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何百花;钟凌英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满意度, 痹证
摘要:目的 分析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7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41例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复位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复位满意度高,安全性良好,生活质量提升明显,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倍美力联合安宫黄体酮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药周期疗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患者的75.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对于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卵巢的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永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思政教育融入中医专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以针灸学为例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分析高校思政教育进入专业课的意义,以及思政教育融入到针灸学教学之中的特点,介绍思政教育融入针灸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发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针灸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自信,激发学习热情,中华文明认同;有助于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允芝;陈波;尚秀葵;李明月;韩晓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全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灸对机体代谢组学的影响机制探讨及差异性比较

    针灸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针刺、艾灸属于不同的刺激方式,对其治病起效的本质、是否具有差异性,因尚未深入研究而缺乏统一的认识.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针灸的整体性调节效应相契合.因此,通过探讨针灸起效时机体的代谢组变化,来阐明两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对今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新思路、新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驰;肖玲;刘涛;刘密;张国山;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类中药学专业问病荐药技能培养

    “问病荐药技能”是高职类中药学专业学生必备的零售药店药学服务工作岗位的主要技能之一.本文通过对社会药店药学服务病人满意度调研分析,病人对药店营业员问病荐药能力满意度普遍较低.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学生问病荐药技能,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药学技术服务能力,正确指导病人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花慧;马舒伟;姜雨辰;徐磊;周淑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气机通降在辨治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临床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发现多数患者均有喘满、二便不通、水肿等三焦气机通降失常的表现,故以通利三焦气机为基本治则,以痰饮、血瘀、积滞等为着眼点,辨证施治,邪在上焦者宣降肺气,邪居中焦者健运脾胃,邪留下焦者通腑理气,使其气机通降有序、三焦通利,临床诸症得以缓解.

    作者:付达;刘真;郝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 10月-2017年10月我院5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对比2组效果.结果 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 IL-1 β、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低,P<0.05;同时,2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对比,P<0.05.结论 给予老年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有助于术后早期认识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洪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华佗是怎么死的?——谈医古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发现,华佗之死的主要原因并非作者所言“恃能厌食事”,而是因曹操的猜忌,所以华佗从开始为曹操治病就已经埋下了必死的结局.从文本出发观照细节,可以抛开作者主观的刻意干扰,获得更多客观真实的信息.在医古文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而且能够深切体会古代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文本细读的方法有关注字里行间内容、注意文中相互矛盾或不合理之处及留意语言中的空白或断流.

    作者:赵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方法 结合CNAS-GL06-20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通过分析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的测定过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和计算,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天麻素含量为(1.12±0.02) mg/g,k=2.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品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回收率引入的不确定度,其次是稀释定容和样品重复性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较小,可忽略不计.结论 本文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头痛宁胶囊中天麻素含量测定的评定,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苑博;马海英;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髂腰肌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相关性研究

    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发病率的逐步升高对人们社会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的力学改变与脊柱病变相关,而髂腰肌作为核心肌群之一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目前针对脊柱退行性病变以髂腰肌为主的治疗方式较局限,现对其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及与髂腰肌治疗相关的手法、针灸等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张荣;范华雨;程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PBL结合人文教学在生药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生药学教学内容多而繁杂,无论教与学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生药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史、哲、医文化,是一门人文内涵极深的课程.针对学科特点,笔者尝试在生药学课程中采用PBL结合人文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问卷等形式考察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牟玲丽;冯星;许藏藏;罗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43例

    目的 总结和探讨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6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筋针组和对照组各43例,筋针组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HSS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第6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小玲;王彦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爱罗咳喘宁对COPD大鼠细胞因子(IL-4、IL-12、INF-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和急支糖浆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6mL/ (kg·d)),急支糖浆组给予急支糖浆口服液(3 mL/d),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5,10 g/(kg·d)),连续14d.酶联免疫法(Enzyme h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匀浆中IL-4,IL-12,INF-γ含量.结果 模型组肺匀浆中INF-γ、IL-4和IL-1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IL-4和IL-12均显著减少(P<0.01,P<0.05).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INF-γ表达,模型组INF-γ表达显著强于正常组.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表达较模型组减弱.结论 爱罗咳喘宁对COPD干预有效,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弱INF-γ,IL-4和IL-12的合成与分泌而抑制COPD炎症过程.

    作者:王祎;陈婷婷;倪普;朱一鸣;黄华;冯宜飞;冯奕鹏;尚立芝;张红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7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41例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复位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复位满意度高,安全性良好,生活质量提升明显,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何百花;钟凌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肾通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补肾通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内分泌专科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与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痹法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骨密度变化情况、疼痛强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 (P< 0.05);2组治疗后骨密度较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通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杨月;林家坤;林俊;姚晓文;易健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学院传染病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本文针对现行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就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生关于传染病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高校教育及医院临床教学提供作为参考,望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进程.

    作者:江明洁;贺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脏神经官能症常用方剂分类综述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是为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类型.临床研究表明:心内科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30%,心脏神经官能症占绝大多数.中医药在辨证治疗心脏功能性不适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文献较多,涉及的方剂种类广泛,但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报道较少.以脏腑、八纲为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对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按照脏腑、八纲辨证进行分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选方用药.

    作者:包宇;杨涵;王潇凡;王恒涛;杨丽萍;李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雷火灸法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雷火灸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效果.方法 将145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使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并予西药注射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雷火灸中医技术操作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d、7d使用疼痛VAS评分法及Barthel评定对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火灸法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汤娜;班颖;宋钝;杨荔芳;杨玉婷;王鶄;金潼;王志楠;曹柏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五味消毒饮在下肢骨折术后肿胀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析五味消毒饮加减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治疗中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治疗且术后出现肿胀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住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1例.参照组给予甘露醇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肿胀缓解时间远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泡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实施治疗可获取更为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发汉;周带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天麻超微粉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天麻超微粉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天麻素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确定适宜的天麻超微粉粒度.以吸湿性和流动性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合适的辅料及比例,选择填充的胶囊型号制备天麻超微粉胶囊.结果 天麻超细粉的粒度D50为21.36μm时天麻素的溶出度显著优于细粉(P<0.05).以微粉硅胶为辅料,药辅比为8∶1,环境温度控制在68.7%以下,0号胶囊灌装,装量为0.48 g.结论 制剂工艺合理,经3批样品生产验证,具有较好的工艺稳定性,可为天麻微粉的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

    作者:王诗鹭;乔楚;刘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