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017年采用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SAS积分、ODI评分及Cobb's角均减小,且3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平乐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弘洲;宋永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补肾通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内分泌专科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与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痹法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骨密度变化情况、疼痛强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 (P< 0.05);2组治疗后骨密度较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通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杨月;林家坤;林俊;姚晓文;易健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所记载的方子为经方.《伤寒杂病论》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病位有准确的描述,经方中的泽泻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均可治疗眩晕;另外病机相同时也可以异病同治,文中所举案例的病机与葛根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方证的病机一致,即可应用.文章通过临床验案进行分析.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发病率的逐步升高对人们社会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的力学改变与脊柱病变相关,而髂腰肌作为核心肌群之一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目前针对脊柱退行性病变以髂腰肌为主的治疗方式较局限,现对其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及与髂腰肌治疗相关的手法、针灸等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张荣;范华雨;程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围绕近年来髋骨骨折中医护理的研究进行分析思考,针对性地诠释了一些不足和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对整个髋部骨折中医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留巧;苗淑莹;夏梦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分析高校思政教育进入专业课的意义,以及思政教育融入到针灸学教学之中的特点,介绍思政教育融入针灸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发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针灸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自信,激发学习热情,中华文明认同;有助于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允芝;陈波;尚秀葵;李明月;韩晓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本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海南特色药物穴位贴敷,观察穴位贴敷和艾灸有机结合起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一般情况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将62例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对照组.2组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每日1次,连续7d.分别观察2组受试对象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艾灸能够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增加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洪波;韩平;郑美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双师型”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对专业教师的必然要求.顶岗实践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学校必然趋势.文章针对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护理青年教师去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进行分析,对青年教师提供建议,积极应对顶岗实践.
作者:黄伟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研究的对象,6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管理为基础实施护理管理,在研究结束后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护理工作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临床值得应用.
作者:邹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和急支糖浆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6mL/ (kg·d)),急支糖浆组给予急支糖浆口服液(3 mL/d),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5,10 g/(kg·d)),连续14d.酶联免疫法(Enzyme h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匀浆中IL-4,IL-12,INF-γ含量.结果 模型组肺匀浆中INF-γ、IL-4和IL-1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IL-4和IL-12均显著减少(P<0.01,P<0.05).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INF-γ表达,模型组INF-γ表达显著强于正常组.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表达较模型组减弱.结论 爱罗咳喘宁对COPD干预有效,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弱INF-γ,IL-4和IL-12的合成与分泌而抑制COPD炎症过程.
作者:王祎;陈婷婷;倪普;朱一鸣;黄华;冯宜飞;冯奕鹏;尚立芝;张红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全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疼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认知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时效性.方法 将12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和针灸治疗.认知训练及针灸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周.患者第1次治疗前及每周治疗后均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结果 治疗1周后,2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开始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仍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周后,对照组评分有所提高,但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结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在持续治疗2周后开始显现出来,3周、4周后疗效更明显,与其疗程呈正相关.
作者:罗银星;郑时珍;郝浩;李红;林玲;程武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